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原则曾被人们长期曲解为主观性原则和精神自我表现、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原则,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特别在德国古典哲学,主体只是被解说为精神主体,主体性原则当然也只能是精神的自我实现的原则。但是,这决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原则的理由。相反,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人类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和创造性发展的原则。那么,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的内涵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该会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心、北京市哲学会辩证唯物主义组和《人文杂志》编辑部联合发起,于1992年8月28—29日在京召开。30余位同志与会。会议讨论涉及到怎样规定主体性,怎样发挥主体性,以及怎样评价这些年来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等问题,并着重就主体性原则的有关问题展开了争论。主要有:主体性原则能否成立?它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若是,其依据是什么?内涵是什么?它的适用范围有无限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具有实践性、客观性、历史性三者相互统一的特征,其基本内容是:实践性是基础,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支柱。主体性原则的哲学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实现了哲学特性和哲学的职能、使命的革命变革,为弘扬和实现人民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再释主体性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原则,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原则,是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所具意义的原则。它与唯心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因为如此,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行动原则。旧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只是客体、客观世界的客观性。从主体性原则出发的客观性,则是包含对象世界的、主体的和主体活动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讨论中,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主体性原则,以及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的关系。《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发表的朱德生同志《从主体性说起》(以下简称朱文)一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在某些问题上同朱文有不同看法,特写此文与朱德生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6.
1991年4月26日,《人文杂志》编辑部召集西安地区40多位专家、学者讨论主体性问题。这次会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的,会议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主体性问题争论的焦点和实质 有的同志在会上发言指出,目前,主体性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对主体、主体性、主体性原则的界定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规定主体性,忽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强调主观性的方面,把主体性等同于主观性。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肯定主体性。其二,主体性等于主观性,由此否定主体性,不同意过多地强调主体性。其三,从实践的角度,从对象性关系的角度,从主体对客体的掌握和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来理解主体性,这是国内的主流。其四,在与主体性相关的问题上发生争论:a.主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与“原则同格”是什么关系;b.现代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定理与认识中的主体性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的理念论首开主客二分之先河,而真正确立主客二分基本原则的当是笛卡尔。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主体性原则越来越趋于抽象化,主体甚至被神化为一种无所不能的东西。而西方现代哲学的主要趋向则是反对自我的抽象化和永恒化,把人还原为现实的,具体的人。中国哲学史基本上缺乏主客二分的思想,缺乏主体性原则。所以中国哲学亟需主体性原则。把“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结合起来应是中国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源于理论和现实对于现代主体性原则确证的强烈诉求,黑格尔不但对此作出了引领性地回应,而且精准地把脉了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主体性原则的实证理性本质。一方面,他将无限反思的绝对精神确证为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从而通过反思理性而实现了艺术、宗教及哲学的范式同一。另一方面,他又基于这一原则的交互主体性内涵而将其置根于公共生活共同体(伦理实体),进而借助和解理性而勘定了家庭、市民社会及国家的实践视界。尽管在这一确证过程中,囿于理性意志的本体论预设及其理念论构造,而造成形而上学主体性的意识理性范式本身的实证化倒退,并一再陷入"实体与实证"、"主体与本体"、"哲学与现实"等重重悖论,但是,这些悖论又无不成为滋生其后各派的思想资源,以及新的哲学把握新的时代的动力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关于"存在"的,有关"存在"的追问构成本体论哲学,而本体不是别的,正是主体。因此,哲学史主要是发现并确立主体的历史,这一过程在黑格尔哲学中得以完成。不过,无论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具有何种解放意义,康德却最早发现,这一原则面临着双重困境:自我关系的困境与现代性的困境。这种困境所具有的二律背反性质,使许多著名思想家走上了限制主体性的"倒退"道路,只有马克思等少数哲学家在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力图从主体性原则内部克服现代性危机。在这方面,马克思的方法远优于席勒,并为后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术界对主体、主体性以及主客体关系问题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缺乏对研究原则的研究,迄今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因此,有必要对研究的基本原则进行一番研究。我认为,主体、主体性研究必须确立下列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本文仅就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和客观性这一关系到对历史本质的正确把握的相关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以期进一步推进研究的深入。一、如何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关于主体性的争论在多层次上展开,而解决各种争论的关键,往往要回到主体性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尽管人们可以在各种引申和派生的意义上使用主体和主体性概念,尽管主体性原则的意义贯穿于认识论、人本学、本体论等领域,但主体性首先是人本学范畴,换言之,我们所讨论的主体性总是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涉及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或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一种本质规定性。正因如此,许多讨论者正确地将人的主体性同人的本质活动——实践统一起来加以把握。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的认识不应停留于人的主体性在认识活动、实践操作、审美评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而应上升到对人的主体性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认识”定义忽视了主体性原则。我们应把主体性原则纳入认识论,建立一种反映性认识与评价性认识相结合的广义的认识论体系。按传统的认识分类法,人的认识根据其发展水平的不同,被划分为感性认识阶段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理性认识阶段的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发展,提高了人对自然、社会的主体地位。世间许多原来的“自在之物”,现在成了“为我之物”。研究主体、主体性,研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利于发挥人的主体性,发扬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要不要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道德主体性论争中,核心意见有两种:一是从人本主义价值哲学出发,视主体者个人为本原,主张“工具主义道德论”;二是从社会关系总体制约出发,强调客体的必然性,主张“道德主体性的客观原则”。笔者认为,“工具主义与“客观原则”的对峙,实质上涉及三个问题:其一,道德主体与规范客体的关系;其二,道德主体性动因;其三,由此对道德价值的观念建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国内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虽然众说纷纭,观点各异,但从总体上说来,这一问题的提出和展开,无疑是我们哲学上的一大收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考虑哲学原理教材体系改革的时候,我们自然不应忽视这一方面的现实,而应以科学的、积极建设性的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充分的总结和反映。因此,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框架和逻辑进程中准确、完整、深刻地把握住主体性问题的实质,从而真正确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及其理论和方法,应该是我们思考的真正重点。由于确曾出现过盲目夸大或片面渲染“主体性”概念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简单地怀疑、否定或贬低“主体性原则”的倾向,我们这样提出问题也就更有必要了。片面夸大或简单怀疑,这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理论根源,就是都未认真弄清主体性问题的实质,尤其是未弄清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应有的科学涵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仅举下列  相似文献   

17.
