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没有三自爱国运动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基督教。 中国基督教要摆脱“洋教”的丑号,要独立自主,要自治、自养、自传,是百余年来爱国的中国基督徒的愿望。俞国桢牧师在1906年创办了“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在接下来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基督教是宗教领域在改革开放中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基督教今天的发展。改革开放对我国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改革开放促使完成"基督教在中国"向"中国基督教"的转变简单说来,"基督教在中国"可以从基督教传入中国算起,包括教会的建立、崇拜的方式、经济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三自爱国运动提倡“三自”,即,自治、自养、自传.“自传”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要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应该做到“四个必须”——独立自主、爱国爱教、增进团结、落实三好。“落实三好”就包括“自传要传好”。1996年底举行的第六届基督教全国会议工作报告中,强调自传的重要性,并成立了自传研究小组(后改成自传研究委员会)来推动工作。1998年11月举行的全国两会本届委员(扩大)会议(通称“济南会议”),进而作出了“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明确了神学思相建甜与自传工作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卢庆喜在《天风》2004年第六期撰写文章,认为作为传道人,积极参加神学思想研讨,对开阔传道视野,引导信徒爱国爱教、积极参加三个文明建设都大有裨益。现在的教会特别是农村教会,已经到了非建设或调整神学思想不可的地步了。纵观教会历史,教会是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求得发展的。不然,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基督教三次传入中国,一直都维持着一个外国人宗教的面貌,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实行自治、自养、自传,更不用说自主自办教会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基督教是在1950年9 月23 日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全国1527位基督教教会及团体负责人和信徒发起的“…  相似文献   

5.
知识爆炸、科学进步、社会发展是二十世纪的标志。展望新世纪,神学将如何引导中国教会健康地发展,已是众牧长们关注的课题。 十九世纪初,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后,带有浓郁西方文化色彩的传教士的神学思想很难适应中国社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会割断了与西方教会的隶属关系,实行了自治、自养、自传,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2)
<正>对中国基督徒来说,实现自治、自养、自传,是在基督教中国化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而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就在于从更深的层面,即思想、神学的层面来实现中国基督教的"自我"。今天,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教会要有新担当、新努力,具体来说至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1.要立足中国处境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社会都需要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  相似文献   

7.
自养是建设教会(自治和自传)的经济保证。自养需要教会同工关心,也要信徒大家来关心。自养问题已受到全国基督教两会的关注,并成立了“中国基督教自养推进委员会”。《天风》以往对自养问题已有过不少讨论,为进一步引起重视,现再刊出一组讨论自养和教会建设的文章。让我们敢于面对困难,作主忠心有见证的仆人。  相似文献   

8.
倪光道 《天风》2010,(5):30-31
<正>中国教会六十年,是"三自"走向"三好"的发展历程。1950年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实现了中国教会的独立自主;恢复礼拜后,中国教会向"自治要治好,自养要养好,自传要传好"的目标努力;1998年冬季,基督教全国两会作出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这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9,(4)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萌芽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属于中国教会近现代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中国教会的思想传统和实践经验之重要构成。当时,由于西方差会对中国基督教会的政治、经济、教牧及神学的掌控,中国教会的有识之士为了打破这种被动的窘境而提出了教会"三自"发展的构想,并且尝试将之付诸实施,如俞国桢早在1906年就提出"有志信徒,图谋自立、自养、自传"的思想,诚静怡在1922年代表中国教会发布了"自养、自治、  相似文献   

10.
55年前,一场伟大的运动给中国的基督教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从此,一个被帝国主义利用的“洋教”变成了中国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自治自养自传的基督教。1950年4月,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吴耀宗先生同各地部分知名的教会领袖谒见周恩来总理,要求政府协助解决教会面临的困难。三次详谈后,根据中国基督徒在多年前所提倡的自治、自养、自传的方针,教会领袖们决定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得到了周总理的赞同和支持。1950年7月,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在上海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通称《三自…  相似文献   

11.
在教会的历史上,教会的建立是从“自传”开始的因此我说在我国教会的“三自”中,自治和自养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自传,并服务于自传——传好和传得更好如果一个教会自治治得很好,自养也不成问题,却是没有传好,严格地讲,它将和社会上其它的社会团体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是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如果一个教会自传传好了,反过来也会使这个教会的自治和自养完全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10)
正2020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70周年。在70年的具体信仰实践中,中国基督教的自治、自养、自传原则,体现了中国基督徒爱国爱教的核心价值,奠定了中国基督教处境化传扬道成肉身基督福音的重要基础。自治、自养、自传原则更是为了办好中国教会,落实在治好、养好、传好的美好见证中。治好,就是加强教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近代基督教是在19世纪传入中国的,它对中国社会曾经有过一定的贡献;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曾被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利用的事实。20世纪中国基督教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发起的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其中最大功绩就是使基督教割断了同帝国主义的关系,摆脱了外国差会的控制,使一个为帝国主义侵略利用的“洋教”,改变成为中国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的、自治自养自传的基督教,使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辟了在社会主义祖国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和推进神学思想建设的道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一…  相似文献   

14.
“三自”是中国基督教本国化的重要经验徐如雷按照我们的经验,基督教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简称“三自”)是本国化的重要途径。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的基督教虽然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可仍然是一个“洋教”。1907年,来华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百周年大会。...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8,(4):57-57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自治、自养、自传”为特征的“三自爱国运动”开启了基督教中国化的新篇章。以丁光训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界践行基督教中国化,其初衷就是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基督教中国化的历程不是简单的基督教加中国的机械运算,而是一个融入和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0,(10)
为庆祝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50周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今天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与会基督教负责人指出,总结50年来的经验,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才是中国基督教正确的办教方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参加中国基督教第四届全国会议的代表并同他们一起合影。习仲勋在讲话中赞扬吴耀宗等一批爱国的有识之士,在建国初期倡导的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提出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他说,三十多年来,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基督教已成为我国基督教徒自办的宗教事业。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基督教实行“三自”原则,独立  相似文献   

18.
金微 《天风》2001,(8):18-19
50年代发起的三自爱国运动,使中国教会割断了与帝国主义的关系,摘掉了“洋教”的帽子,从管理上、经济上实现了自治、自养,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毕竟努力在做。然而神学思想上仍然沿袭了西方的神学模式,许多神学观点与新中国很不适应,因此中国教会的前辈们在1956年发起了一场神学大讨论,目的是希望中国教会在新的处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教会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做好自传工作。1998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天风》2010,(7):18-20
<正>1950年9月23日,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吴耀宗等署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后称《三自宣言》),宣告中国基督教要"自治"、"自养"、"自传",揭开了影响深远的基督教三  相似文献   

20.
1950年9月23日,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吴耀宗等署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后称<三自宣言>),宣告中国基督教要"自治"、"自养"、"自传",揭开了影响深远的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