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俄罗斯世界观"作为俄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基础,具有有机性、宗教性、理想性和集体主义等特点,这些特点妨碍俄国现代化。以"俄罗斯世界观"为基础的俄罗斯哲学对俄国现代化的反思和批判,是不把"现代化"看作社会理想和最高价值,而只看作是具有更高的人文立场和精神关切。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哲学界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研讨(续)安启念三、批评民主派,呼唤新保守主义在俄罗斯,几乎没有人不把实现高度民主视为俄国现代化运动的主要目标之一。但被称为民主派的,是指在原苏联改革后崛起的、实质上是在谋求使俄国全盘西化的某些人。在近几年关于俄国现代...  相似文献   

3.
1905年革命锻造了俄国知识阶层作为一个政治范畴的强烈自我意识,20世纪初俄国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冲突、沙皇俄国从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过渡的复杂历史境遇以及改革过程,使知识阶层对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政治立场产生犹疑摇摆与精神转向,并尝试通过现实策略或理论建构的政治实践超越"左"与"右"的二元对立、探索自由主义中间道路。知识阶层从政治-伦理构成俄国政治制度与政治行为的精神根基与道德体认出发,反对无批判地依循西方"政治的真理",洞见到抽象的普遍原则对于个体精神生活与社会道德责任的内在瓦解与摧毁。时至21世纪,对特定民族国家精神传统与"历史的真理"的回溯及当代性阐释,成为理解俄罗斯现代政治生活的必要思想进路。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哲学界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研讨安启念苏联解体以后,“俄国向何处去?”成为俄罗斯思想界关注的热点,引起一场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参加者以哲学界为主,也有不少历史学家和其他方面的学者。俄罗斯科学院的主要刊物之一《社会科学与现时代》,为此专门开...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哲学属于广义的西方哲学或欧洲哲学范畴,但又有其独特性。近现代俄罗斯哲学的思想宗旨和根本特点是,在重新解释的基督教-东正教精神基础上,以俄罗斯式的思维方式来回应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所遇到的现代问题,力图“把这两种真理结合为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或“完整知识”。俄罗斯哲学既有不同风格的哲学家和思想流派,又呈现出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某些共同倾向。俄罗斯哲学史家对俄罗斯哲学的特点和主题做过许多概括和总结,比如宗教性、人本主义、道德色彩、有机论世界观、本体主义等。我们认为,如果从一般哲学的视角来看,这些特点中最具有代表…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民族,她没有对自治的渴求,没有对政治权利的渴望.俄国要实现她的使命,必须遵循自己的理念和要求,而不是那些与她格格不入的理论.俄国有两个方面:国家和百姓.她们之间的理想状态是:人民不干预政府的或行政的事务,给政府无限的统治自由,让政府有行动的权利和相应的法律的权力;而国家并不干预人民的生活方式.给人民以政府保护下的充分的社会和精神生活自由,让人民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相应的言论自由.沙皇和百姓之间的正确关系一旦被恢复了,俄罗斯从苦难中就会被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在俄罗斯的思想传统中,特别是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思想传统中,法的精神是较为薄弱和欠缺的。这一说法在不少研究俄国哲学史的学者那里得到了印证,比如A.T.巴甫洛夫就明确地指  相似文献   

8.
<俄国宗教史>②不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学的发展,而且对中俄文化对话的进展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了解<俄国宗教史>对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理论问题、社会科学发展以及关心当代中国俄罗斯学的人来说,大有助益.对当代俄罗斯宗教形势的评价牵扯到今日中国的一些棘手问题.作者们在俄罗斯"从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根本变革"、"宗教教育取代无神论教育"和出现"信仰危机"等转轨语境下分析问题.他们强调,撰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中国出现上述情况",向党和国家机构提供有关俄罗斯现状的科学的和论据充分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俄国有摆脱精神危机的出路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俄国极权制覆灭时起,所谓人的内心世界、道德和思想体系的意义,表现得十分充分。显然,今天也和任何时候一样,精神一意识形态取向,是社会生活最重要趋势的向导;它具有强大的指导和调节作用。而且,新的历史现实作为道德律令和精神更新,是最先出现在人们头脑中的;只是到了后来,它才变成文化运动、意识形态和信念,从而激发起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意志。因此,我们首先把社会一体化(或曰社会自同一),理解为信念的统一;信念既能决定世界观,又能决定符合该世界观的行为规范;而这种一体化危机则体现为精神领域和人们的现实活动之间正在产生的矛盾。我们认为,一体化危机破坏了俄国的形象,使俄国的精英们无法确切地阐明民族的和国家的利益与重点(从而导致内外政策的一系列失败)。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今天制定政府方针的人,还是往日的那些“领导者”;而他们的技术至上主义观点,早已经过时了。  相似文献   

10.
大连是中国东北的海上门户,旅顺口是北方天然军港。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之后,沙皇俄国开始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中东铁路并驻军。由此,许多俄国人连同俄罗斯东正教一起来到了大连和旅顺地区。1904年至1905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为了追悼和埋葬俄军阵亡士兵的尸骨,俄国人在旅顺和大连建立了教堂、墓地和修道院。俄罗斯东正教从而开始了在这一地区历时半个世纪的传播活动。本文作者对俄罗斯东正教在大连、旅顺留下的历史遗迹和史料记载进行了田野调查,最终梳理出了俄罗斯东正教在大连和旅顺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1.
道教神仙不死信仰,反映了中国古人解决死亡问题的终极理想,可把它看作是我们祖先的"科幻"意识。道教神仙不死具有"魔幻""奇幻"的色彩,但其主要成分还是一种古代"科幻",具有所谓"‘原始’科学的一面",故与中国古代科技结为并蒂莲,命运休戚与共。道教那种把信仰与科技结合起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探险精神,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中也是不难寻觅踪影的。  相似文献   

