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泥田里好相聚,拽耙鞭牛真快活。”这 是《田歌》对江西真如禅寺农禅并重道风的描述,更是真如禅寺寺僧生活的真实写照。真如禅寺坐落在江西永修县西南隅的云居山中,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赐名“真如禅寺”,并相沿至今。真如禅寺是佛教禅宗的重要道场之一,也是佛教“农禅并重”修禅道风的发源地,被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誉为农禅并重的典范与样板,在中国佛教界有着较高的声誉。农禅并重道风是中国佛教的优秀传统之一。所谓“农禅并重”即边务农、边参禅,以农养寺,以禅促农,达到寺…  相似文献   

2.
成玄英论“玄”与“又玄”李刚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人(今河南陕县),生卒年不详,曾隐居东海。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高宗永徽(650-655)中,流郁州。在流放期间注疏《老》、《庄》及撰述其他著作。“书成,道王元庆遣文学贾鼎就...  相似文献   

3.
于右任(1879—1964年),原名伯循,字骚心,号髯翁,晚年别署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是我国的著名诗人与书法大家。于年一轻时又字诱人,因其谐音右任,从此遂以右任为名。于早年系前请举人.曾留学日本,1906年加入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的挚友。回国后,于曾在上海先后创办过《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疾呼革命。辛亥革命后,于曾历任过交通部次长、靖国军总司令、上海大学校长、全同审计院院长等职。1931年起.于即长期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直至终老于任上,在1964年11月10日病逝于台北。于右任从年少起即研习…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末,当西方鸦片商人登上中华大地时,最感惊异的景象,也许要算当时正在兴起的“百岁人瑞坊”了。它可以视为信仰的丰碑。中国人信仰什么?一般认为,士人信奉儒、道,庶民信仰杂神。然而最简括的表述,可说共同信仰一个“老”字。儒家,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悉以伦理学为范围”(参见《中国伦理学史》),其出发点为孝悌,即尊老敬长。道家,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出发点是全生避害”(参见《中国哲学简史》)即“修道而养寿”(《史记·老子传》)。杂神的迷信,则与“人老成精,物老成妖”(《晋书·五行志》)的观念紧密相联。所以…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易理新研》 台湾学者孙剑秋博士著,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12月初版,2000年9月再版,全书316页。此书是作者多年来习《易》、治《易》的论文及讲授《周易》的材料汇辑,但全书仍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并反映出作者多年治《易》的一贯倾向。(1)以义理为主,不废象数。认为“象数图书之学愈盛,则人的自主性便愈低”,故治《易》应“先立乎其大”者(《自序》),又认为“象数亦为易理之二”(《亭林之易经学·论学易不可废数》),不能尽去。(2)《易经》是中国学术之源,易义无所不包,弥纶万化(《(易经)中的体用哲…  相似文献   

6.
《周易》循环律的特征及普适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弥纶天地之道”,揭示了宇宙运动变化的规律,循环律即是其中一条最根本的规律。《周易》循环律认为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具有循环往复、首尾相衔的特征,表现为“圆”的基本形式。《周易》的书名即揭示了本书的实质。“周”字虽可解释为朝代名(指周代。孔颖达《周易正义》:“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或地名(指周地,即岐阳。孔颖达《周易正义》:“《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但我认为从“周环、周旋”这个意义上解释“周”字更符合《周易》一书的实质。在先秦典籍…  相似文献   

7.
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字蔚丹,四川巴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进东京同文书院。1903年元旦, 借留日学生新年团拜会而登台演说,发表“不推翻清政府就不能救中国”的革命言论。自此,每有类似集会,都“争先演说,犀利悲壮,鲜与伦比”,颇有影响。1903年 4月回到上海,与章太炎同寓,因思想政治接近而建立友谊。5月间,发起创立中国学生同盟会。与此同时,留日期间已开始写作的革命论著完成,柳亚子、蔡元培、黄宗仰等集资,大同书局正式出版,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这一著作就是被誉为近代中国“人权宣言”的《革命军》。章太炎为其作序,刊登于《苏报》,因之  相似文献   

8.
在宋明理学史上,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是出了名的,且影响深远。然而,阳明此书中调合朱陆的思想并非无源之水,自有所本。据笔者所见,略早于阳明的程敏政即为其先驱者之一。程敏政(1446—1499)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明代著名的朱学学者。他自诩为程子后裔,又每以生在朱子之乡为荣,衷心尊崇朱熹,故其一生极意于朱学,自谓:“仆性迂辟,而独喜诵朱子之书,至行坐与俱,寝食几废,窃幸稍窥一二,以自得师云尔。”(《篁墩文集》卷五十五《答汪佥宪书》)在朱学极盛时代,他颇感觉到了时弊,深忧“近世学者类未探朱…  相似文献   

9.
法海 《法音》2000,(1):54-55
座落在福州市鼓楼区开元路的芝山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清人杨庆琛“萧梁寺观今余几?尚有芝山迹可寻”的诗句,道出了该寺历史之悠久。寺旧名“灵山”,后改“大云”,唐初(618-620)改“龙兴”,开元二十六年(738)以年号为名,更名“开元”。“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高僧空海与圆珍均分别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与宣宗大中七年(853)在寺中驻锡过,留下中日佛教交流的一段佳话。圆珍还从寺僧存式学《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俱舍论》,从当时也住在寺中的南天竺僧人般苦但罗学悉昙梵…  相似文献   

