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几种心理测验修订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加林 《心理学报》1986,19(3):109-117
本文对湖南医学院主持全国协作组修订的《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几种心理测验,在诸如常模样本的代表性、常模群体的界定以及分数组合与分数等距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指出了由此可带来的另一些问题。 此外,对以往在使用和介绍Tellegen简式用法时所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并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2.
对三种儿童智力量表的初步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界引进和修订了几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智力测验。到目前为止,正式出版的有吴天敏教授修订的《中国比内测验》,修订基本完成的有《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另外未经正式修订的但已被人们试用的《瑞文测验》。但实践证明,在使用测验中,如果没有对智力测验的因素分析研究(factor analysis 简称因析法),也难以作到正确地使用测验和科学地解释测验的结果。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种儿童智力量表的因素分析,试回答以下问题:(1)这三种量表能测出儿童多少种不同的基本智力因素;(2)这些因素是一些  相似文献   

3.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AIS—RC)的离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于分析智力结构的离散分析方法,并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AIS—RC)城市与农村两个常模的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之间的差异、各分测验与分量表和全量表之间的差异以及各个分测验之间的差异作了离散分析。编制出一套离散分析用表,供使用者查用。文中还对几种常用的离散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与说明。  相似文献   

4.
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的编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的编制情况。C-WYCSI是以WPPSI为蓝本编制,包括城市常模(N=2200人)和农村常模(N=1120人)。作者从心理测量学角度对常模的构成、测验项目的筛选及上下限、信度和效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提示:尽管C-WYCSI改变很大,但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是较满意的;城市常模的测验下限明显改善,但上限不及原量表;各种信度均达到测量学认可的水平;效度研究结果表明:C-WYCSI较好地保持了WPPSI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制定我国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的儿童常模时,将1326名7—15岁儿童的常模样本的测验结果,按分测验成绩与年龄和性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分测验的成绩均随年而增,有些分测验成绩有性别差异,同时出现三种不同记忆发展方式。文中对形成此种方式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成人智力发展与记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工作采用我国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进行了140例成人智力老化的研究,各年龄组在性别、文化方面均相匹配。本工作结果基本上重复了国外用韦氏智力量表所看到的“智力老化的经典模式”,但我国的20岁组成绩较差。这表明横断法研究可能受群体历史文化背景影响的问题。此外,智力与记忆相关显著(r=0.55),记忆老化发展趋势与作业量表分较相似。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们参加了由湖南医学院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心理测量协作会议,承担了修订中国——韦氏幼儿智力表(4—6.5岁)在浙江地区的取样任务。本文是对浙江地区主要是杭州市的取样结果的分析。目的是以这些初步资料分析本量表各个分测验在各个年龄组的鉴别力和存在问题,为制订全国常模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也供今后使用本量表时作参考。一、具体实施根据所承责的取样任务我们在杭州市区和湖州市农村取样。取样方案规定六个年龄组:即4岁、4.5岁、5岁、5.5岁、6岁和6.5岁;各年龄组男  相似文献   

8.
中国心理测量近二十年发展的述评与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朱腊梅  王小晔 《心理科学》2000,23(2):223-226
心理测量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许多领域.目前,(1)国内修订的智力量表主要集中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及瑞文测验上.(2)在各种功能的量表中,以智力、人格测验量表发展得较为完善.(3)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学习能力测验量表在能力量表中占的比重较大.(4)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用于心理发展和心理治疗效果诊断的临床医学量表日渐增多.(5)儿童心理量表发展很快.(6)国内自编测验的形式绝大部分是问卷形式、文字形式.量表可按其深度分成三个层次,中国心理测验要想取得国际影响力,必须在编制有深度的、本土化的量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本次修订是以美国Alfred.W.Munzert 在1977年编制的自我智力测验为蓝本进行的.原编者认为这个测验的智商(IQ)分数报告了被试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重要结果.论文报告了量表修订的全过程以及对量表基本特征(测题难度和鉴别力、信度、效度)的鉴定.从结果来看,修订后的量表是个较好的适用于9岁至17岁学龄儿童使用的团体智力筛选测验量表.本论文最后提供了从1521名被试中获得的常模换算表.  相似文献   