12.
格奥尔基·瓦連廷諾維奇·普列汉諾夫是先进的俄罗斯文化的优秀代表的繼承者,是最早的俄国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从馬克思的立場进一步研究了美学和俄罗斯的民族文化,揭露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阶級性并断定了反动的和先进的派別。他依据了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在阶級社会里,文化、意識形态不能不具有阶級性,而且統治阶級的文化、意識形态始終是佔着統治  相似文献   

13.
道教神仙不死信仰,反映了中国古人解决死亡问题的终极理想,可把它看作是我们祖先的"科幻"意识。道教神仙不死具有"魔幻""奇幻"的色彩,但其主要成分还是一种古代"科幻",具有所谓"‘原始’科学的一面",故与中国古代科技结为并蒂莲,命运休戚与共。道教那种把信仰与科技结合起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探险精神,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中也是不难寻觅踪影的。  相似文献   

14.
谈论俄罗斯哲学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里,“俄罗斯”和“哲学”的含义都不是自明的。人们首先可能想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叫俄国哲学?的确,在很多情况下,俄罗斯就意味着俄国,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谈论俄罗斯时是指作为一个国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民族的俄罗斯,否则,我们将不得不把经常被称为俄国的第一个哲学家的斯科沃罗达(乌克兰族)排除在俄罗斯哲学之外。但是把俄罗斯简单地理解为俄国并非总是一个方便法门,它在避免了一些麻烦的时候又会产生新的麻烦,因为众所周知,在西方乃至今天的中国最著名的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出生在基辅,而基辅现在…  相似文献   

15.
19—20世纪之交,俄国知识分子为致力于基督教意识、文化、政治、社会及个人生活观念的更新,于创新、张力、奋斗和挑战之中,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思想运动——新宗教运动。新宗教运动虽名称各异,其实就是20世纪初在俄知识分子中盛行一时的宗教哲学的寻神运动。别尔嘉耶夫是主要倡导者之一。这次寻神运动的实质是基督教和多神教、灵魂和肉体、神和人的统一,它对弘扬俄罗斯传统文化,加强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7,(2):148-152
公民精神是公民素质的重要反映,其发展程度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研究我国社会个体身份从臣民到人民、从人民到公民的演进路向,以及公民精神的发展轨迹,有助于准确认识中国的公民精神。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依附性"臣民"长期存在,公民身份和公民精神无从显现;改革开放前"人民"的政治权利被有目的地放大,忽视了本质性的公民精神;改革开放后个体的发展,为公民精神的成长提供了条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确立,对公民精神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中国公民精神的成长,呈现出短期性、渐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一般认为,苏联解体后,在俄国,宗教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俄国著名哲学家谢苗诺夫通过纪念俄国科学院院士米特罗欣,对这一观点提出挑战。他详细地分析了自近代以来,随着科学作用的增长,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被边缘化,以及如何面向现实作一系列变革(它既退却,也进攻;既与科学冲突,也与科学合作)的过程。作者指出,自1985年开始的“改革”至今,俄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而当局企图通过“宗教复兴”的途径加以摆脱,致使危机更加深刻。当今俄国社会宗教派系林立,斗争激烈,东正教内部出现了“真正的东正教教会”运动,整个社会精神价值十分混乱。作者坚定地认为,宗教的世界观绝不能替代科学的世界观,并坚信,人类的未来,科学的、理性的人生观一定会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田春生 《学海》2014,(3):14-21
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由此引发国内外对于俄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前景的担忧。本文着重阐述了本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从能源依赖、经济结构、发展路径和政策角度,分析了其在2013年经济下滑的根源,论述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俄罗斯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增长与下滑的波动在所难免;俄经济模式的转换与现代化的发展,既是俄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又是俄在短期内所难以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宋代新儒学从周敦颐的"以诚论性"到张载的"民胞物与",再到程颢的"万物一体",都带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理想,而湖湘学派的"求仁""成性"理论更是将其发挥到极致,最终将儒家的道德理想精神演变成为天道性命之学,构建出对人生、对社会的道德理想主义。湖湘儒学的"性气合一""以诚论性""明体致用"将新儒学的道德性命之学与经世致用之功有机结合,赋予经学之术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基础。在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复杂曲折过程中,湖湘学人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既重道德之体又重经世之用,是儒家的历史使命感与民族责任感融合的具体体现,这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俄国哲学与其他国家的哲学一样,是随着阶级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后来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伴随着历史过程。俄国哲学同其他国家哲学一样,经过了宗教世界观的各种形式,在摆脱了神学婢女的作用、冲破了经院哲学的枷锁以后,便成了世俗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进行认识的主要工具之一。它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流派,经过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时期,走向辩证法概念,起初还穿着唯心主义的外衣,后来到19世纪末,便走向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融合,终于合乎逻辑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可见俄国哲学史在几个主要方面是与全人类的哲学思想史相一致的。但是也象任何一个民族的哲学那样,它带有本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于千百年来俄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特点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