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孩子有了进步时要加以肯定和表扬,孩子犯了错误时也需要及时管教前段时间,有个孩子因玩手机被父亲教训,愤怒的父亲把孩子的手机从窗口扔下后,孩子也随之跳楼;一个孩子因学习成绩下滑被父亲责打,孩子一气之下喝了农药……这些不幸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令我在伤痛之余不禁沉思——作为父母,我们当如何教养孩子?一、管教儿女需从小抓起"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19:18)圣经很注重对孩子的教导,所罗门王在《箴言》这卷书中再三地告诉我们父母当如何管教儿女以及管教儿女的重要性。以上这节经文告诉我们:管教儿女要趁早。"趁有指望"就是趁  相似文献   

2.
谢牧 《天风》2017,(11):56-56
据9月28日"广州电视台"新闻报道:广州的林先生在公园附近丢了手机,没想到后来手机虽然找回来了,却给林先生带来一堆烦心事。原来捡到手机的人找到了林先生,表示愿意把手机还给林先生,不过条件是林先生必须先让媒体报道他拾金不昧的精神,他才愿意归还手机,并且还给林先生提供了电视台和报社的电话。  相似文献   

3.
正小时候,唐帅是被父母忍痛"隔离"起来的孩子。当发现他是健全人的那一刻,他的聋人父母按捺不住地高兴,因为在他们心里,这辈子只要能看到儿子像平凡人家的孩子一样,在有声的世界里健康成长,就心满意足了。为了让他尽快学会说话,父母把他送去和外婆一起生活。有一年,唐帅的母亲因为脑梗去医院就诊被拒收。原来,医院曾经接收过一名聋哑人,但是因为交流不便,看诊过程  相似文献   

4.
萧剑出生于军人世家,祖父是一位将军,父母、叔叔、姑姑都是军人,他从小就住在军营,周围也都是军人。他的父亲身材高大,母亲干练、漂亮.受长辈的影响,又长期在军人的生活圈子中耳濡目染,使萧剑还在孩提时就显露出刚毅、倔强的性格.他思维敏捷,性格奔放,深受祖父的赏识.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成绩优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转眼上了高中,他已成为一名男子汉了。他综合了父母外表的优点,一米八五的个儿,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他是班长,又是团支部书记,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他不但在男生中有人缘,又深受女生的喜爱,他好几次收到了女生的纸条,虽然很理智地妥善处理——置之不理,但心里总能美上几天。  相似文献   

5.
意雯 《天风》2017,(11):57-57
【中国经济网】最近豆瓣上有个帖子火了,是一位网友吐槽自家10岁的小侄子。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但他竟说爸妈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同学都用苹果手机,自己只有电话手表”,“成绩再好也没用,父母是穷鬼,有钱比成绩好重要多了”,“生不起二孩偏要生,对两个孩子都不负责”……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我努力优秀,是为了自己能早日脱离无能无知的原生家庭。”  相似文献   

6.
正周末和朋友江约了吃西餐谈些事情,边吃边聊时,他接了个电话。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在他放下手机时,我笑着说:"又是你那个得意干将肖平吧,这次给公司拉了多大的单子?"江笑了笑,优雅地吃着牛排说:"我辞退了他,如果不是看在这两年他为公司出过大力,我会把他送进监狱。"我吃了一惊。肖平,名牌大学毕业,在上  相似文献   

7.
以勒 《天风》2015,(4):28
"把手机下",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从刚刚两岁的儿子口中说出时,真是"一鸣惊人"。怎么感觉儿子突然长大了,会说这样的话!但当看到他那恳切的目光,和双手用力比画"放这儿"的动作时,作为母亲的我,真是深感惭愧、失职。我终于把手机放下了,儿子的小手拉着我的大手移到一边,只为了让我看着他玩积木。我心不在焉地看他玩着,手却又很不自然地伸向另一边,拿起手机,在他不注  相似文献   

8.
谈到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要不忘著名画家卢沉一句名言,"吞吐古今,涉猎中外",对传统要"学深学透"。如同孩子和父母,要认得"亲父母"和"祖宗",不仅要血液相融,更要灵魂相融,建立深厚的感情,把根扎好。等待孩子长大思想成熟了,然后再谈"涉猎中外",否则就乱了。孩子从小被拐骗抱走了,长大了认养父母而不认亲父母,即使别人帮他找到亲父母,也没有了感情,融不在一块;如果孩子对父母有印象有感情,即使被拐骗走,长大也能像"塞翁失马"故事,带一群马跑回来。  相似文献   

