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1910—)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是逻辑实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也是逻辑实证主义在英国的头一个传播者。三十年代初,他大学毕业后去维也纳,结识了石里克和维也纳学派的其他成员,参加他们的哲学讨论,深受他们的思想的影响。回国后在牛津任教,1945年任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研究员,1946年任伦敦大学精神哲学和逻辑学教授,1959年回到牛津任逻辑学教授,1970年被封为爵士,1978年退休、目前任国际哲学学会联合会名誉副主席。其主要著作有《语言、真理与逻辑》(1936)、《经验  相似文献   

2.
以“逻辑实证论者”闻名于世的英国哲学家艾耶尔(A.J.Ayer)逝世已经一年多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国际哲学界的哀悼。英国哲学界赞誉艾耶尔在哲学中的地位仅次于罗素  相似文献   

3.
T.亨德里奇:艾耶尔教授,1935年您年仅24岁时撰写了《语言、真理和逻辑》,并因此一举成名,请您谈谈您写此书的一些情况。 A.J.艾耶尔:我在牛津拿到了学位之后(我在那儿读学士学位)我的导师G.赖尔建议我离开两个学期出去走走。当时我已被任命在基督学院执教,而我想去剑桥,到维特根斯坦那  相似文献   

4.
A.F.艾耶尔(1910——1989?),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通常被看作是逻辑实证主义学派在英国的代表。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1936)和《哲学的中心问题》(1973)两本著作中,集中批判了基督教神学的“上帝存在”的命题。两部著作对神学的批判立足点是相同的,前者的分析较为笼统,而后者的分析则较为具体,它们都企图从逻辑上分析基督教神学命题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5.
悼念艾耶尔     
英国著名哲学家艾耶尔(A.J.Ayer,1910—1989)于今年6月27日在伦敦逝世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国际哲学界的哀悼,尤其是在英美两国。英国哲学界称他在现代哲学中  相似文献   

6.
<正>由英国约克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分析哲学会议于2014年11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2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特别讨论了由英国约克大学迈克·比尼(Micheal Beaney)教授主编的《牛津分析哲学手册》(2013)的汉译问题。一、分析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性近年来,中西哲学家们都更加意识到分析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就分析哲学史的讨论而言,本次会议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方面,分析哲学从非历史研究到自觉走向历史研究有其内在的逻辑。北京师范大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分析哲学在二十世纪出现了什么问题,那就是词如何“依附于”世界的问题。艾耶尔的困难在于没有承认该问题的难处,他在最近出版的书中试图总结二十世纪哲学。阅读艾耶尔的《二十世纪哲学》的前半部,令人愉快,颇受教益。人们碰到詹姆斯、刘易斯、罗素、摩尔以及W. D. 罗斯和H. A. 普里查德之类次要的牛津人物。他们被刻画为或  相似文献   

8.
一、思想背景 1929年秋A.J.艾耶尔来到牛津时,他并没有想到要成一名职业哲学家。他读过两本哲学著作,一本是罗素的《怀疑论文集》(1928),一本是摩尔的《伦理学原理》(1903)。这些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艾耶尔总是把自己看作罗素的继承人,他效法罗素的思想,包括其内容反其轻率的表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效法罗素的生活方式,包括其政治态度和恋爱方式。他从摩尔那里得到的显然要少得多,尽管他也很尊重摩尔,正如《语言、真理和逻辑》序言中所表明的那样。一个重要的相似之处是,摩尔和艾耶尔都是由于其他哲学家的主张而非哲学以外的数学或科学问题、历史或日常生活问题而引发进行哲学思索的。 在20年代,正统的唯心主义在苏格兰以外的地方或多或少已经灭绝。普里查德在1915年发表于《心》上的一篇文章中激烈地批判了罗素的知识论,而且他和约瑟夫都坚持敌视罗素的逻辑。普里查德认为,作为一个伦理推断论者,摩尔是那些在道德哲学中犯了根本错误的人当中的一个。普里查德晚年出版了唯一的一部著作《康德的认识论》(1909),约瑟夫的主要著作《逻辑导论》出版于1916年。  相似文献   

