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期,各地教会纷纷开展了以"教风"建设为主题的和谐教堂创建活动,旨进一步加强各地基督教两会和堂点的自身建设,保持创建和谐堂点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教会和谐健康发展. 基督教的"教风",反映基督徒尤其是教牧人员的思想、道德和灵性水平.因此,加强基督教教风建设,既是体现基督教价值和提升其社会见证的客观要求,也是基督教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必需.它既符合圣经的教导,也是众弟兄姊妹的企盼.加强各地基督教两会和基层堂点的自身建设,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加强教风建设则是加强教会团体和堂点自身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周易》与管理:体与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周易>与管理的关系,必须看到它并没有把人看作需要外在规范来束缚和管理的对象,也没有直接谈论西方管理学所讨论的管理的具体环节.<周易>与管理的关系乃是一种体用关系,它只是在阐明"体"的前提下启示"用",其一切启发都是围绕着对和谐这一最高境界的追求展开的.按照西方管理学的模式解读<周易>的做法远离了<周易>的精髓和主旨,其结果必然使讨论流于庸俗,伤害<周易>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3.
郑灵球 《天风》2008,(17):23-23
今年9月1 8日是福建省长乐市教会林得恩老牧师蒙召归天、安息主怀一周年的纪念日.在此,我想借<天风>一角寄托对林老牧师的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4.
秦小林 《天风》2017,(8):37-38
我所敬重的沈德溶老先生荣归天家了。沈德溶老先生,被上海教会的同工亲切地称呼为"沈老",他是上海基督教闸北堂的一位老信徒,也是上海教会乃至中国教会的一位领袖。作为闸北堂的一名负责同工,我愿与大家一同缅怀我所认识的"沈老"。沈老是一位虔诚的信徒。1994年8月底,我调来闸北堂工作,几乎每个主日都看见沈老来闸北堂参加主日上午第二堂礼拜.  相似文献   

5.
丁若镛是朝鲜后期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一生写了500余卷著作,收录在<与犹堂全书>中,其有关易学的著作有<周易四笺>二十四卷和<易学绪言>十二卷.在解<易>的方法上多继承我国汉代以来易学家的诸种方法,尤其注重互体和爻变,本文旨在探讨茶山的象数解<易>之法,以探析他的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刘行 《天风》2009,(3):62-62
总有一分感动在心头,总有一种情怀让人回忆.在今晚柔和的灯光下,习惯性地在睡前拿起<天风>来读,当我读到<漫淡教会文字事工>一文(<天风>2008年第9期上半月)时,思绪一下被撩拨起来.回顾过去,我像一个浪子离开主,辗转10年后,终于回到慈父的怀抱,梦想当作家的我,却成了一名传道.  相似文献   

7.
<养生主>是<庄子·内篇>中的一篇,顾名思义,<养生主>讨论的是养生问题.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8.
金微 《天风》2002,(2):53-53
《天风》编辑部: 我是辽宁教会的信徒,平时在合法登记的堂点做礼拜。有人对我说登记的教会不属灵,是属三自的,去那里做礼拜就是信三自,信三自不得救。我很害怕,信了一辈子耶稣,到头来却不得救,这是真的吗? 辽宁一信徒我国各地进行堂点登记,目的是为了让政府可以依法管理,使教会能够得到健康发展,怎么会不属灵呢?凡是荣神益人的事,符合真理的事都是属灵的。圣灵“就是真理的圣灵”(约14:17),“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  相似文献   

9.
读者信箱     
《天风》1996,(7):38-38
天风编辑同工: 自从实行堂点发证以来,我县已有20多处聚会点发到证,这些聚会点都分散在贫穷落后的农村。教会多数还没有房子,都是借用信徒的住宅。屋里呆不下,多数都在院内听道。夏天挨热、冬天挨冻、雨天就挨淋,有的教会连个板凳也没有。教牧人员大量缺乏,有一部分信徒已被异端掳去。县教会也未曾派人下来管理牧养,  相似文献   

10.
珍爱 《天风》2009,(5):46-47
我所在的教会,没有宽敞的主堂,没有高高矗立的十字架,更没有雄伟钟楼,甚至连停放自行车的地方也没有.这样的教会,建筑外观上不具备优势和吸引力,如何把福音传开,并把来到主面前的群羊牧养好,出入有"草"吃;有青草地、溪水旁可以安歇,使信徒不流失或少流失……这是摆在本堂同工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对本堂同工的一个极大挑战.没有选择,没有如果,没有抱怨,只有几位同工一起跪下来祷告,在主面前寻求指引.经过祈祷,我们有同一个感动,要让教会增长,即教会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1.
<正>教会一旦发现异端邪说,就要及时商讨、马上处理,容不得半点拖延。延迟就意味着伤害!异端、邪教常常将"魔掌"悄悄地伸向教会,甚至公开到教会拉拢信徒,笼络或恐吓教牧人员,这对教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伤害。异端、邪教一旦对教会产生了危害性,其后果不堪设想。它不但会"偷羊",分裂主的教会,还会造成原本合一和谐的教会生发混乱,使教会生出极大的破口。  相似文献   

