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女孩性格活泼,热情大方,常与男士们说说笑笑、聊天、外出游玩极是随便自然,又能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受到大家的称赞。可没多久,突然几位男士向她求爱,而且上学时受到他们的打扰,回家路上又遇“堵截”,邻里、学校又流言四起。面对这些,天真纯洁善良的她迷惘了:我根本没有找对象的打算,也没向他们表示爱心呀!事情为什么会成这样呢?  相似文献   

2.
贞德的判决贞德在宗教的陶冶下成长,习以为然地服从教会,把自己看作教会的儿女。她怎么能相信主教们会欺骗她呢?她自始至终相信教会人士都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所以她总不理解为什么审判她的法官是这样残酷无情,他们提出的问题又这般违情背理。幸亏她有天主和圣人们的帮助。然  相似文献   

3.
在位于沈阳南湖与音乐学院毗邻的音乐治疗中心,笔者曾目睹了用音乐治愈患者心灵创伤的全过程。患者是一位名叫李丽(化名)的年轻女子,她很漂亮又很瘦弱,满脸的愁云使她美丽的大眼睛黯然无光。她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年前,与她同居两年的男朋友突然在一个早上提出分手,而前一天晚上他们还在亲密地做爱,这实在是她所始料不及的。她做出了种种努力来挽救他们的关系,可是无济于事。两个月之后,她听到了他结婚的消息。李丽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她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幸而家人及早发觉,把她送到医院抢救。出院后有整整一个月不能吃饭,体重急剧下降。以…  相似文献   

4.
一件小事     
孙铭 《天风》2009,(10):40-40
一位老姊妹将历年的台历,一张一张地取下来,将每页背后印着的圣经经文小心翼翼地剪下,她对我说,她把这些剪下的经文做成卡片,在弟兄姊妹们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送给他们,用神的话语来帮助、安慰他们……而且,她已经制作了几百张这样的经文卡片了。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总是有一种习惯,把自己眼中的幸福,定义为别人身上的幸福,于是以为别人不够幸福。可是,你不是她,又怎知他们的喜怒哀乐。抑或许,在你眼中的幸福,在她的眼中不过是一文不值而已。以前学习的时候,班上总有这样的同学,学习特别用功,成绩却总是平平。比如老幺。  相似文献   

6.
蒿志强  ;杜启莺 《天风》2014,(12):33-35
有这样一种学者,他们在学问上广采博纳,却又精耕细作;在学习上以书为伴,却又书写人生。福建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方允璋老师便是其中之一。她是位敬虔的基督徒,又是位十分敬业的图书馆研究馆员,当她被邀请参与福建神学院图书馆迁馆与建设事工时,她非常热心前来指导与培训图书馆管理员。时值炎炎夏季,整个暑假,方老师来回穿梭于福建神学院新旧校区图书馆之间,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导给学生,并指导图书馆的迁馆工作。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是某部一位排长,我异常痛苦,请求你们的帮助。 事情是这样的,我妻子是我县某剧团一名演员,前年八月份回家探假时经人介绍认识,于去年元月一日结婚,但是婚后我发现妻子对我不贞,她和本剧团一名青年演员眉来眼去。有人向我反应他们以前曾经有越轨行为,她对自己以前的行为供认不讳。我厌恶她,世上又有什么比自己妻子对丈夫不贞而令人痛心的?我一年只有一个月的假,我们  相似文献   

8.
卿卿如晤     
最初,她只是他千万个读者中的一个。他在英国,而她在美国。擅长写爱情故事的他一直没有结婚,而她,有着自己不完满的家庭。她的丈夫外遇不断,后来,他居然爱上了她的表妹,不得已,他们离了婚。她带着两个孩子,从美国来到英国。就这样,他成了她可以倚靠的朋友。这一年,他55岁,她38岁。他们之间有许多密切的往  相似文献   

9.
寄居的小鸟     
晓蓉来到这座城市已有六年时间了。刚来时,她住在大伯伯家。一年后,她还没搞清楚为什么时,大伯伯已把她送到了爷爷家。他们说她性格太孤僻,太沉默寡言,认为这样下去必将不利于她的身心发展。住在大伯伯家的一年里,她小心翼翼地做每一件事,听从他们的每一句话,从不顶嘴与反抗,已早早地学会了忍耐,把伤心、苦恼和委曲统统吞入肚中。  相似文献   

10.
激励无价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女孩因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且,谁叫她永远穿着一件又灰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哩! 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  相似文献   

11.
以黑为美     
班上曾经有位女同学长得很黑,她常常为自己的皮肤黑而烦恼不已。坐在她旁边的男生还偏偏要说她是"小黑皮",于是,又恼又羞的女孩子经常和他们争吵,学习上大为分心。我觉得有必要来为她重塑心理上的自信。 一个空闲的中午,我把她找来了,和她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谈话。我首先问她熟悉古今中外历史上哪些杰出的女性。她考虑了一下说了"居里夫人、海伦、张海迪、朗平、邓亚平"等。于是,我又问她知道她们在哪些领域作出了成就,  相似文献   