10.
唐仲友论纲     
唐仲友,字与政,号悦斋,南来浙江金华人。其父唐尧封,为“绍兴二年进土,又中师儒选”,“郑刚中尝举以自代,累迁礼部侍郎大司成改殿中侍御史直龙图阁朝散大夫”,他“遇事敢言,不避权贵”,被人誉称为“清德劲操,乡之典型。”(《金华县志》卷八)其兄仲温、仲义皆为绍兴年间进土,分别官饶州教授和通判等职。唐仲友是绍兴二十一年进土,“兼中宏辞。通判建康府”,后上万言书给孝宗皇帝,“除著作郎”,又“出知信州,以善政闻,移知台州”(《宋元学案·说斋学案》),在台州任上,“锄奸恶甚多”,摆为江西提刑。其时朱蕉恰好为浙…  相似文献   

11.
潘谷神先生(1883-1946),原名潘善庆,字竹孙,号祖彝(后改祖诒),又号谷公,谷神乃其笔名.福建崇安人.早年留学日本,习铁道,“同盟会”会员,曾参加“辛亥革命”.归国后短期供职于“南满铁路”(任工程师),继为国会议员,又在福州两次办报(先后任《闽报》、《福建民国日报》主笔),两次遭迫害,始终与共产党人无私合作,坚持革命活动.1928-1937年间居杭州,其家实即秘密联络点.潘先生通日、  相似文献   

12.
试释“愚人以天地文理圣”许寿霖北宋著名学者张伯端(983~1082)集内丹功法(气功)之大成,其《悟真篇》中卷第58首:“《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他对《阴符经》之推崇,于此可见。《阴符》全文只三百多字...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一向注重通过颁布法律调整宗教团体关系。明治元年(1868)颁布“神佛分离令”,禁止社僧担任别 当之职;明 治二十二年(1889)正式公布 宪法,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39年颁布《宗教团体法》,用来强化对宗教团体的保护与监督;二战后盟军苦司令部于1945 年发布的《宗教法 人令》取代《宗教团体法》。为 了弥补《宗教法人令》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规范宗教社会关系,日本在昭和二十六年(1951)四月颁布《宗教法人法》,后来几次修正,最近的一次修正是在平成九年(1997)进行的。该法体现了 宪法确立的…  相似文献   

14.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这句话如何解读,历来学者颇多分歧。朱熹《四书集注》与杨伯峻《论语译注》(以下简称为《朱注》、《杨注》)甚至作出了完全相反的解释。《朱注》称:“攻,专治也,故木石金玉之工日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佛氏之言,比之杨、墨,犹为近理,所以其为害为尤甚。”《杨注》称:“攻──《论语》共用四次‘攻’字,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颜渊》篇的‘攻其恶,无攻人之…  相似文献   

15.
京房易学思想述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房易学思想述评(上)崔波京房(前77年—前33年),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为京氏,西汉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从梁人焦延寿学《易》,占验之术颇精,延寿尝曰:“得我术以亡身者,京生也。”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以孝廉为郎官,数上疏言灾异而得...  相似文献   

16.
陆绩象数易学述评林忠军一、生平事迹陆绩(187—219)三国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字公纪。出身官宦世家。考《后汉书·独行传》《后汉书·陆康列传》:陆闳“建武中为尚书令”,其孙陆续“仕郡户曹史”,后“辟为别驾从事”。陆续生三子,长子稠,广陵太守;中子...  相似文献   

17.
魏代富 《管子学刊》2011,(2):118-120
1.而礼不使也 《内篇一·二》:“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案:此处脱“其”字。《晏子春秋集释》(以下简称《集释》)以为“以下文例之,‘其’字衍。”未若加“其”字为顺,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以下简称《校注》)以为脱也),  相似文献   

18.
《荣辱篇第四》:故君子者,信矣,…··提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杨惊注:“隐,谓人不能隐蔽。”博山《苟子评注》:“隐,忧也。”按:“穷则不隐,通则大明”,即“穷则名不隐,通则名大明”,“则”后的主语“名”,蒙下“名弥白”而省。《儒效》篇(本文几只举篇名的,均属《苟子》本书):“(大儒)穷则独立贵名”,《君道》篇:“故君子之于礼也,敬而安之,…··提故穷则必有名”,与本篇“穷则(名)不隐”意同。杨注“隐,谓人不能隐蔽”,所释欠明,傅山说:“隐,化也”,则误甚。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  相似文献   

19.
李觏的经济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觏,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人(今江西省南城县),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卒于宋仁宗嘉四年(1059年)。他出身小地主家庭,从小勤奋好学,“六七岁时,调声韵,习字书,勉勉不忘”,“十岁知声律”(《直讲李先生年谱》,《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493页),二十多岁即著书立说,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以及诗词等各方面,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席地位。但李觏仕途奋斗并不顺利,青年时代两次应试均未得中,直到公元1050年,即不惑之年,才经范仲淹推荐为太学助教,1058年任海门县主薄太学说书,次年即在…  相似文献   

20.
郭店竹简《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忠信之道》校释1.不访不富,忠之至也;不是、弗智(知),信之至也:“宫”字疑为从、告声文字,当释为“造”,训同“狡诈”之“狡”。战国文字中“造”字有写作“造”者(见高明《古文字类编》,其右旁所从与此相近。《诗·兔》毛传:“造,伪也”。《周礼·大司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