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斯兰教法源于《古兰经》,为穆斯林确定了宗教仪规、生活准则和处事原则,旨在引导穆斯林敬主顺圣,趋善避恶,立身处事。教法学家归纳伊斯兰教法的定义是:真主的召唤,通过命令、选择或声明而与民众的行为息息相关。从该定义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法律本质与世俗法律截然不同,它的基调是宗教伦理性质的,因而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立法。所以,单就伊斯兰法学界所通用的法律术语“沙里亚法”()亦语出《古兰经》,并通过该词明确提出,这部法律系真主所定,称之为常道:“然后,我使你遵循关于此事的常道,你应当遵守那常道,不要顺从无知者的私欲。”(45∶18);…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倡导和平的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兰教主张和平、正义、公道,早在1400 年前的《古兰经》中,就有明文记载,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圣训中亦可见到诸多阐述。凡了解伊斯兰教的人都会知道,伊斯兰教是主张走中道的宗教,反对走极端、搞恐怖。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古兰经》、圣训和穆斯林的处世待人方法,方方面面均有事实可作依据。《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2∶208)又云:“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16∶125)《古兰经》明文指出伊斯兰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因而穆斯林的理想是…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法学及其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法学及其发展历程从恩霖伊斯兰教法是一门内容浩瀚的宗教法学体系,现已成为世界五大法系(中国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罗马法系、普通法系)之一。其立法渊源主要是《古兰经》和圣训,后来又有"公议"、"类比"、"公益"、"择善"等诸多灵活性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云:“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教做你们的宗教。” (5: 3)。   “法轮功”是一个邪教组织,“法轮功”的所作所为不但扰乱了社会,也扰乱了宗教领域。伊斯兰教是一个崇尚真理、提倡科学、追求道德的宗教,作为穆斯林应该明辨是非,防止邪教蛊惑,抵制歪理邪说的侵袭。   一、坚持伊斯兰教信仰,抵御邪教侵袭。 伊斯兰教的信仰内容富有活力、有利于人们的理性生活,因为他是反对偶像崇拜而信奉真主独一的宗教,其信仰超越了物质崇拜,进入了哲学范畴,正如《古兰经》云…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的原意就是诵读。伊斯兰教的基本功课是念、礼、斋、课、朝,排在五功之首的是念功,即念清真言、念作证言和诵念《古兰经》。在每天五时礼拜的每一拜中都必须按照程序诵念《古兰经》,在穆斯林的重大节日和重要宗教活动场合也要诵念《古兰经》。由此可见,诵读《古兰经》与穆斯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且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穆圣说:“我的教生最高贵的功修便是诵读《古兰经》”。又说:“早晨学习一段《古兰经》对你来说比礼一百拜副功拜更强”。又说:“《古兰经》是真主的准绳,…  相似文献   

6.
体认真宰 躬践力行敏生光《古兰经》说:“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3:19)。所以,伊斯兰是一个伟大而有吸引力的名字,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人类生存的宇宙,是按一定法则运动的,日月星辰及一切天体都被网织在一个完美的体系之中,这是真主的法则。...  相似文献   

7.
一、学术研究是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伊斯兰教是一个提倡学术研究的宗教。《古兰经》中最早下降的启示(96:1—5)就教人读书写字。先知穆罕默德也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从四大哈里发时期开始,伊斯兰教就特别注意宗教本身的学术研究,对于《古兰经》、圣训、教法、哲学、先知的历史,都有专门的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经典在宗教传统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凡体系完备的宗教都离不开经典,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就是更是如此,它的根本经典是《古兰经》。《古兰经》又称为“天经”,被视为真主的言语,记录在一块完好保护的天牌上,通过天使降示给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乃有充满着真理和智慧的神圣经  相似文献   

9.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在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里,它是立法的依据。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参与社会交往都恪守它的规定,并对之无尚崇敬,视为天经。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因印刷条件所限,广泛流传在穆斯林手中的《古兰经》,都是相互模仿的手抄本。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首次出现了木刻版印制的《古兰经》版本,流传在我国。它是我国穆斯林的一个创举,对伊斯兰教文化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说:“世人呀!你们当崇拜你们的养主——造化你们及众前人的主。”(2:21)伊斯兰教复兴之前,阿拉伯半岛内忧外患,人们濒于苦海挣扎的时候,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圣人以《古兰经》为引导,在安拉的襄助下,经过23年的时间,将一盘散沙一般彼此相戮的部落鼓铸成一个伟大的民族,伊斯兰也发展成一个世界性宗教。  相似文献   

