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研究使用RJR研究范式,探讨内隐的可接近信息对FOK判断等级和判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发现:FOK判断等级受内隐的可接近信息量的影响,二者呈非单调递增、递减的关系;FOK判断等级随内隐的可接近信息强度的增强而增高;FOK判断准确性随内隐的可接近信息量的增多而降低,并随内隐的可接近信息强度的增强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FOK判断等级及其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实验集中探讨了FOK判断等级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实验以中文字串为学习材料,使用组内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了被激活信息的量和强度对FOK等级及准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OK判断的等级是由被激活信息的总量决定的,和被激活信息的正确与否无关;FOK判断的准确性是由被激活信息的强度决定的;且二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  相似文献   

3.
韩凯  沈大为  李波 《心理学报》1999,32(3):249-256
通过实验集中控制了FOR判断等级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实验以中文字串为学习材料,使用组内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了被激活信息的量和强度对FOD等级及准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OK判断的等级是由被激活信息的总量决定;的,和被激活信息的正确与否无关;FOD判断的准确性是由被激活信息的强度决定的;且二者是在内联系的。  相似文献   

4.
词频和年级对FOK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识记材料的词频高低和被试年级为自变量对被试元记忆监测的FOK(feeling of knowing)判断进行研究。实验采用Hart提出的RJR(回忆—FOK判断—标准测验 )的经典范式。结果表明 :被试的年级影响FOK判断等级和准确性 ,大学生的FOK判断等级和准确性均高于高一年级学生 ;识记材料词频影响FOK判断等级的高低 ,不影响FOK判断准确性 ,被试对高频词对的FOK判断等级高于对低频词对的FOK判断等级 ,但FOK判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FOK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凯  施晓斌 《心理科学》1997,20(6):485-489
通过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为被试的两个实验探讨了FOK(Feeling-of-Knowing即“熟知感”)的产生机制,是线索熟悉性还是靶项目的可提取性(或记忆强度)决定FOK判断的等级。识记材料为90对中文词对.分前后两部分让被试识记,前后两部分词对之间安排三种关系:①完全相同;②仅线索词相同,③完全不同,这三种关系可选成不同的靶项目记忆强度和不同的线索熟悉性.两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FOK的等级判断的高低取决于线索熟悉程度,而不随靶项目的记忆强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FOK与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和内隐记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耀中 《心理科学》2001,24(2):184-187
实验采用R/K判断和PDP测量技术,研究了FOK判断与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和内隐记忆关系及其监测强度.实验结果表明FOK判断的准确性程度为R判断>K判断,即对情节记忆监测的准确性要大于对语义记忆监测的准确性.FOK对于自动加工的预测准确性差异不显著,说明FOK监测对内隐记忆的作用是微弱的,由此推测无记忆是意识最高层面的活动.对记忆监测水平强度是由意识--无意识逐渐减弱的.FOK判断对意识性水平较高的记忆活动监测的准确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刘岩  苏彦捷  徐国庆 《心理学报》2005,37(5):590-597
脑成像研究表明,准确的知晓感(FOK)可以分为知道感和不知道感,两者可能依赖不同的大脑机制实现。该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检验了线索和靶子的频率对FOK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并在行为水平上考察了“知道感和不知道感可能通过不同的认知过程来实现”的假设。实验一表明:靶子字的频率对FOK判断的准确性有影响,即靶子为低频字时,FOK判断的准确性降低;同时,线索和靶子的字频对知道感和不知道感判断的等级没有影响。实验二显示:线索熟悉性只影响准确的不知道感判断等级,而靶项目强度只影响准确的知道感判断等级,即产生了非交叉的双重分离。综上,我们发现了靶子的字频对FOK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并从行为实验的角度证实,知道感和不知道感依赖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8.
FOK产生机制的重新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文低频字对为学习材料,采用被试内设计的方法对FOK产生机制,即靶项目强度、线索熟悉性以及两者之间联系强度对FOK的影响进行了重新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单独的靶项目强度对FOK判断没有影响,而单独的线索熟悉性对FOK判断存在影响,线索与靶项目联结强度对FOK判断存在影响。线索熟悉性和联结强度对FOK的影响可能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9.
项目的激活强度与元记忆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不同于国外由Hart首创的FOK(Feelling-of-Knowing)研究方法的新方法──模糊再认判断法(Fuzzy-Recognitionjudgement,简称FR)来研究无记忆判断及其产生机制.实验中安排了范畴判断与字词识记相结合,造成四种不同激活强度的字词,让被试对其进行FR判断,并用迫选再认作为标准测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范畴判断的语义激活增强了字词的激活强度,从而影响FR判断的等级.识记项目的激活强度愈高,相应的FR判断等级也愈高.  相似文献   

10.
线索熟悉性与易接近性对FOK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伦  孙延超 《心理科学》2004,27(2):261-263
本研究目的探讨线索熟悉性和易接近性与FOK判断的关系。两个实验以中文词为材料.采用重复启动操纵线索的熟悉性,用联想集大小操纵易接近性,线索词和目标词之间无联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线索熟悉性和易接近性都有促进FOK判断的作用,但二者对FOK的作用是独立的,且不同步。文章最后讨论了线索熟悉性与易接近性的控制条件可能影响二者在FOK判断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FOK的线索熟悉性假说的重新检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罗劲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98,31(3):241-247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的,在于对FOK的线索熟悉性假说进行重新检验。研究发现:如果采用1*2设计而不是原来的1*4设计并且增大处理间的对比力度的话,就可以观察到某些原来不能被观察到的关键性差异,而这些差异是FOK的线索熟悉性假说不能解释的。  相似文献   

12.
FOK产生机制的再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凯  沈大为  李波 《心理学报》2001,34(1):13-16
通过用有意义联系和无意义联系的两种中文词对作为识记材料,在以前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关于FOK(Feelingof Knowing)产生机制的两种理论假说,即靶项日记忆强度假说(或靶项目提取可能性假说)与线索熟悉性假说。实验结果表明,靶项目记忆强度和线索熟悉性程度都能决定FOK判断等级的高低,说明两种假说并非绝对对立,非此既彼。但此二因素都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显著影响FOK判断等级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FOK的线索熟悉性假说与线索熟悉性判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劲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99,32(2):121-127
这项研究对FOK的线索熟悉性假说进行了进一步检验,该假说认为,人们是根据自已对记忆线索是否熟悉而作FOK判断的,研究结果表明,线索熟悉性判断与FOK判断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判断,它们可以在相同的刺激模式下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