12.
蒿志强 《天风》2015,(3):14-15
<正>推行同步换届,可使全市教会工作全盘推进、统筹兼顾,堂点管理组织的组建工作更加规范,管理组织结构更加合理,规章制度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教会逐步形成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基督教协会两会办教与管理体制,据统计全国目前有五万多所正式登记的堂点,一千七百多个市、区(县)基督教两会组织。其中,堂点是开展教会活动的主要基地、联系信徒群众的重要纽带、展现自我形象的主要窗口;而基督教两会组织  相似文献   

13.
圣经主保,圣热罗尼莫有言:不认识圣经,就是不认识耶稣基督。曾记何时,对天主圣言--圣经的研讨、默想和分享,在大陆教会中,犹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修院作为教会发展的摇篮,在这方面,尤应成为教会认识圣经,认识基督的园地。因此下面所记录的一些圣经分享片段,也算是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愿与主内各位分享、共勉。  相似文献   

14.
刘美纯 《天风》2016,(8):27-28
关于教会合一的教导在《新约》中是一贯的(参约17:11,21-23;弗4:3).然而,要达到合一,却并不容易.哥林多教会是保罗所建立的,建立之初,这个年轻的教会就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即是合一.哥林多教会的不合一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哥林多前书》1章10节至4章21节中,保罗直指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分裂.哥林多教会分裂的根源是他们的自高自大而导致的他们对传道人职分和作用的误解.  相似文献   

15.
王芃 《天风》2009,(5):16-16
圣经中有多处经文表达了"和谐教堂"的理念,<彼得前书>2章4节至18节即是其中的一例.使徒彼得以"活石"和"灵官"作比,表明信仰群体是与主联合的新生命团契,具有圣灵内住的特征,其和谐、合一是对上帝荣美的见证. "活石"乃与主联合的生命.在((彼得前书>中,信仰群体被称为"像活石"一样的新生命的团契.因为"主乃活石" (4节),是作为教会根基的"房角石",我们蒙上帝拣选,与基督联合,成为新生命的活石.既为建造圣殿的活石,就当圣洁自守,祈求上帝所赐的合而为一的心,力避有损主名的纷争和分裂.  相似文献   

16.
董存义 《天风》1994,(5):22-22
呼和浩特教会,有新建和修复两所较大的礼拜堂。1987年以来,得救的人数天天在增加。在此形势下,扩音机是不可少的,我们花了一千几百元买了两台扩音机(其中一台是多功能的)。但在效果上并不理想,使用时稍有不慎就出现故障,幸有退休技师吴广德弟兄擅长这门技术,能及时排除。吴弟兄总是在想:本教会的扩音机有故障他能及时排除,其它地方的聚会堂点如有类似问题岂不耽误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史记>以叔孙通为"汉家儒宗",<汉书>判定的"儒宗"达12人.对比"儒宗"中<史><汉>均有记载的叔孙通和董仲舒,差异源自判定"儒宗"的标准不同.在学说价值上,<史记>注重儒学的社会效用,<汉书>强调学术造诣;在致用问题上,<史记>强调对时机的把握,<汉书>突出学问和学养.从根本上,这是<史><汉>对儒学内容和致用途径理解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吕鹏程 《天风》1995,(3):34-34
怎样把农村基层堂点办成符合圣经教训、讨主喜悦的教会? 这是作为牧人的同工们须时时省察的。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这是整本圣经第一次出现“教会”这一概念,这磐石就是基督。基督胜过了死亡、世界、撒但。  相似文献   

19.
罗庄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山东第一镇"的美誉。罗庄基督教会在上主洪恩的福佑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广传福音,爱国爱教,荣神益人,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的教会,现有活动场所46处,信徒2.7万余人,教职人员15人,其中牧师7位,长老3位,传道员5位。十几年来,罗庄教会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有30处堂点被评为省市"和谐宗教活动场所"。罗庄教会的亮点很多,引人注目。特别是罗庄教会对教会财务实行"双代管"更是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20.
《封神演义》与宗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封神演义>的主题是歌颂仁政,痛斥暴政,伸张正义,鞭挞邪恶.<封神演义>那些宗教的和貌似宗教的描写,皆紧紧围绕这一积极的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貌似宗教的神魔斗法的情节,变幻奇诡,光怪陆离,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性的新神话,使作品与<西游记>一起揭开了"神魔小说"的新篇章.故而,<封神演义>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