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解,主要源自于列宁的著名定义——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选集》第4卷,第33页)近期,通过仔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2)  相似文献   

2.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严复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早年毛泽东对这一思想是有所认同的,但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即"阶级论",对严复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了批判与改造.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结合中国的实际创立了人民教育学说.  相似文献   

3.
刘佳 《现代哲学》2020,(1):41-48
工会是资本主义现代性范畴,标志工人阶级集体行动进入到"自为"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所目睹的工会组织,是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体制下,工人阶级有组织地同资本斗争的共同体形式;但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会必然出现内卷化、贵族化问题,使其倒退为狭隘的经济利益社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情境中对工会的政治形态、职能形态、文化形态和制度形态进行系统再造,领导工人阶级革命建国,使工人阶级上升为国家领导阶级,工会进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工会再造"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的源头活水,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年马克思在运用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驳斥黑格尔对君主国家的论证时,强调了人民在政治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但在黑格尔那里,人民其实也只是具有理想色彩的抽象理念,人民、人民主权以及民主制看似激进的政治主张其实并没有逃脱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逻辑。即使如此,马克思也没有放弃人民与民主的理念,而只是放弃了政治国家层面的超验预设,追求通过物质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改变实现人民的真正出场。今天重新理解人民这一概念,不能将其看作经验现实观察的结果,它有一个历史生成并出场的过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与追求,本身具有积极的价值意蕴,这是其他主体话语包括公民、阶级、市民、个体话语所不能取代的。人民作为政治主体地位的现实呈现依然是值得奋斗的目标,应积极促成人民所蕴含的政治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这一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正确?对这一理论和这一实践的关系所进行的批判性的(客观科学的)分析表明,就主要标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所有制关系;社会阶级结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近代国家理性学说的发展史上,马基雅维利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关于政治行为之目的、手段、结果以及政治情境中“必然性”的论述,揭示了国家理性学说的基本要点;他对宗教、道德、法律与政治之间关系的阐述,表明他是现代国家理性学说的开创者;围绕“马基雅维利主义”所产生的争论事实上都与国家理性问题本身的困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各种诠释进路与他的国家主义本身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7.
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批判、区分以及转化,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诞生及其性质、内容等问题的重要理论环节。但我们不宜在马克思与黑格尔国家学说之间进行简单划界抑或过于强调马克思思想的黑格尔渊源。秉持基本的思想史和理论史研究立场,并基于文本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以及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想都与马克思批判和清理黑格尔国家学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关联,可在后者的思想语境中得到理解,体现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相关思想的批判和重构。马克思突破了黑格尔的保守性和观念论性质,创立了建立在以实践活动为根据的新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对于克服现代世界的分裂和重建普遍规范的时代任务而言,马克思的社会重建方案相比于黑格尔的伦理国家理想,更具现实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8.
霍布斯批判中道学说的要点包括:(1)在指导实践方面,中道学说——更一般地,是指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理论——是空洞的;(2)这种空洞性源于,尽管亚里士多德确立了道德哲学的正确基础,即欲望服从理性的人类灵魂自然秩序观念,然而他未能以规则的形式揭露理性本身的规定性.据此,在霍布斯这里,道德辩护的问题转化为通过理性的自我批判,为诸道德规则寻找理性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福柯的主权权力学说是晚期福柯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当代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发展了福柯的主权权力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和他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牲人(Homo Sacer)联系在一起。福柯通过对霍布斯《利维坦》的解读,指出了霍布斯主权学说中主权权力作为一种代表权力和作为一种战争权力之间的张力。在具体历史进程中,作为战争权力的主权权力悬置了主权的代表功能。主权者以种族战争对国家主权的威胁为借口,将种族斗争话语转化为了一种种族纯洁话语,而纳粹德国的种族主义话语就滥觞于此。阿甘本却认为,恰恰是主权权力的战争功能实现了主权权力的代表功能,主权者以保护全体公民的生命权为借口,剥夺一部分公民的生命权,使之成为牲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彰显自己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民族国家的三大矛盾——来自吉登斯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国家思想是吉登斯现代性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他对现代政治发展所作的反思。他从民主与监控、主权与暴力、民族与国家等三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动力和内在张力,深刻揭示了现代政治发展的矛盾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