9.
他生于1988年,祖籍浙江省嘉兴市平湖。5岁那年,父母为了锻炼他的体质,开始让他学习打篮球,但父母从未期望过他有朝一日能成为篮坛明星。在父母看来,打篮球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好好读书,才是第一位的。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副修社会学。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在大学里依然是篮球场上的"风云人物",他还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取得常春藤联盟分组冠军。然而,他的NBA之旅的初期却不断地遭遇挫折:先是参加NBA选秀失败,好容易与金州勇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5,(12)
<正>[中国经济网]近日,重庆一名小学生的"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机》在网上热传:"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孩子对"看手机家长"的真实刻画,戳中了很多爸爸妈妈的心。有教师就此做课堂调查,超过1/3的孩子举手表示,家长常常玩手机忽视他们,让人  相似文献   

11.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感觉寻求问卷,对4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及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的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拒绝和过度保护与手机依赖正相关,而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手机依赖负相关;(2)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间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密切联系,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该联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父母手机冷落行为如何及何时影响青少年的疏离感,本研究对某中学的575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手机冷落行为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疏离感;(2)非适应性认知在父母手机冷落行为与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应对方式在父母手机冷落行为对青少年疏离感影响的直接路径及中介效应的后半段均发挥着调节作用。因此,父母手机冷落行为会增加青少年的疏离感,降低非适应性认知和调控应对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疏离感。  相似文献   

13.
正冯海涛的故乡在安徽宿州,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他出身农商家庭,童年生活读书之余或陪父母下地干活,或赶集做生意。每当他在田里劳作时,总是祈盼家人能过上好日子。2005年,冯海涛只身赴福州求学。起初,他不敢同他人交  相似文献   

14.
正地铁站内的风穿堂而过,正在等待乘坐地铁的您在做什么?是拿起手机翻看朋友圈?还是望着广告牌在发呆?……而巴西的"地铁一族",每人手拿一本"能阅读的地铁卡",神态安详地在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能阅读的地铁卡"是由巴西最大的口袋书出版商格雷特制作生产的。格雷特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他认为读书会使人的生命得到升华。然而,他经常在乘地铁时发现,很多年轻人乘地铁不是拿着手机翻看朋友圈,就是无  相似文献   

15.
鲍曼是美国北巴尔的摩游泳俱乐部的教练。一天训练的时候,两位女学员带了她们的弟弟来玩耍。这个名叫菲尔普斯的小男孩身材矮小,瘦得皮包骨头,却有着与常人迥异的长手大脚。他很顽皮,在水池里放肆地向旁边的人打着水花,引来了阵阵怨愤。鲍曼却没有感到厌烦,凭着多年执教的经历,他敏锐地发现小男孩有着常人难及的出色水感。鲍曼预感到他发现了一个游泳人才,于是极力说服孩子的父母允许他当孩子的教练。  相似文献   

16.
正刘同早年就是一"屌丝",高中时他一度写下:"谁的17岁比我惨。"他曾是个"三不理"的人:父母不理、老师不理、同学不理。可到了35岁成了副总裁、资深媒体人、王牌娱乐节目制片人、电影制片人,上了年度作家富豪榜。这一场成功的逆袭从何而来?奇特简历谋好职刘同从师范大学毕业找工作压力非常大,他深知首先要写好、做好简历。他在写简历时动  相似文献   

17.
他出身于佃农家庭,家里非常贫穷,世代务农,帮父母下地干活,是常有的事。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他和父亲下地劳动,不多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全身酸痛难忍,他回头一看,一上午和父亲辛苦的劳作,就只割掉了一小块的稻谷,他无奈地望着那一望无垠的稻田,问旁边的父亲,这么一大片,什么时候才做得完呢?父亲淡定地回答他,怎么会做不完呢?我每年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做完的。  相似文献   

18.
晓亮在学校里理应算是一名优秀的孩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原来,在家里,当晓亮取得一点成绩时,父亲总对他说:“别忘乎所以,某某比你强多了。”而当晓亮某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妈妈又骂他说:“你怎么这么没用,猪都比你聪明。”晓亮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不仅常用冷嘲热讽来贬低他。  相似文献   

19.
皿苇 《天风》2018,(5):18-19
如果是上帝,那么在他就没有难成的事寒假回家,发现院子右侧那只有一掌宽的角落里搭起了一个鸽子窝,看一对鸽子寸步不离的样子,就知道里边一定有鸽子蛋。院子里已经好几年没住过鸽子了,再次看到鸽子窝,我竟然也激动得像个孩子一样,跑到父母面前叽叽咕咕一顿说。  相似文献   

20.
我儿子从小活泼好动调皮,到了青春期更不听话。你越是让他干什么,他越是不干什么,气得我总打儿子,有时甚至用链条把儿子锁在家里,打着打着儿子长得比我还高了,不但没打好,反而越打越坏,儿子遭打就往外跑,有时甚至开始还手打我,我看着儿子做坏事又无力管他,真是心力交瘁,难过至极,不知如何是好。江西赵明欣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能持续2—3年,你让他(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