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的逻辑与哲学终结论的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实践是一种具体、历史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把马克思意义上的哲学终结论解释为以具体、历史的分析取代抽象、超历史的形而上分析这种愈来愈被认可的说法,由于马克思仍然把需要、经济、理性、发展视为一般性、永恒性的东西,而需要重思。实际上,马克思在反旧形而上学之路上前进的距离不能过高估计。对实践的自悖性估计过低是马克思未能继续前进的根源。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反对过分的专门化富有意义,但把哲学终结于社会批判理论中的马尔库塞式见解也会造成某种漠视。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形而上学作为后起的文化价值直接借鉴了西方形而上学的精髓,故一开始就被纳入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框架之内。在这一框架内,东正教维度下的俄罗斯形而上学凸显了哲学的批判功能,彰显了自身的独特性,积极地为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带来的困境寻找出路。这种富有俄罗斯民族内涵的形而上学,产生于它对人的存在问题的关注,从宗教体验和信仰出发,通过生命的内在直觉走向最高境界,试图对人的本性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表达。俄罗斯形而上学以本体主义的倾向性克服了思维与存在的脱离,以内在精神的完整性和理想性打破了理性崇拜对完整的人的撕裂,使生命获得拯救与尊严,为当代形态的形而上学的构建注入精神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资本形而上学作为同一性形而上学在现实生活领域里的复活,具有三个本质性的特征:主体形而上学、欲望形而上学和权力形而上学。作为主体形而上学,资本拜物教的实质就是"抽象成为统治",在这种统治下,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作为欲望形而上学,资本是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种无限制的和无止境的欲望,资本的增殖本性不仅决定着资本无止境地追逐剩余价值,并且把整个人类的物质欲望放大到极致。作为权力形而上学,资本作为一种权力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最终演化成资产阶级社会中支配一切的权力。资本形而上学的三副面孔构成了现时代的理论表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哲学意义上首先是要从这三重维度对资本形而上学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一种文化哲学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意识形态是一个歧义颇多的概念 ,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热点问题。西方很多哲学家都对意识形态做出过论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诸多意识形态理论中 ,是相当独特的。他用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阐释意识形态 ,同时又在与科学对立中看待意识形态。这种独特的视角 ,使他在意识形态研究中独树一帜。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 ,“意识形态”一词也有过不同含义。最初 ,马克思曾鉴于某种理论把阶级社会中的特定情况看作是自然的 ,把它作为一种超历史的存在加以凝固化和神秘化 ,而在否定意义上把这种理论称作“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 ,无产阶级理论旨在…  相似文献   

5.
孙乐强 《哲学研究》2012,(11):16-22
<正>在传统学科视域中,《资本论》往往被理解为经济学著作或唯物史观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在这种理解中,《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和历史地位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而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中,又出现了另一种相反的趋势:他们认为,《资本论》的方法论和历史观仍然停留在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的思辨之中,进而将《资本论》判定为一部充满神话预言的虚构小说,结果《资本论》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历史领悟与哲学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新 《哲学动态》2004,4(1):13-17
近年来,学界基本认同实践观对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决定性作用,强调马克思是按照实践的观点来看待人、社会、自然的.但这种解读,并不能把马克思与近代哲学真正区别开来.本文旨在阐明:"巨大的历史感"使黑格尔成为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而马克思拒绝黑格尔对历史运动的"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他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把历史原则导入哲学存在论领域,从而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7.
找寻人的世界──高清海的《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评介刘子贵高清海教授撰写的《哲学的憧憬一<形而上学>的沉思》一书(以下简称《幢憬》),已在吉林大学出版社付梓。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虽然自觉理解得不够深入、全面,但近水楼台,很想尽早把这部很有特色的论著介绍给哲学界的同仁。《憧憬》所分析的对象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以《形而上学》为分析文本,是因为它是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全面地总结了古希腊哲学的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哲学的性质、世界的本体、变动与矛盾等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虽以《形而上学》为分析对象,作者却没有拘泥于文字上的考据,没有囿于《形而上学》一书的内容、思想范围。而是从《形而上学》出发,并以此提出问题,联贯起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的发展,探讨了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形态演变的历史规律,阐述了现代哲学对古代哲学的超越。在作者看来,哲学是有历史感的科学,研究哲学的历史典籍,研究哲学的历史发展,能为我们理解现代哲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是出于此,作者才去分析《形而上学》。马克思说: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站在今天的高度回顾哲学史,将更清晰地凸现哲学的发展线索,品衡《  相似文献   

