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器材,是体育运动的物质媒介。”体育器材及场地,是保障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器械在现代体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它不仅是现代体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美学研究的广阔领域。在体育运动中,人是通过场地、器材等环境、条件诸因素交互作用,而达到自身和谐的节奏、韵律、形体、姿态等,自由地或者说自动化地控制自身与场地器材的协调一致,以此获得体育美的感受和体育美的创造。体育器材,又通过体育美的创造,显示着它的功能、色彩、以及优良的品质,合理的设计等技术美的审美效应。它们之间和谐统一,相辅相成交融于一体。因此,在体育器材创造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体育美的创造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哨"现象已经成为现代体育运动,特别是高水平体育运动与竞赛中的毒瘤,它的肆虐与横行,严重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对竞技体育中的"黑哨"现象,除通过法律进行遏制外,还必须对之进行伦理道德上的谴责.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把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人民的审美理想;把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审美理想;认为劳动是美的,劳动模范是美的,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是美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美的,必须发扬;他号召全国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的国家美化,社会美化,公民的心灵美化;要求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他向全国人民发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他向世界各国提出共建生态美好的地球家园.他要求文艺工作者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求文艺工作者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求文艺工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真善美,反映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同志关于美学问题的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对我国的美学理论研究和审美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体育意识是指体育运动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体育运动认识、情感、意志价值观念和理想等统一的心理活动和认知系统.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包装设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各类商品的包装层出不穷、浩如烟海,其中不乏美的包装设计.美的包装设计是商品无声的推销员,是最好的产品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6.
团体心理治疗和体育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团体心理治疗和体育运动处方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心理干预.干预治疗12周后,与自行干预组的大学生相比,实验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及状态焦虑倾向均有显著改善.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治疗与体育运动处方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更有利于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的"美之问"到底是问"美的本质",还是问"美的原因"?这是一个值得弄清楚的重要问题.此问题也导致其后的历代美学家对美本质问题的似是而非的解答.通过对西方的柏拉图.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及中国的蔡仪、朱光潜等美学家有关美的本质的解答等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他们的回答与结论,大都是错位的."美"作为形容词.美学研究的目标不应该是美的本质,而应该是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在我国是一种增强人民的体貭,增进入民健康的全民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領导下,体育运动正在迈步前进,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体育运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体育运动开始深入厂矿、农村、机关、部队,被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学生和部队官兵所喜爱。全国經常參加体育运动的約有成亿人。在厂矿、企业、机关中,每天上、下午各有十分鐘的工間操和劳动前后各种各样体育活动。在农村,有些公社用田间休息的时間作田間操和武术、拔河、跳绳等簡易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当代体育运动,特别是重大的国际性体育竞赛,体育运动本身的娱乐特点,愈来愈明显地表现出被紧张激烈的竞赛、对抗和搏击的战场气氛所湮没。在重大的国际性运动竞赛中,赛场宛如战场,运动员虽不是刀枪相见,你死我活的残杀,但是运动员在竞赛中的表现却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是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事业发展状况的检验。体育运动的竞赛和发展特点,为运动员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加之体育科技迅速发展,竞赛规则常变常新,运动员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这就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创造美的形态,借助于美的形式来传递美的要素,它是具体的符号文化.艺术是人脑思维和实践活动的结合体,它不单单以实物的形态呈现,随着艺术活动的进行在人的大脑思维中会产生各种变化.  相似文献   

11.
叶秀山先生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其重要性在于,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现象学美学家,而他的美学代表作《美的哲学》,则是中国现象学美学的开山之作.此书写作于1989年,初版于1991年,此后多次再版,2010年11月出版了重订本.对《美的哲学》写作和初版的时间稍加回顾,是很有意义的.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出炉了"实践美学",成为中国美学舞台上的主角,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美学界依然处在实践美学的笼罩之下.在那个时代的学术氛围中,叶秀山《美的哲学》就已初步建构了一个现象学美学体系,可谓别开生面、一枝独秀.但是,也正因为其独辟蹊径,而且思想超前,照例难免于先行者的孤独寂寞的命运.二十年来,中国美学研究者更乐于称道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和《美学四讲》,而较少提及叶秀山的《美的哲学》.  相似文献   

12.
吴世煌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1):75-75
本会在各项学术活动中,注重提倡心理学工作要研究和解决心理学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的总方向。 91年3月5日,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体育运动心理学学术报告会”。心理学工作者、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共150多人参加会议。运动心理学家马启伟教授作论文报告:《关于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还有论文报告:《运动心理训练与心理咨询问题》、《运动竞赛心理》等。  相似文献   

13.
电影艺术美不仅体现在其形式美,而且要表现在其内容美.近十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都体现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结合:而张艺谋的参展大片与之相比,则空有其形式美,内容上缺少对于真、善、美的强调.  相似文献   

14.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除智育外还必须依靠美育。智育形成的知识只能为意志提供实用的目标,而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育健全的人格。所以,大学的图书馆不仅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而且应该在美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图书馆得到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人格的熏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创新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提高馆员的审美素质。因为只有有了懂得美的馆员,才会创造出美的图书馆环境,充实图书馆美的内涵,给学生做美的向导。 一.开发图书馆美育功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是一曲优美、清新的爱的乐章,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人性美、人情美的艺术韵昧.作品描写的是香雪们天真烂漫、活泼向上的纯美形象,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美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王平  汪平 《美与时代》2006,42(11):93-96
教学美包括教师“教”的美和学生“学”的美。教学美的创造在于教师诱导并激发美的学习动机,提炼并确定美的表现形态,创设并优化美的教学环境,选择并运用美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尽管人人都爱美,但当人们面对美的客体时,不同的人,心中所产生的美感却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面对相同的美的客体,内心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美学家们大多主动放弃了"美的本质"问题,据说"美的本质"是一个假问题;与此同时,某些卓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则津津乐道于"自然美",声称自己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甘敏  熊洁 《美与时代》2007,29(6):124-127
创造英语教学意境美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在美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通过揭示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美、情感美、艺术美,以各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环境之间达到和谐统----这就是英语教学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中国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和评价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激发美的情感,发展艺术创作的兴趣和才能。美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谓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