朱刚 《哲学研究》2022,(5):94-105+129
与现代哲学中各式各样反主体性和解构主体性的流行做法不同,列维纳斯以保卫主体性为其哲学宗旨。但列维纳斯所保卫的主体性既不是作为存在之环节,因而可以还原为存在的主体性,也不是自身被视为原则、根据、本原的主体性,而是一种别样的主体性。在列维纳斯哲学后期,这种主体性一方面被视为“存在的例外”,体现在我对他人的说、感受、切近与替代之中;另一方面是对无限的见证,是无限由之发生的方式。如果我们把列维纳斯所说的“主体性”视为中国哲学中“心性”的对应物,而把“存在”或“无限”视为中国哲学中“道体”的对应物,那么列维纳斯这里主体性与存在以及主体性与无限的这两种不同关系,正可视为“心性与道体”在西方哲学中的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的主体性本质任建东主体性的本质在于其超越性。道德的主体性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性实践。这一理性实践既可以是对原有的道德规范的履行,又可以是在原有道德规范之外的新的道德实践。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道德的主体性是道德主体对其"为我性"的超越。道德主体是道德实践的发出者,主体之利害荣辱是主体行动的静态意念趋向,它决定着主体以何种方式去实现何种目的,这就是主体行动的"为我性"。道德的主体性原则就是首先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伦理,克服其为了自身而对自然的强取豪夺,实现人类对其"为我性"的超越,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二)道德主体性是道德主体对旧道德规范的超越。旧道德规范为主体活动设置了重重障碍。道德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在这一受压抑、被限制的环境中挣脱出来,实现对旧道德规范的超越,确立新道德规范。道德主体性原则内在的隐含着的这两个方面,是道德主体性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它使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自身特殊的功能效应。首先,从道德主体性的个体效应看,它具有完善自我的功能。道德规范经过道德主体的实践体验,由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道德主体实现了这一转化,才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  相似文献   

19.
三、同情与道德规范因此,同情现象正是在“主体性”的构成方面发挥着作用,由此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休谟关于规范的学说建立在与那样理解的奴役和自由的范畴截然不同的一些范畴之上。关于感情的这种观点能够肯定一种没有自由意志的道德责任:“只有根据必然原则,一个人才会由于他的行为而有功过”,(休谟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与尼采关于主体性的论断,无疑成为人们判定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关系的节点。如果仅将二者的主体性思想聚焦于形式上的对抗,而不进行哲学史的梳理,则既有可能重蹈历史虚无主义的覆辙,还会使二者否定之否定的思想脉络断裂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据理抗争的渊薮。但是,倘若将其置于现代性自我确证的语境之下,以现代形而上学主体性的理性范式转换为视角,便不难发现,首先,正是经由尼采基于体现生命主体性的酒神精神及其强力意志的形上赋义,而使这种主体性精神逐渐超越了历史主义、浪漫主义、悲观主义、经验主义等各种(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性原则,进而清晰地再现了二者之间的思想运动轨迹。其次,正是蕴涵于尼采生命形上学中的主体性精神及其身体理性范式,不但表征着现代形而上学主体性原则及其理性范式的转换与完成,而且在身体现象学对于意识现象学的反思与超越中,表征着现象学与方法论的转换与完成。最后,正是尼采这种基于现代形而上学主体性的身体理性范式的身体现象学,既整合了西方哲学史上经验、理性与信仰的偏执与独断,又整合了传统、现代及后现代的分野与断裂,进而彰显了其消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张力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