11.
《古兰经》立法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法典 ,是伊斯兰法的渊源 ,穆斯林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 ,其影响遍及亚、非、欧 ,拥有 11亿多信仰者。《古兰经》既有绝对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又有灵活性、宽容性和变通性。《古兰经》也是后期法学家进行教法创制、法学研究和道德理论建设的根本依据。《古兰经》内容广泛 ,不仅包括宗教教义、教律 ,而且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其经文的颁降都是为回答、解决阿拉伯伊斯兰社会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共性和个性的宗教和社会问题。立法有时针对信士们提出的有关宗教功修、经济原则、社会生活、婚…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提倡节约反对浪费黄义全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是入世的宗教,它的一切教导和诫命都是为了让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生活。为此,伊斯兰教提倡人类的生活应富裕俭朴,禁止铺张浪费。一千多年来,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穆斯林一直恪守《古兰经》的训导,在日常生活和消费...  相似文献   

13.
《古兰经》说:“我们属于主,只归于主”(2∶156)。穆圣说:当人们听到丧讯时回答:我们属于主,只归于主。是“哈给”。这种答词在穆民之间形成“哈给”的定制。所谓“哈给”有两种解释:一讲“真理”,二讲“责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宣传真理乃穆民的责任。伊斯兰教是真理的宗教。六大信仰乃伊斯兰教完整的信仰体系和思想体系。伊斯兰教的各种制度,是我们的行为规范。纵观穆圣传教的历史,恰值圣  相似文献   

14.
自明清之际以来,中国通汉语文的穆斯林学者,多不赞成用“神”、“天”、“上帝”等来汉译伊斯兰教所主张的“唯一受拜者”,认为用这些汉语词来称呼伊斯兰教的受拜对象,不符合《古兰经》所规定的原则,也不符合明清之际用汉文著述伊斯兰教基本教理的大部分先学们所坚持的定例。按他们的说法,《古兰经》明确规定,称呼伊斯兰宗教的受拜对象,必须采取这唯一受拜对象所示谕的尊名,这是这一宗教信仰者务必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而这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是崇尚智慧的宗教。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古兰经》对"智慧"一词有诸多阐述。在《古兰经》的11个章节中直接出现"智慧"一词,而且"智慧"的内涵和外延涉及许多方面。一、《古兰经》中"智慧"一词涉及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就伊斯兰教而言,本来不应该存在所谓世俗化”的问题,因为伊斯兰教本来就是一个教俗不分、入世性极强的宗教,其经典《古兰经》不仅规定了认主独一、笃信安拉等六大宗教信条,规定了五大功课和有关的宗教礼仪,而且它本身也是确立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的根据,同时,它还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的准则。但是我们所指的伊斯兰教的世俗化,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伊斯兰教的世俗化首先意味着政教分离,宗教从社会政治生活中开始引退,宗教失去其公共性与社会政治职能,信教与否不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纯粹是公民个人的私事;第二,伊斯兰教的…  相似文献   

17.
经商致富、扶贫解困是穆斯林的道德修养和宗教功课之一。对此《古兰经》作了充分阐释,可见其在整个伊斯兰道德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经商致富在《古兰经》和“圣训”中有大量关于商业活动的训导,穆圣也曾是一位精明、诚实、能干的商人。伊斯兰教高度重视商业活动,鼓励人们面向现实耕耘现世,要求人们在为后世履行好宗教功课、行善积德的同时积极为今世的美好生活勤劳奋斗。“当礼拜完毕的时候,你们当散布在地方上,寻求真主的恩惠,你们应当多多地记念真主,以便你们成功。”(62∶10)穆圣说:“现世是来世的农场”。尽管…  相似文献   

18.
浅析“伊智提哈德”──伊斯兰教法的创制原则从恩霖伊斯兰教法发展至今并成为一门内容浩瀚的法学体系,是历代穆斯林法学家根据《古兰经》、圣训的原则规定和精神不断努力创制的结果。这一过程,伊斯兰法理学称为"伊智提哈德"(),中国穆斯林学者译为"演绎""创制"...  相似文献   

19.
三、敬畏 敬畏是一种宗教美德,《古兰经》用它来确定人与人、人与造物主之间的关系。“敬畏”一词及其派生词大都出现在《古兰经》中有关道德和社会主张的经文中。所谓“敬畏”就是要人类谨防那些使真主恼怒和损人害己的行为。因为“敬畏”一词本意为保护自己。人之所以保护自己,是因有可惧怕的东西存在。安拉是最值得惧怕的,所以因安拉而保护自己是特别重要的。既然惧怕,就  相似文献   

20.
或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伊斯兰教可否有相适应的空间?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回答是肯定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同的“宗教信仰自由”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这个宗教和那个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公民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条纳入国家母法之列的规定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宗教问题的观点和立场;也表明了国家对公民人权的充分尊重。《古兰经》第二章第二百五十六节说:“宗教信仰没有强逼,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