8.
杨楹 《哲学动态》2005,46(2):23-27
一 在马克思之前,对政治的批判大多是基于道德主义立场进行的.所谓道德主义立场即是指诉诸于抽象的人性原则,以超历史语境的伦理或道德尺度来对现实的、历史中的政治、政治制度进行外在的道德判断与伦理评价.这种以人性设定为价值基石,以完美政治生活为终极目标的政治思维与道德主义的原则,自古希腊的美德伦理政治化、中世纪的神性伦理政治化以来,虽然遭到了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反对,但一直或强或弱地影响、甚至支配着近代以来的政治学家、政治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们,成为一种巨大的伦理思维传统,乃至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依然如斯.  相似文献   

9.
丁立群 《哲学研究》2012,(1):78-84,97,128
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涵括了哲学的全部领域。然而,一部西方哲学史实际上只是理论哲学即形而上学的历史,实践哲学则被隐于形而上学的阴影之下,为形而上学所遮蔽。其实,实践哲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领域,应当是贯穿于西方哲学史的、异于形而上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广阔的哲学领域。该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以生产为轴心的理论建构方式称之为生产逻辑,并将其视为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特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或者无条件地肯定它,或者彻底地批判它。本文以德勒兹的欲望生产为切入点,着重讨论了德勒兹对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以及生产逻辑所做出的不同阐释。其中,生产成为一种富有生产性的过程本身,从这一视角出发,生产逻辑不再是另外一种形而上学的表现形态。而德勒兹的这种阐释不过是对马克思"生产一般"的观念的再摹写。因此德勒兹与马克思是一种生产逻辑在不同历史与理论境遇的同一表达。德勒兹的欲望生产有效地回应了鲍德里亚对于生产逻辑的批判,丰富了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1.
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片面的思维形态,受到辩证法的蔑视和批判,是历史的必然结果;许多哲学家或教科书常常把形而上学作为对立面来反衬辩证法的伟大和合理,似乎也无可指责。然而,如果形而上学只是作为批判的对象而存在的,其存在的必然性也就完全失去了根据。事实恰恰相反,在人们的观实认识中,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仅经常出现,而且,对形而上学简单化的批判,反而导致形而上学。问题就在于对形而上学批判的本身也应该具有辩证的性质,即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具体地把握它的逻辑地位和合理意  相似文献   

12.
“只有对于”哲学“这门学科的整个研究”,“才是它的概念的发现”。(黑格尔,第6页)因此,从整体上对哲学进行思考,可以获得准确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最佳视野。马克思哲学观是对马克思哲学要义的本质概括,而马克思哲学要义是对西方形而上学的继承、超越和发展。所以,要全面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必须弄清马克思哲学要义以及它和西方形而上学的内在联系。一、马克思哲学要义是对西方形而上学历史和逻辑的衔接所谓历史的衔接,是指西方形而上学的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产生马克思的哲学;所谓逻辑的衔接,是指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西方形而上学的特…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唯心论到了17世纪才在西方出现?在东方,似乎一直流行这样的看法,即我们习惯于认为非精神的实在,近乎一种虚构,因此,一种一元论的形而上学,就以表象形式把宇宙置于一种包罗万象的意识中,而冲突、二元论或矛盾就处在表象内部了。粗略地说,东方的唯心论是一种一元论,在它的范围内,多样性和运动提出了一和多的问题。其实,唯心论(就其完整意义而言),自古希腊时代起直至整个中世纪,业已能够立足于受实在论支配的西方思想中,这大概并不确切。除了例外(贝克莱、施罗丁格、布鲁维尔),西方哲学很少比被纯化了的唯心论或实证…  相似文献   

