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他对中国共产党"初心"的解释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社会主义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人民、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学研究,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它的初心当然也与党的初心相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以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为根本要求,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者和践行者。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中国共产党则是领导我国人的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人学所主张的为人类求解放,百年党史中贯穿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遵循“一元多线”发展观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新时代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而其前提是确立并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只有将人民作为社会的主体、主人、主角置于国家的最高地位,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才会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作为终极目标和最高追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确立并坚持不懈地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的忠实践行者,在其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为爱国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救亡图存""争取人民民主""保家卫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时代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内涵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展现.其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人民立场、社会主义方向和天下情怀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爱国主义内涵演变历程中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核心要素,也是百年演变历程呈现出的鲜明特点.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力求实现民族情怀和天下情怀相贯通,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爱国主义内涵演变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复兴的理论既继承前人又有独特的创造性贡献,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地求索民族复兴的真理,与时俱进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作为观察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工具,并将其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与追求社会主义前途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集体智慧,凸显出“为民族谋复兴”的拳拳初心、耿耿忠心和浩浩丹心,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富有公忠意识、求索精神、正义禀赋和民族情怀的理论瑰宝。这一理论不仅指引着近代以来饱经忧患的中华民族在觉醒中走上民族解放的道路,而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锻铸出了强健的国魂和民魂,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乃至世界现当代史最辉煌壮丽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党的全部奋斗之中,解决人民居住问题并发展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居住伦理思想就是其重要表征之一。这一居住伦理思想的探索与解决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内含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并凝结成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伦理、政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等理论成果,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崇高党性和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  相似文献   

8.
现在,全国工作的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历史性的转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愿望。在十年浩劫中,社会科学事业遭到毁灭性的摧残,许多学科被取消,科学成果被打入禁区,多年来辛勤积累下来的珍贵资料被盗毁,大批的优秀的科学家受到惨无人道的迫害,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陷于倒退的境地。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揭批林彪、“四人帮”的胜利,迎来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生。哲学社会科学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已可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具有重大的必要性。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在于探索和揭示中国革命战争发展的规律;那末,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他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探索和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努力为国家的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安居""乐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生活幸福的两大基石。作为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并矢志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不渝地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幸福"具体表现在多方面,而居住幸福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居住幸福"指基于"无居""贫居""陋居"等状况的改变,生活向"有居""安居""富居"和"善居""乐居"提升,居住主体内心由此产生的愉悦感、认同感与价值感。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确证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证成着中国共产党的"得民心"。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历程灌注着思想的探索、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落实,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居住伦理理论,它以"住有所居"为初始伦理要义,以"居有所安"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居有所乐"为民生幸福追求,凸显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生活的关心和对其生存状况的改善之伦理精神及其伦理智慧。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宗教界要通过认真学习“四史”,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
正从今年6月起,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刻阐明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实践证明,我们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正是牢记初心使命,使得党的宗教工作理论与实践能够落脚、出发、再开拓,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3.
5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中国人民摆脱了被凌辱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为人民谋幸福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绩。特别是近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旗帜的指引下,我们的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下,我们已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两年,  相似文献   

14.
在世纪之交,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积极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指示精神,促进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一九九八年末,就召开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大会,这为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开创新局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一个伟大创举。一、积极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日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党员一般都受过长期的无神论教育,党内出现信教现象与忘记了党的初心、宗旨和指导思想有关。党的历史和历次党章表明,党在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解放和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天性,从入党那一天就必须牢记并坚定奉行。有些共产党员忘记初心丢掉使命感与入党前的培训不到位、党内教育弱化有关,导致党员思想混乱,缺乏初心和使命意识,为宗教进入党员思想提供了可乘之机。必须要从入党前的培训入手,强化党员教育,全程加强对党员初心和使命意识教育,加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6.
刘立军  于红 《学海》2003,(2):8-12
20 0 2年 4月 2 8日和 7月 1 6日 ,江泽民同志相继考察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并就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表了重要讲话 ,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提高全民素质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治党治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 ,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 ,必须进一步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同样重要 ,都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  相似文献   

17.
池惠中 《福建宗教》2000,(3):13-13,16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这一宗旨决定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要是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共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庆祝会上的讲话,全面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全面指明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江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行动指南。 统一战线始终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理论工作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本文在系统梳理邓小平关于理论工作一系列论述的基础上 ,从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倡理论创新、创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证 ,从而得出邓小平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指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任继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哲学史、宗教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的发展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