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母亲来到我和弟弟所在的城市,一个大包里,塞满了鸡蛋、蜂蜜、香菇等土特产;一个随身斜挎包里,仅带了几件当季的换洗衣服。弟弟接过她手中的包,瞄了一眼后,语带不满地问:"您老这是准备住两天就走吗?"弟妹快生产了,母亲是受弟弟之邀过来帮忙带孩子的。而母亲的行李,透着浓浓的走亲访友的气息,根本没有装下一颗长住的心。我想,母亲大概随后会以衣物没有带齐为借口,来达到可以随时回家看看的目的吧。  相似文献   

2.
母亲榆     
正"母亲榆"是我给老院榆树起的名字,只有我知道的名字。她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宠辱不惊地俯视见证了我家历史,承载我对母亲的所有记忆和思念。父亲兄妹多,住房紧张,因此父母自打结婚,一直辗转寄居别家屋檐下。有些积蓄后,才开始建屋,婚后八年,才终于建好简朴整洁的宅院,寄居人篱的日子终于结束。搬进新家,在摆好预示日子蒸蒸日上的头一锅发面馒头时,母亲兴奋得亲了父亲又亲我,亲了我又亲弟弟。院里有棵树干挺直的小榆树,母亲不舍得砍:"榆树也是  相似文献   

3.
正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父亲作为男人,最擅长的不是吸烟喝酒,也不是打牌赌博,而是女人做的针线活儿。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母亲离开后的那些凄风苦雨  相似文献   

4.
母爱地图     
正家中客厅的墙上挂着两张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前些年,弟弟大学毕业后,签约了长春的公司。母亲问我长春离家有多远?我说:"大概有两千公里。"那时还没有开通高铁,从家里到省城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坐火车需要两个小时。母亲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慨叹道:"那不是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呀。"没过几天,客厅的墙上就挂了一张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5.
正我离开家乡那年,母亲52岁,当她得知我执意要南下广东时,非得亲自送我到车站。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凌晨的街道异常清冷。看着直打哆嗦的母亲,我哽咽了:"妈,您先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母亲端详了我好一阵,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双厚厚的棉鞋,塞进我的背包,"华呀,一到冬天你的手脚就长冻疮,带上这双棉鞋,到了广东千万记得换上!"车窗外,母亲的身影越来越模糊;车  相似文献   

6.
正年少的时候,常会有意无心间说到"等我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死"这个字眼,说出来已经变得很小心了,尤其是在我爸爸得了重病以后,这已经成为我们家里的禁忌字了。我的父母都是在没有明显的离去征兆下离开了。很遗憾,在生死交际瞬间,我都没有在场。尤其是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北京出差,第二天还要给医院管理班的学员们上课。晚上9点接到我弟弟的电话,说母亲状态不太好,要送医院。到晚上10  相似文献   

7.
正母亲偏瘫那年,父亲整60岁,满头黑发,仍然那么英俊潇洒。我们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他就是那棵参天大树,无惧风霜。父亲拒绝和我们进城,他说:"我就是一棵树,离开地就没处扎根。何况,你娘看病吃药的钱,还要在地里刨呢!"那时,弟弟漂在外地,我也在离家70多里的县城租房住,父亲毫不犹豫,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在田里忙碌了一天的母亲收拾好农具,走在蜿蜒的田埂上,往家里匆匆走来。我站在屋前,着急地向远处张望着。当看到母亲的身影后,立刻张开双臂,兴奋地喊着"妈妈——"然后向母亲飞奔过去。母亲看到我,也加快了步伐,等我跑到她跟前,她蹲下身子,把我抱在怀里,然后在我额头上亲了一下,说道:"好孩子,在家等急了吧。"说罢,从篮子里拿出一块饼,递给我:"饿了吧,快吃吧。"我接过饼,大口地吃着,觉得这饼好香、好甜。我不知道,这是  相似文献   

9.
平凡短思     
当杜鲁门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时,许多记者采访他的家人。有记者访问杜鲁门的弟弟,有何感受?他一语惊人:“我为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但我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农夫,用自己的手养活了自己,照顾了父母。”听罢此故事,我暗暗为杜鲁门的弟弟竖起大拇指。他不愿借当总统的哥哥扬名,更没有为自己的平凡感到惭愧。他坦然地接受了平凡,而且显示出一种笃定而坦然的精神态度,何尝不值得人尊敬!  相似文献   

10.
正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走去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  相似文献   