12.
寄居的小鸟     
晓蓉来到这座城市已有六年时间了。刚来时,她住在大伯伯家。一年后,她还没搞清楚为什么时,大伯伯已把她送到了爷爷家。他们说她性格太孤僻,太沉默寡言,认为这样下去必将不利于她的身心发展。住在大伯伯家的一年里,她小心翼翼地做每一件事,  相似文献   

13.
张悦然出生于80年代,现在还在念大二,但她已在小说创作的探索中走得比较远了。她的小说不以故事取胜,但凭靠对外在世界和个人心灵的敏锐体察和聪颖感悟,细细密密地串起了一串串梦想的文字珠链,便营造出了一个个五光十色、美仑美奂的奇景。强烈的梦幻色彩使她的小说显得超凡脱俗而又高贵华丽。她的小说,读起来既冷嗖嗖又暖烘烘、既朦胧又明澈、既真切又虚幻。这些近似梦呓的诉说,来自青春始端的敏感,来自骨子里的悒郁,来自成长的愉悦与茫然,有时尖利,有时低沉——它们,飞扬而又忧伤。同70年代人相比,80年代人成熟得更早。现实的残酷、信息的围攻,无时无刻不在牵引他们的焦灼、辨别与思考。他们没有固定而统一的信仰,所以很早就开始寻找各自心灵的慰藉。这远非一份好的课程答卷、一所较理想的大学那样简单。成年人的友情观、爱情观、家庭观过早地闯进了他们的视野。他们多梦、敏感,很容易受伤,但有时又会表现出惊人的坚强。他们不会情愿过早堕入世俗,所以不会信奉金钱与权势,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爱情。  相似文献   

14.
正网上风靡一张课程表,精确到分,每天休息不到6小时。我将这张表放到部门QQ群里,马上有人回应,是一个年轻的女同事,她说,这怎么能做到呢?睡眠时间都不够,人又不是机器。其他人没有回复,我想他们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想法。我做了这样的回复,正因  相似文献   

15.
惠梅是父母近40岁才得到的独生女儿。其父母年轻时有过许多梦想,后来过得并不如意。父母便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为强迫刚读小学的女儿学这学那,他们给惠梅定下一条又一条的家规,不准这样,应该那样。惠梅倒也被逼着学了不少东西,功课也不错,她父母便眼巴巴地盼着女儿能到大都市去过上体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有这样一位漫画"大师",5亿人看过她的作品,比利时副首相专程找她签绘合影,姚晨、陈粒更是她的"迷妹"粉丝。她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画作却惊艳法国、比利时。她的画风野蛮又狂野,她经常用一个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小人儿代表自己,被很多人误以为她是位古怪的长满胡子的大叔。其实她是一位长相甜美的90后,她是漫画家早稻,像她的名字一样,她不喜欢顺应季节,她喜欢规避一切世俗,只在生命里放肆野蛮地生长。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吧?一个老妈妈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卖布,所以老妈妈总是不能快乐,因为下雨天,她就要担心一个儿子不能出外卖布,晴天呢,她又要担心另一个儿子卖不了伞。最后有人劝她这样想:晴天的时候一个儿子  相似文献   

18.
也许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也许在今天你不太相信还有这样的事,但这却是真的。“我的父母伤害了我,我不会伤心流泪;但是,如果同学或朋友伤害了我,我想我会很难过的”。在一次“实话实说我自己”口语交流课上,一位女同学这样说道。当她说完时,全班一片哗然,在这群稚气而又单纯的初一孩子当中,她的自我介绍显得伤感而又有点老成。多年的教育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问题”孩子。之后,我对她多了一份留心与关爱,心灵的关怀让我走近了她,一个伤痕累累的女孩:她出生在城市郊区的一个比较富裕的个体户家庭之中,父母为了要一个弟弟把她送给外婆抚养,并且…  相似文献   

19.
金灯 《天风》1994,(10)
她犹如黄土般的厚重朴实,她没有宽敞漂亮的校舍,她没有羡慕的饮食及文教用具,学生绝大多数也都是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农家子弟。他们的性情也一如黄土般厚道淳朴。然而,亲爱的主耶稣却把陕西教会未来的担子托付给了这群农家子弟,而他们所在的学校,就是陕西省圣经学校。 她默默而又坚韧地走过了七个年头,亲爱的主耶稣也默默地微笑着伴她走过了七个年  相似文献   

20.
8岁的莉莉因为接受头皮手术,剃去了一片头发,因而肯求父母不要让她去上学。她说:“我这样子很难看,同学们会笑我的。”可是父母坚决要求她到学校去。她的母亲说:“要是同学们笑你,别理他们好了。”这位母亲以为解决这样的小问题,用这个传统方法一定对付得来。谁知,莉莉为了避免同学们的嘲笑,悄悄地从学校里溜了出来,哭着回到了家里。 大多数做父母的人见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