9.
1946年,为了阐明"他心是否可知"这个问题,哲学界以维斯道姆(John Wisdom)、奥斯汀(J.L Austin)和艾耶尔(A.J.Ayer)三大哲学家为首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英暑期哲学学院第1期《分析的哲学与哲学的分析》于8月1日至19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授课教师以著名哲学家、牛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P·F·斯特劳森教授领衔,分别讲授了《分析和形而上学》、《真理、客观性和语境》等4门课程。学院还同时安排了阅读课(Reading Groups)、研讨会(Symposia)和自由交谈(Common Room)等多项学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特·马赫(一八三八——一九一六)是奥地利人,但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杜那斯。马赫曾在百那哈、格那支、维也纳大学任物理学教授。一八九五年,当他五十七岁的时候,才改任为哲学教授。维也纳大学特为他设立了一个名为“归纳科学的哲学”的讲座。这个哲学讲座,一九○二年由大物理学家波尔波曼担任,一九二二年由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担任。这个讲座可以说是形成当前国际间的逻辑实证论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斯特劳森的描述的形而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初,正是分析哲学面临困境的时候。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理论支柱,主要是意义证实原则和对分析与综合的区分,受到了分析哲学家们的质疑,提出挑战的分别是亨普尔和蒯因;二是维也纳学派提倡的逻辑分析方法受到了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家的挑战,这主要来自后期维特根斯坦、赖尔和后来的奥斯丁等人。正是在这种哲学背景中,斯特劳森显示了自己的哲学才华:首先是在1950年发表《论指称》一文,对罗素的著名的摹状词理论提出了挑战,用语言的使用方式取代指称对象作为意义的标准;其次是在《个体——论一种描述的形…  相似文献   

13.
迈克尔·戴维特(Michael Devitt)是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纽约城市大学哲学系教授、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北美哲学与心理学协会主席(2011-2012)。197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哲学家蒯因。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心理学哲学、  相似文献   

14.
康仕慧 《哲学动态》2006,(11):11-13
迈克尔·达米特(M ichael Dummett)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分析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等领域,尤其是他关于弗雷格哲学的研究奠定了他的整个哲学生涯,他是20世纪反实在论和数学哲学中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有:《弗雷格:语言哲学》(1973);《直觉主义的成分)(1977);《弗雷格哲学的解释》(1981);《弗雷格和其他哲学家》(1991);《弗雷格:数学哲学》(1991);《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1991);《分析哲学的起源》(1993);《语言的海洋》(1993)等。2005年12月~2006年5月作者在英国牛津大学访问期间对他…  相似文献   

15.
卡尔·波普(K.Popper)这位奥裔英国哲学家在哲学界和科学家当中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他自1948年起任伦敦大学逻辑和科学方法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哲学、逻辑和科学方法系主任,是英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著名美籍华裔数学家、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家王浩教授,1995年5月13日在纽约逝世。王浩1921年生于山东济南市。1943年毕业于四南联合大学数学系。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金岳霖。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奖学金,到该校哲学系学习,研究数理逻辑,获哲学博士学位。50年代在英国牛津大学任约翰·洛兑哲学讲座讲师及数学哲学讲师。1961年回哈佛大学任数理逻辑教授和应用数学教授。1967年起任洛克斐勒大学哲学系教授。50年代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土,不列颠科学院外四院士。他也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名誉教授,金岳…  相似文献   

17.
谭群玉 《现代哲学》2012,(1):123-126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俞吾金教授,受聘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下简称马哲所)和哲学系讲座教授仪式,于2011年9月15日,在中山大学文科楼225演讲厅隆重举行,马哲所副所长、哲学系副主任刘森林教授主持了聘任仪式,并简要介绍了俞教授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哲学问题,杂志创刊45周年 〔俄〕B.A.列克托尔斯基文明、文化、工艺和市场 〔俄〕A.H.拉基莫夫存在与分析哲学家〔美〕W.巴雷特重新评价逻辑实证主义〔美〕M.弗里德曼现象学的四条原理(待续)〔法〕M.亨利为经验主义辩护〔英〕A.J.艾耶尔艾耶尔采访记〔英〕T.亨德里奇科学真理与道德善 〔俄〕0.r.德罗勃尼茨基弗雷格意义理论中的“内容分派”原理 〔加拿大〕B.林斯基欧亚主义者的考验〔俄〕Jl.H.诺维科娃 H.H.西泽姆斯卡娅关于《周易》的几个问题〔日〕小岛佑马近代朝鲜哲学的发展〔韩国〕曹民洪新一代解释学家M.弗兰克 〔美〕M.施…  相似文献   

19.
<正>玛莎·纳斯鲍姆(Martha C. Nussbaum)是芝加哥大学恩斯特·弗洛因德(Ernst Freund)法学与伦理学杰出贡献教授,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她曾担任美国哲学协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女性地位委员会和公共哲学委员会主席,获得全世界56所学院或大学授予的荣誉学位。2016年,她受邀担任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设立的杰斐逊讲座主讲,并于同年获艺术与哲学领域的"京东赏"——这是众多非诺贝尔奖殊荣中最具声望的荣誉。2018年,她赢得了博古睿奖  相似文献   

20.
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和符号逻辑研究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编委会委员,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沈有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89年3月30日晚11时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沈有鼎教授1908年11月生于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