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此次论坛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共话发展,共谋未来,深入探讨梵净山的生态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和佛教文化传承的关系、中国化视域下的梵净山佛教建设体系,以及申遗成功后,梵净山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由《中国宗教》杂志社、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指导,铜仁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承办的"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于7月8日在铜仁市举  相似文献   

2.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6天后的7月8日,"2018年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开幕!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梵净山论坛始于2013年。今年参加论坛的嘉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展开热烈讨论,现选取部分讲话和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一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第6天,位于我国贵州省铜仁市的第53处世界遗产——梵净山迎来了成功申遗后的第一场盛会——"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7月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铜仁市隆重举行。"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由《中国宗教》杂志社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4.
演觉 《中国宗教》2018,(7):53-53
梵净山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早在隋唐时期,梵净山就开始有僧人结庐修行,弘扬佛法.明清时期,梵净山两次受到朝廷敕封,山中梵刹林立,以天冠弥勒信仰为特色的佛事活动盛极一时.据明万历四十六年的《敕赐碑》记载:“此黔中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之名也因此名闻四海.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18,(7):50-59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6天后的7月8日,"2018年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开幕!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梵净山论坛始于2013年。今年参加论坛的嘉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展开热烈讨论,现选取部分讲话和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10上午,2016年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梵净山隆重开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岷、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卢旺达爱国阵线总书记弗朗索瓦·恩加兰贝、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文史和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张九桓、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铜仁市委书记夏庆丰分别在开幕上致辞。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7月12日上午,以"铜仁生态美·梵净天下灵"为主题的"2014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梵净山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泰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素拉杰·沙田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周、省民宗委副主任吴建民,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陈宗荣,《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韩松,铜  相似文献   

8.
一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第6天,位于我国贵州省铜仁市的第53处世界遗产——梵净山迎来了成功申遗后的第一场盛会——"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7月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铜仁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正>此次论坛深入挖掘佛教文化中生态文明的内涵,为促进生态文明的保护、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的支撑,同时也为铜仁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都将成为此次论坛最宝贵的收获。一7月10日,以"心灵环保·一世界和谐"为主题的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梵净山举行。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的组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当代世界发展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标示之一,有着极为独特的意义.在中国面向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积极努力其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际,很有必要对生态文明的蕴涵加以深入发掘,而其中佛教信仰与生态文明的关系问题,就值得我们展开专门而系统的探讨.正是对这一意蕴的深刻体认,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得以可持续发展,并迎来了这次论坛的顺利举办.  相似文献   

11.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之间,方圆八百里。据多种献考证,梵净山佛教肇始于南宋,兴自明初,当时梵净山已兴修梵宇,为一方名胜,称“梵天净土”。由此得名“梵净山”,名播海内,成为黔中佛法渊薮。明万历郭子章《黔记》谓:“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至明季万历年问,国舅李颖出家,法号妙玄,来梵净山隐居,兴复梵净山佛教,相继修建金顶释迦殿、弥勒殿、承恩寺、坝梅寺、护国寺等,梵净山佛教乃呈兴隆繁盛之象,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5,(7)
<正>本刊讯6月29日上午,以"心灵环保·世界和谐"为主题的2015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市梵净山隆重举行。由"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办,铜仁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民宗委、《中国宗教》杂志社、贵州省宗教学会、贵州省佛教协会承办。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中科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班程农出席会议并讲话,铜  相似文献   

13.
为发掘梵净山佛教文化,国内佛教界高僧大德、佛学界专家、文化工作者于2004年9月23-25日聚集在西南贵州印江县,参加一次深入研讨黔东北佛教文化传播及发展的盛会。选次“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由贵州印江土家族和苗族自治县县  相似文献   

14.
<正>我很高兴应邀参加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贵州省佛教协会、贵州省宗教学会和中国宗教杂志社共同主办,邀请了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与会,深入研讨梵净山佛教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弘扬弥勒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等重大课题,既有理论阐扬,又有现实关切,是一次高层次的  相似文献   

15.
初夏是梵净山最显风采的季节,承印江县委的盛情邀请,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和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澳洲佛学会行愿法师、新加坡学者李诗景,前往印江参加中国梵净山护国寺庙会。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候机厅,我们与行愿法师相遇。行愿法师是贵阳人,出家多年,现任澳洲法界佛学会会长,千里迢迢来赴贵州,正是想为家乡的佛教事业尽一份力。5月14日,我们参观了印江民族陈列馆。这座四层的小楼房,小巧、紧凑。不大的院落里栽满各种花草。跨进小院,喧闹市声便被留在墙外,人的心境也立刻宁静下来。这里收藏着好些  相似文献   

16.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位于我省东部,邻近四川、湖南二省东西界,横垣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大斜坡地带的江口、松桃、印江3县10个乡镇之间,最高峰海拔2572米,总面积4.19万公顷。1986年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并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网,素有“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的秀丽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景观浑然一体。特别是以佛教化为主体的梵净山历史悠久,“众天下名岳之宗”,最早开发于16世纪明万历年间,修建梵刹庙宇,开凿朝山便道,48大脚庵4大皇庵,是我国唯一的弥勒道场,成为驰名全国的五大佛教朝圣名山之一。打好梵净山佛教化旅游经济这张牌,对于打造贵州“天然公园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7,(7)
<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佛教流传到西方,将使其他在20世纪所发生的历史性事件,相形失色。其意义及重要性,远超过两次世界大战、政治体制的革新、科学上的成就、核子武器的发明,以及太空发展等。也许现在尚未被人发觉,但在几百年之后,回顾历史,就会发觉佛教对西方的社会、文化、精神之影响,远较其他20世纪中任何重大事件,更为深远。"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恰好身处西方社会,一直担任在西方社会弘扬佛法的先锋,且有50年与西方文明对话的经验。笔者有幸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8.
王小明 《法音》2004,(10):48-49
9月23日.“2004年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梵净山护国禅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国家宗教局齐晓飞副局长、王哲一副司长,贵州省委统战部龙德芳副部长、省民宗委柏怀思副主任,铜仁地区行署谌贻琴专员等铜仁地区、印江县各级政府负责人.以及护国禅寺方丈佛友法  相似文献   

19.
余波 《中国宗教》2018,(7):50-52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好事喜事,标志着梵净山在贵州、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是有影响有地位有名气的.7月7日,我们在贵阳出席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论坛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将有助于各方增进共识,深化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之一,“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开始于2013年,至今已举办多届.论坛将梵净山秀美的生态环境和佛教悠久的生态文化结合在一起,极具特色,富有创意,堪称“弘扬佛教优秀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20.
桑吉 《法音》2010,(9):61-62
<正>本刊讯8月28日至29日,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祥云缭绕,彩旗招展,梵乐声声,吉祥喜庆,由贵州省宗教学会、中国宗教杂志社、贵州省佛教协会主办,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