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去极端化"和抵御境外思想渗透的治本之策。具体而言,包括:弘扬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优秀传统,并结合实践与时俱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经学思想体系等。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反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做法、主张和经验,提出"去极端化"十策。一、国外经验与国内情况相结合。世界各国根据各自国情出台过不少反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政策与主张。我们了解其他国家"去极端化"经验应立足我国国情,实现"去极端化"亦应中国化,不可盲目照搬。具体途径是,总结相关国家反对宗教极端主义采取的举措,再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消化吸收,最终提出符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2.
正"去极端化"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借鉴国际社会经验,做好宗教领域"去极端化"工作,必须具备战略思想,采取多种方式,综合施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极端主义由极端思想、极端主张、极端要求和极端的行为等要素构成,宗教极端主义也不例外。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宗教,不是教派或学派,而是打着宗教旗号的社会政  相似文献   

3.
正冷战结束后,各类族裔的、种族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身份政治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人群之间进行各种利益争夺的重要形式。在这些利益争斗中,宗教政治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以及非理性和破坏力强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宗教极端主义尤其是政治性的宗教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对所在地区、各相关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宗教极端主义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且联动国内、国际的多个主体,防范与铲除宗教极端主义,或者说"去极端化",需要我们从完善国内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英国地铁爆炸案以来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一直是英国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宗教极端主义导致恐怖主义的原因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原因,其过程包括信仰危机—渐进灌输—担任新角色—走向极端化四个阶段。英国为此采取了以预防、追踪、保护与准备为主的"去极端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正>恐怖活动是恐怖分子的有意识、有思想、有目的的行为,极端主义是暴力恐怖活动的意识形态基础。恐怖分子制造恐怖袭击有各种各样的政治诉求,但是这些世俗的政治诉求往往因为宗教极端思想而显得更加隐蔽。恐怖势力借助宗教极端思想来欺骗广大信教群众,混淆视听。反恐应侧重预防和去极端化。去极端化可以有效消除恐怖主义滋  相似文献   

6.
丁隆 《中国宗教》2018,(10):46-47
宗教极端主义是指与宗教相关的偏激意识形态,去极端化意即消除宗教极端主义。中国语境中的去极端化,在国外语境的对应词是去激进化(deradicalization),后者源于激进(radical)和激进主义(radicalism)。这决定了二者虽大体相同,却备有侧重。去激进化注重个人层面,即对偏离正信的激进分子进行纠偏、矫治,使其重拾正信,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厘清宗教极端主义的实质,从思想根源上揭露其荒谬性和危害,对于今后的反对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斗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探讨。自2017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公布至今,新疆已连续三年未发生严重暴恐事件,民族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日趋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伊斯兰教背景的宗教极端思想呈发展蔓延之势,更加理论化、全球化和暴力化。中东地区成为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受害区和活动舞台,防范极端化,维护社会秩序成为各国共同的挑战。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思想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产生初期。公元657年,一部分人因反对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与叙利亚总  相似文献   

9.
<正>开展"去极端化"工作,防止宗教极端思想蛊惑煽动和渗透蔓延,还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以纯净空间,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各族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共同期盼。宗教极端思想是宗教异化和蜕变的结果,是对宗教本身的曲解、亵渎、强制和糟蹋。它歪曲和篡改宗教教义,断章取义进行极端化解释,煽动宗教狂热,制造不同信仰群体之间的仇视,鼓吹采取极端暴力手段"净化"信仰、排除异己,  相似文献   

10.
正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基础,可以帮助人们分辨和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歪理邪说,自觉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的错误思想,回归理性、正信、向善的宗教本身。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关于宗教极端主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学术界的一些分析,宗教极端主义有以下几个特点:1.宗教极端主义是与宗教有联系的极端主义,它影响特定的信教群体。但它不是宗教。2.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只与某一特定的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各类族裔的、种族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身份政治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人群之间进行各种利益争夺的重要形式。在这些利益争斗中,宗教政治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以及非理性和破坏力强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宗教极端主义尤其是政治性的宗教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对所在地区、各相关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去极端化是当前中国伊斯兰教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尊重中国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尊重中国穆斯林先贤的智慧选择和遵行,保持中国穆斯林的传承,形成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发展道路。伊斯兰教是谨守正道的宗教。穆斯林走"中道",不偏激、不极端是真主的"嘱咐",是穆斯林敬畏的表现。面对极端化思潮的侵袭,中国伊斯兰教如何抵制各种极端的蛊惑,如何避免极端思想的影响,最关键的就是拥有抵御极端的"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反恐怖主义的前沿地区,新疆在多年的反恐去极端化实践中不断探索,利用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机制优势和作风优势,精确把脉、凝聚共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建构起一整套完备且行之有效的反恐去极端化体系,不仅显示出新疆反恐去极端化过程中的中国制度优势,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恐去极端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4.
科学文化实践对宗教去极端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本文对我国教育、公众理解科学等领域的科学文化建设进行分析,指出发展科学教育、传播科学文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是宗教去极端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框架建构是社会运动研究的重要理论,可以用来帮助分析新疆反恐与去极端化问题。首先,诊断式框架建构界定与识别分裂主义的目的、极端主义的思想以及恐怖主义手段。其次,预后式框架建构指出反恐与去极端化工作的主要举措。最后,促动式框架建构阐释反恐与去极端化工作的必要性。三种框架建构各有侧重,相互支撑,对反恐与去极端化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关于宗教极端主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学术界的一些分析,宗教极端主义有以下几个特点:1.宗教极端主义是与宗教有联系的极端主义,  相似文献   

17.
"去极端化"是维护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新疆正在积极开展"去极端化"领域的各项工作,并在相应的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在法律、防控、民生、宗教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施策成效显著。但"去极端化"的机制建设仍需不断完善,本文为此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对新疆维稳、"一带一路"安全治理等重大现实问题作出学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开展的教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真正体现了在源头上根除恐怖主义,标本兼治,既依法严厉打击少数严重暴力恐怖犯罪,又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有宗教极端主义倾向和轻微违法犯罪的人员。新疆地区多年来为了消除恐怖主义威胁,探索出了去极端化的有益经验。恐怖主义由来已久,国际社会从21世纪初开始着力关注恐怖主义。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不断推出相应的反恐怖战略与措施,但是恐怖主义事件的发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一直深受恐怖主义的威胁,特别是"伊斯兰国"等极端恐怖组织崛起后,其在国家安全层面面临更大威胁。马来西亚政府为此采取了以"刚柔"并济和预防性为主要特征的"去极端化"反恐政策。本文在把握"极端"与"去极端化"核心概念基础上,分析了马来西亚"去极端化"反恐政策,客观评估了其实践效果,进而指出其政策对国际社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正确辨明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剖析宗教极端主义利用宗教散播极端思想、从事政治鼓动、歪曲宗教教义、使用暴恐手段,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宗教极端主义集"宗教"与"极端主义"于一身,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现象。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一般经由初始的信仰极端化、行为狂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