11.
房赢 《天风》2008,(12):38-39
出差时能碰到亲人应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那一次却今我终身难忘,因为,在与母亲亲切地交谈时,母亲小心翼翼地和我提起了一位姊妹……当我听到这位姊妹已经在几个月前就突然去世的噩耗时,我不禁泪如雨下,母亲在这之前一直没有告诉我这个消息,就是怕我伤心,难过……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标点     
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圆满而充实。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逗号,总有未完的续音,这样才不会终结,才会充满希望。于是,当我失败时,再也不愿让衰草抚慰伤痕,拒绝让微风抚平记忆。我要靠我自己站起来,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写完那逗号后的下文。渐渐地,我懂得了"逗号"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是我的生日,母亲在时看望母亲,母亲走后就只剩下虚无的感念了。母亲曾说:"妈想我娃,我娃就来了,只怪妈没把我娃照顾好……"而后母亲就泪水涟涟地说起往事,言语里尽是悔恨,但我从来没有怪怨过她。四十八年前,巷子里三个婴儿出天花,唯一挺过来的就是我。如今我快五十岁了,不应该满心感激吗?不知为什么,我固执地只想感谢我的母亲,但明明是我的父亲解决了家里的温饱。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风筝     
刘紫绮 《天风》2006,(11):39
儿时的记忆里只有母亲、弟弟和我,因为父亲在外工作,对我来说家就是母亲。长大后远离了母亲, 背着行囊求学、工作,就少有机会回到那温暖的小土屋了。多年的都市生活早该同化了我,使我的生命融入这霓虹的阑珊之中。可是心的深处却总感觉这里的繁华,这里的喧嚣并不属于我。我只是这茫茫人海的一个另类,一个异己。而那破败的茅屋,慈祥的母亲却越来越清晰,犹如一尊雕塑刻在了心的丰碑上。秋叶萧萧寒凉渐起,心也如这秋日的景色般清冷、孤寂。多想看到母亲那挂霜的鬓发,岁月留下的皱纹。多想  相似文献   

15.
没有伞就跑     
95年5月,我的生命里痛楚如织。父亲于一次酒后失足永远地离开了我和体弱多病的母亲及两个年幼的弟弟。其时,我正读高三。办完父亲的丧事,原本入不敷出的家已光徒四壁。不容我有选择的余地,我回到家乡县城的一磷肥厂找了一份看管仓库的工作,拿一份微薄。的工资来维持家用。同时,作为老大的我也成了家里的脊梁。命运往往就是如此恶意地与人开玩笑。在学校时品学兼优的我偏偏于此时失去了父亲,过早地挑起家的重任。这事使我年迈的班主任老帅总是耿耿于怀,为此,他到我家来了几趟,但每次他都失望而返。面对我母亲的病卧在床,我那小…  相似文献   

16.
周华耀 《天风》2016,(1):12-13
正做父母其实是一个威长臼勺过程,其间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艰辛,更是生命的成熟。女儿上幼儿园后,因为身边很多同学经常提起自家的弟弟或妹妹,又读了《不一样的卡梅拉》里的《我想有个弟弟》,有段时间她总缠着我说"我想要个妹妹,哦不,我想要个弟弟,因为我已经有好几个妹妹(亲戚家的)了。"我便回答她:"那你好好祷告。"这么讨论着,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对这件事都隐隐有了期待。  相似文献   

17.
以勒 《天风》2015,(4):28
"把手机下",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从刚刚两岁的儿子口中说出时,真是"一鸣惊人"。怎么感觉儿子突然长大了,会说这样的话!但当看到他那恳切的目光,和双手用力比画"放这儿"的动作时,作为母亲的我,真是深感惭愧、失职。我终于把手机放下了,儿子的小手拉着我的大手移到一边,只为了让我看着他玩积木。我心不在焉地看他玩着,手却又很不自然地伸向另一边,拿起手机,在他不注  相似文献   

18.
顺便     
正1上周末我回老家,中午吃饭时,母亲端出一盘蒸红薯。红薯吃起来像板栗一样绵甜。问她哪里买的红薯如此好吃,母亲笑了:"是你红霞婶送我的。"我差点儿被噎住,谁?红霞婶?怎么可能?若干年前她和母亲发生过口角,两人有近10年没说话,她会给母亲送红薯?我怀疑自己耳  相似文献   

19.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进京时的年龄一样。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这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20.
我的母亲李秀银,今年62岁,她自幼信主,现任单县基督教三自主任、龙王庙教会的负责人,又是县人大代表。她信主50多年来,爱国爱教、虔诚奉献、荣神益人,为我们的神作出了美好见证。 记得“文革”期间,为了一本圣经,母亲差点被押进班房。那时候我和弟弟还小,对一些问题还不太懂。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