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第6天,位于我国贵州省铜仁市的第53处世界遗产——梵净山迎来了成功申遗后的第一场盛会——"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7月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铜仁市隆重举行。"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由《中国宗教》杂志社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2.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6天后的7月8日,"2018年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开幕!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梵净山论坛始于2013年。今年参加论坛的嘉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展开热烈讨论,现选取部分讲话和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2018,(7):50-59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6天后的7月8日,"2018年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开幕!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梵净山论坛始于2013年。今年参加论坛的嘉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展开热烈讨论,现选取部分讲话和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此次论坛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共话发展,共谋未来,深入探讨梵净山的生态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和佛教文化传承的关系、中国化视域下的梵净山佛教建设体系,以及申遗成功后,梵净山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由《中国宗教》杂志社、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指导,铜仁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承办的"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于7月8日在铜仁市举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5,(7)
<正>本刊讯6月29日上午,以"心灵环保·世界和谐"为主题的2015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市梵净山隆重举行。由"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办,铜仁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民宗委、《中国宗教》杂志社、贵州省宗教学会、贵州省佛教协会承办。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中科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班程农出席会议并讲话,铜  相似文献   

6.
余波 《中国宗教》2018,(7):50-52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好事喜事,标志着梵净山在贵州、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是有影响有地位有名气的.7月7日,我们在贵阳出席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论坛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将有助于各方增进共识,深化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之一,“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开始于2013年,至今已举办多届.论坛将梵净山秀美的生态环境和佛教悠久的生态文化结合在一起,极具特色,富有创意,堪称“弘扬佛教优秀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7.
此次论坛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共话发展,共谋未来,深入探讨梵净山的生态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和佛教文化传承的关系、中国化视域下的梵净山佛教建设体系,以及申遗成功后,梵净山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  相似文献   

8.
<正>此次论坛深入挖掘佛教文化中生态文明的内涵,为促进生态文明的保护、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的支撑,同时也为铜仁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都将成为此次论坛最宝贵的收获。一7月10日,以"心灵环保·一世界和谐"为主题的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梵净山举行。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的组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10上午,2016年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梵净山隆重开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岷、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卢旺达爱国阵线总书记弗朗索瓦·恩加兰贝、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文史和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张九桓、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铜仁市委书记夏庆丰分别在开幕上致辞。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7月12日上午,以"铜仁生态美·梵净天下灵"为主题的"2014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梵净山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泰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素拉杰·沙田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周、省民宗委副主任吴建民,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陈宗荣,《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韩松,铜  相似文献   

11.
<正>弘扬梵净山弥勒文化,要进一步加强对梵净山弥勒文化的研究,要营造梵净山弥勒文化的氛围,要通过文化旅游活动形成梵净山弥勒文化品牌。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处在云贵高原与湘、渝、鄂交界的黔东北边缘,挺立在一展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之中。  相似文献   

12.
2018年7月2日,对于梵净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巴林王国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举行,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双喜临门,这对于梵净山名山建设既有目标界定,更有新精神的导引;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生态保护的肯定,也是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把“美丽中国”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将建设生态文明概括为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今天以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为载体,如何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充分挖掘梵净山佛教文化人文资源,探索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融合理念,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研讨对话的高端平台,推进梵净山名山建设,将是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当代世界发展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标示之一,有着极为独特的意义.在中国面向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积极努力其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际,很有必要对生态文明的蕴涵加以深入发掘,而其中佛教信仰与生态文明的关系问题,就值得我们展开专门而系统的探讨.正是对这一意蕴的深刻体认,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得以可持续发展,并迎来了这次论坛的顺利举办.  相似文献   

14.
演觉 《中国宗教》2018,(7):53-53
梵净山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早在隋唐时期,梵净山就开始有僧人结庐修行,弘扬佛法.明清时期,梵净山两次受到朝廷敕封,山中梵刹林立,以天冠弥勒信仰为特色的佛事活动盛极一时.据明万历四十六年的《敕赐碑》记载:“此黔中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之名也因此名闻四海.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11日上午,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承恩寺隆重举行灵普法师晋院升座暨寺院重光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佛教协会会长圣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贵州佛教协会会长心照法师、副会长通睿法师、通直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吴国平、全柏音,省民宗委副主任吴建民,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爱茂,铜仁市政协副主席谢卫法、龙海,人大副主任熊光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继承,香  相似文献   

16.
陈长松 《法音》2015,(6):55-56
5月13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办"文明互鉴——弘扬玄奘精神"座谈会。会长学诚法师,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演觉法师、宗性法师,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南京、西安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近30人出席。与会人士探讨了玄奘大师的历史功绩,玄奘精神的内涵和现代价值,以及如何发挥佛教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5,(11)
<正>10月24日至25日,万众瞩目的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在论坛永久会址——江苏无锡灵山隆重举办。无论是其规模、人数,还是参会国家和地区数量、规格,都为历届之最。尤其是本届论坛的主题"同愿同行,交流互鉴",既体现了历届论坛承前启后、契理契机的一贯风格,更呼应了习近平主席"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的重要论述及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反映了佛教教义平等、中道、圆融、和平的深厚内涵与佛教界人士胸怀博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本届论坛准备充分,议题广泛,交流深入,形式有所创新,各种佛教文化展示活动丰富多彩,服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人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遗存。作为名列世界第三的世界遗产大国,中国世界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其对全人类最大的普遍价值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一、中国  相似文献   

19.
雪峰 《天风》2012,(5):44-45
耶稣出生后的第40天,父母将他带到耶路撒冷,"要把他献与主"。才到圣殿,就遇到一位"又公义又虔诚"的老者——西面。由于"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加之又"受了圣灵的感动",西面一见耶稣,就认出这正是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尽管此时的耶稣不过是一个满月不久的婴儿,不由得吟起诗来,后世称之为"西面颂":"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  相似文献   

20.
2016年11月5日在江西赣州召开,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卢风教授从自然观、方法论、价值观和社会观等层面阐述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学者和研究生共70余人参加论坛,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天人合一观念”“文化传统与生态建设”和“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