14.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 ,阿多尔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形而上学 ,主张“把马克思叫做形而上学家”(阿多尔诺 ,第 14 - 15页 ) 。 现代西方一些哲学家 ,如海德格尔等 ,则认为“哲学即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第 6 8页 ) ,马克思哲学与其他的西方哲学流派如尼采哲学并无本质区别 ,充其量只是在形而上学的模式下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倒 ,但仍是一种形而上学。这种观点也同样存在于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中。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所谓“学院派” ,坚持用各种现代西方哲学理论甚至用各种各样的本体论来“诠释”和“重建”马克思哲学 ,一些人甚…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性这个概念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从这个概念的原初意味来说,它体现的是对当下历史的感受,这种感受总是与一种价值判断相关联,这正是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一文中所描述的一种体验。这种现代性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暴力的形而上学受到后现代式的解构与否定;当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对历史进程的反省联系起来时,现代性批判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但对于中国而言,这个概念更具有一种矛盾的含义:一方面,西方意义上的现代性进程在中国刚刚展开,没有这一发展过程,中国就无法在世界之林中获得自己的地位;而另一…  相似文献   

16.
形而上学命题的困境和马克思在形而上学领域中的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理解从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向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的转向,就应该理解传统哲学对于形而上学问题的理解上的困难以及马克思解决问题的思路。一、形而上学命题中的二律背反形而上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在近代,人们对形而上学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沃尔夫对哲学的研究领域做了有系统的和恰当的分门别类的工作。黑格尔认为,这种分类直到他那个时代仍然被大家认为是一种权威。(黑格尔,第4卷,第189页)沃尔夫认为,形而上学可以被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本体论(ontology),它是论述各种关于“存在”的完全抽象、完全普遍…  相似文献   

17.
西方逻辑东渐与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哲学的变革 ,尤其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为逻辑学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变革以及将西方科学思维运用于中国思想领域的研究进行的。进而形成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两种形式 ,即“全盘西化”和“中体西用”思维 ,二者各执一端 ,均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都不适合逻辑学的发展 ,逻辑学的发展需要一种中西融通式思维。  相似文献   

18.
尼采和德里达对虚无主义危机做出了不同的回应.这是因为作为主体解读活动及其结果,虚无主义危机本身表现出两可性:一方面,形而上学的真理意志已经演变为一种桎梏,带来了虚无主义的"虚无化"或人类创造性和历史的终结;另一方面,危机也构成主体走出形而上学的条件.德里达更注重对前者进行否定性批判,揭开了形而上学追求超验真理所带的虚无性,或追问本源所掩盖的"本源"缺失.尼采开启了这种批判,不过他更渴望逆转这种潮流,进行更具建设性的重构,而不只是把主体抛在丧失了"意义"的空场上.其目的是脱离消极的虚无主义,复兴各种冲动在主体创造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晚期海德格尔的核心观点,西方形而上学的本质在于存在论—神学的二重性进路,这种进路表明形而上学乃是本真的虚无主义,并且塑造了西方历史的虚无主义形态,即以技术方式组织一切活动领域。而当前的时代作为形而上学的终结阶段,亦即其蕴含的的可能性正在充分实现的时代,也预示着有机会走向存在历史的另一开端。但是,面对我们中国人身处缺乏形而上学之源头但又承受着其当前后果的两难境地,当代中国哲学发展方式在策略选择上既要深入研究形而上学,又要努力从我们自身的典籍文化传统与现实日常生活中提炼、发掘出能够交流和理解而又具有实质内涵的概念、范畴与叙述框架,从而为历史时代和生存命运的转化积蓄力量、准备道路。  相似文献   

20.
论坛荟萃     
任平:论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形态现代哲学,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西方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哲学,其不同于近代以前哲学阶段的根本点之一,就是占主导地位的都是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对于近代哲学本体论的超越,就是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阶段的具体形态和特殊层次的超越.所谓现代西方哲学主流也是实践哲学,是指他们同样纷纷摈弃、拒斥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在实践观基础上建立一种主体活动的哲学.除了法兰克福学派和美国实用主义公开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而外,就人本主义而言,其中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就是以个体化的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就科学主义而言,从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到历史主义的新实在论的科学哲学,都是以拒斥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建构以实践检验或实验检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