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田大作“创造价值”的幸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田大作认为人生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把人生的“幸福”与“成佛”、“创造价值”联系为一体,这是池田之人生观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1,(3)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何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对此类问题的解答,谓之人生观。只要是个智力成熟、精神正常的人,便不会没有他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自己存在理性审察的结果,持有人生观,可谓人这个被亚里斯多德称为“理性生物”的东西,与低一等的畜类之重要区别所在。愈是智力发达的人,愈是严肃认真地审视反思人生,确立自以为是的人生观。柏拉图说过:“一种未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于人生观问题的理论探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人生观的基本涵义 一般认为,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与根本态度(或观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生的目的,即人为什么而活着?(2)人生的理想,即人应该怎样生活?(3)人生的价值,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对于人生观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的性质与地位则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人生的理想是人生观的核心。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也就无人生价值可言。有的人则认为,人生的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从伦理学角度来讲,人生观问  相似文献   

4.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人生观所回答的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等根本问题。任何正常的成年人都具有一定的人生观。曹操曾感慨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白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康有为说:“人生是个大苦海。”  相似文献   

5.
名利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与具体体现,对人生、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重大影响作用。以孔、孟、荀为代表的早期儒家追求名利、取之以道、重名轻利的名利观,充分体现了儒家对待人生名利的真性情、大智慧、高境界,引领着人生和社会真、善与崇高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生观的心理学研究:人生认知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林  李琼 《心理科学》1998,21(5):463-464
1前言人生认知既个体对人生目的和行为方式的看法,人们通常将它称为人生观。人生观对行为会产生巨大影响是很多从事教育、心理咨询和人事管理工作的人都认识到的一个事实。那么,人生观是如何对行为产生作用的呢?它对行为的作用有多大呢?心理学界对人生认知的研究是很有限的,许多重要问题都有待研究。西方心理学家对人生认知有过一些探讨。最早对人生认知进行量化研究的是莫里斯。他在1948年编制了“生活方式”问卷。被试就他提出的13种生活方式进行回答。后来,Dempsey&Dukes在1966年对Morris的“生活方…  相似文献   

7.
一、对伊斯兰人生观的粗浅认识伊斯兰人生观是伊斯兰信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穆斯林来说是人生的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在认主独一的前提下创造两世幸福,保持坚忍、奋斗、弃恶、扬善的态度。认主独一是信仰的核心。《古兰经》开宗明义指出:“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  相似文献   

8.
1991年5月上旬,安徽省伦理学会、安庆市委宣传部、《江淮论坛》杂志社联合召开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内外从事伦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及道德宣传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共30余人。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三观”的科学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有些与会者认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三观”中,世界观是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持此观点者还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来实现的。人的有意  相似文献   

9.
章认为,人生观的研究不仅要重视理论层面的探讨和建构,同时要贴近现实生活,解答人们在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大量具体的人生问题。因此,人生观不应只是为伦理道德领域所关注,同时也应成为心理学视野中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人生观研究中存在的欠缺。基于现代社会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笔提出健康人生的概念。从人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的角度来对人生观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马克思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为人类服务”是马克思一生的光辉写照,也是马克思对人生的根本看法。马克思的人生观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结晶。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学习马克思“为人类服务”的人生理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的人生观经历了一个形成的过程。在马克思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为人类服务”的光辉思想。最早展示马克思“为人类服务”的高尚境界的,是马克思一八三五年中学毕业时所作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论文抒发了马克思追求崇高理想的宏伟抱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出版了不少关于人生问题的书籍.我姑且把有关人生的书,分为兰类:教科书、人生杂谈和学术研究.其中教科书类最多.其特点在于从正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批判资产阶级人生观.这一类书对人生是什么与为什么讲的较少,侧重于讲应当怎么样.人生杂谈类没有鲜明的理论体系,没有固定的体例.多是有感而发.第三类属于学术探讨.此类书比较少.这里要评介的《人生论》,就属于这一类.龚群同志所著的《人生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是一部较为系统的探讨人生问题的书.虽说书中谈论的并非都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第四军医大学的学员们在西岳华山的奇峰下,奋力抢救遇险的游人,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共产主义赞歌。自那以后,各种报刊对此作了大量的报道,英雄的事迹传遍了千家万户,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颂和各方面领导的赞扬。解放军总后勤部发了嘉奖令,中宣部、总政治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活动的通知。 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的英雄事迹,不仅本身光彩照人、感人至深,而且还生动地回答了青年人十分关心和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从理论上已经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同时,重温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的英雄事迹,就更能深刻地、生动地领悟什么是共产主义人生观,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和人的价值。本刊特辟《时代人物志》专栏,把一些英雄的事迹和有关材料摘登出来,以供大家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利益调适、人生心态、人生意志、人生消费等多方面论证了加强人生观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确立利益兼顾、诚信友爱、进取而又平和、身心和谐的人生观。作者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生观可以从中外文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是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反对从“抽象的人”、“人的当下存在”出发理解人生的有关问题,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坚持历史唯物论就要排斥从个体生命的视角研究人生的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应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的发掘和整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定位人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而又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最需要一种清醒的判断能力,从而不断在现实中对自身进行定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位人生,不是名人伟士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个人生而处世之事,即使我们不求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不图名垂千古、万世流芳。即便我们仅仅为了生活或生存,也只有选定一个位置,把握一个方向坚持一种信念勇敢地走下去,这样才会有收获、有意义。否则漫无目的,好高骛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将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定位人生,就是要为自己选定一个恰当的位置,从而为人生做出长远规划,谋求长久的发展策略它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环境伦理学中的"生态化"人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其实践要求和理论品性来看,一种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必然包含着一种关于人生观的理解。本文主要探讨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和深生态学关于人生观的主张和见解,从而指出环境伦理学理论包含着一种“生态化”人生观。相对于现代社会盛行的人生观来说,“生态化”人生观是基于人生之生命层面的,尊重自然的,后物质主义的人生观。它作为一种新的人生观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生”问题,在现时代,在中国是个热门的话题,对青年人更具强烈的吸引力。但是,近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被严重削弱,人生观教育不被重视,结果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乘虚而入。它贩卖唯心主义抽象人性论,宣扬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污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目的内容和对象高等学校的教育任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还要形成他们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研究大学生人生观的特点及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对加强和改善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生观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研究只涉及  相似文献   

19.
人生观发展是对人生的根本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以人的思维和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以及对社会历史任务及其意义的认识为心理条件,出现和发展于青年初期。青年初期(初中阶段和提中低年级)是人生观从萌芽向初步稳定形成的关健时期。我们对青年初期的人生观问题进行探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有利于我  相似文献   

20.
青年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其奋斗向上的人生观,是“恰同学少年”上下求索、矢志追求的主体力量。其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奋斗观,是对湖湘文化优秀传统的传承与弘扬。其“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的革命初衷和理想诉求,是人生与社会的至高境界。其艰苦奋斗的价值观,是革命者和革命精神的政治本色。青年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