10.
学习困难儿童的神经心理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研究用中国修订的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HRB(m)-RC)、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韦氏记忆量表(WMS-RC)和分类测验测查9—14岁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各50名。研究了学习困难儿童的神经心理特点和神经心理功能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从神经心理学角度来讨论学习困难的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1.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简称WAIS)是美国DavidWechsler于1955年根据他在1939年编制的智力量表(W—BI)修订而成的。WAIS广泛用于英语国家,同时也有许多其他国家的修订本。它对教育和医学工作者均很有用。我们根据实际工作者的需要以及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的倡议,对这一量表进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AIS-RC)的城市与农村两个常模以及WAIS和WAIS-R进行因素分析,发现这三套测验都负荷较高的g因子;常识,领悟,相似性和词汇测验负荷较高的A(言语理解)因子,填图,木块图,图片排列和物体拼凑测验负荷较高的B(知觉组织)因子,而数字广度,算术和数字符号测验负荷较高的C(记忆/集中注意)因子。因子模型是极相似的,这说明WAIS-RC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保持了原量表的功能。同时,所建立的因子模型也为使用者在使用测验和分析解释结果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张厚粲  余嘉元 《心理科学》2012,35(3):514-521
有关心理测量的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但西方科学的心理测验理论与方法是20世纪初自西方传人中国的。30年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道路艰辛曲折,文章分三个阶段对之作了回顾。一、最早是1915年外国学者为比较中美儿童的智力差异对广州50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同一时期,我国学者也开始自己编制测验,"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是最早的标准化教育测验。廖世承和陈鹤琴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开设测验课程,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正式介绍科学的心理测验。与美国专家合作编制多种测验,1923年与美国专家合作对全国小学生进行测试,得出了三至八年级学童的年龄与班级常模,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艾伟从1925年起致力编制中小学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测验以及能力测验,还与张耀翔编制了识字测验与阅读测验等,对我国教育测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测验学会"1931成立。并创办会刊《测验》有效地推动了当时测验研究的开展.1937年"七七"事变后,工作继续进行和扩展,但受战争的影响,发展上减慢了速度。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心理测验被视为禁区,认为它违心,反动,没有人敢于问津。文化大革命中,心理学被打成伪科学,心理测验更是全盘否定了。三.文革以后,心理学恢复。而心理测验面对着既缺人力又少资料的困难。林传鼎等三位教授于1980年春举办了第一个全国性心理测验培训班,是心理测验再生的标志。此后各高等院校逐步开设心理测量学课程。通过引进各种心理测量理论,修订外国测验和逐步向自编我国测验发展,几年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984年中国心理学会下属的‘心理测量分会’成立,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TC)成为它的一个国家会员。1991年在南京举办了国内第一个心理测验国际性学术会议,又与台湾学者交流,建立起隔年一次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术研讨会的协议。这些都对中国心理测验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80年代后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心理测验逐渐渗入医学、教育、企业、和组织人事部门等多种应用领域,扩大了对社会的影响。教育是其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从高考开始向各种考试、应用领域广泛扩展,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心理咨询领域,心理测验发展迅速日益兴旺。社会各界从多方面加深了对心理测量的认同,使它变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应用科学了。最后,文章从测验的数量、质量,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测验者素质提高和法律完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是在WISC-CR的基础上制订的上海地区(市区)常模,代表我国经济文化较高的大城市水平。常模样组为6至16岁学龄儿童共660人。常模形式是:(1)各年龄组的《与原始分等值的量表分》;(2)《与量表总分等值的IQ分》(本文略)。 本常模经信度、效度检验,表明WISC-CR是适合测量中国学龄儿童的智力量表。 论文还分析了本样组与美国WISC-R样组在分测验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陈永胜   《心理科学进展》1987,5(3):70-768
本文综述了国外心理学在老年智力方面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当前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了概括。从国外研究可以看到,研究者最初关心的是量的积累,注重通过测验研究,把握老年人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理论研究的兴趣开始增长,试图通过假说的建立,推动老年智力的研究大踏步前进;晚近的研究则证明老年心理学家对影响老年人智力的身心、社会因素愈加重视。国内对老年人智力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运用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老年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关系和认知训练对老年人心智活动的改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表明我国心理学界对老年智力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并且在扎扎实实,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一百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晓敏  张厚粲 《心理科学》2003,26(3):525-526,535
51.DavidWechsler:韦克斯勒(1896-1981)。美国心理学家,韦氏智力测验的编制者。经过早年的研究与施测,他认为斯坦福一比奈测验只适用于儿童,而对成人则无法使用。于是他从1934年开始制定成人量表,并创造性地把比奈依据心理年龄计算智商的方法改换成运用统计方法计算的离差智商。  相似文献   

17.
瑞文测验联合型中国农村(CRT-RC)修订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文测验联合型(CRT)经试用已证实是较好的非文字智力测验,由于它具有适用于农村作为智力测查工具而进行修订。在全国农村取样标准化,制订出5—14.5岁各年龄组原始得分的百分等级(标准分),并编制了正态分布下等值的IQ 常模表(分为40′和20′二种时限用)。修订后的农村版测题顺序按难度作了调整。对量表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作了考察,证实测验可靠和有效,可用于评估中国农村儿童智力水平。用农村常模与城市常模相比,发现农村儿童的智能发展水平低于城市儿童。  相似文献   

18.
从1905年第一个作为测量人的智力工具比纳—西蒙智力量表问世起,各种心理测验应运而生,在社会各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心理测验作为测量人的心理的工具至今并不是没有争议的。此外,正确地、慎重地使用测验也是一个应予以重视的问题。故此,本文拟对心理测量的几个问题作一粗略的介绍,试图为正确地理解心理测验提供一些有益的东西,谬误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9.
已有研究表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的“数字符号”测验反映年龄特点较为敏感,年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又有作者报告,“符号数字”作业是较“数字符号”作业更为敏感的测验。两项测验的性质和测验方法是类同的。但二者的刺激项和反应项是相反的。在“数字符号”测验中,一个数字与一种符号配成“数字——符号”对,刺激项是具有高度空间定位提示作用的连续数字;而在“符号数字”测验中,刺激项是随机符号,其空间定位提示作用极低。因此,从联想学习记忆过程来考虑,“符号数  相似文献   

20.
陈国鹏  姜月  骆大森 《心理科学》2007,30(3):564-568
选取轻度弱智、一般智力以及智力优秀三组共288名小学生作为被试,每个被试接受三种测验,即工作记忆测验、加工速度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国修订版,以考察轻度弱智儿童群体在与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相关的认知任务上的反应特征,以及轻度弱智儿童与一般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到以下结果:1.轻度弱智儿童和智力一般儿童在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上有显著差异。2.轻度弱智儿童群体在各基本认知能力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不平衡,工作记忆较稳定地反映了该群体在智力上的缺陷,但存在一部分在加工速度上体现为正常水平的亚类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