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子是周守藏窒的史官,博览群书,贯通古今.他总结中国古代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兴衰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教训,加以高度的理论分析、综合和概括,求索宇宙人生发展的规律即“道”,在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道”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人生的法则,开创了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的中国哲学.老子哲学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活的灵魂和人民智慧的精髓,对儒家,法家、兵家和佛学、道教等整个中华文化和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东方和世界的文化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哲学的优秀遗产,创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及其哲学,重新研究老子哲学在中华古代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及其贡献和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思维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9,(6)
正佛教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力量,而佛教自身也在中国社会的文化土壤中演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不仅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也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让佛教以更加深广的文化内涵、磅礴的文化气象奠定了世界性宗教的地位,发挥着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据于人文概念的历史性、时代性双重意涵,在剖析和揭示《周易》经传内涵人文意识、人道观念的同时,主要联系张载、王夫之等对人文精神的传承、发展,以探讨并论述中华人文精神的立论依据和精神基因,力图就其历史演变中的逻辑发展线索作出梳理与概括,为进一步思考中华人文主义何以可能提供合理的研究思路和借鉴启发。  相似文献   

4.
穆斯林与中华文化魏德新伊斯兰教于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历经千余年,穆斯林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天文历法据《新唐书》记述,《九执历》周天360°,无余分。但中国传统历法周天为365°,故清代天文学家梅文鼎指出,以360°为周天"实本回回"...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牛津大字典》对宗教的解释,引申到基督宗教的自我解释,作为本文的导言。 接着由文化的涵义,回顾中华古老文化发展的简要历史,摘取中华文化中有关对天主的认识,说明中华文化接受基督福音是有基础的。 再从基督宗教在欧洲近两千来的历史中所起的作用,说明基督宗教在推动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仍有其积极作用。应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是最能体现中国宗教特色和中国文化精神的宗教之一。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继承并发展了先秦道家尤其是老庄思想,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历代道教更是提倡尊道贵德的贵生精神、善利万物的慈爱精神和道法自然的自然精神等,这些精神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宝贵基因,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社会结构论     
社会结构论谢平仄研究社会结构,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下,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方法和结构层次分析的系统方法。进行发生学考察、静态(共时态)考察、动态(历时态)考察和纵向考察与横向考察。人类社会存在一个社会结构系列:社会元结构、社会一般结构、社...  相似文献   

8.
论实践结构     
近年来,由于开展实践是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较之过去深入得多了。不少同志对实践的结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三要素说:主体、工具、客体,或目的、手段、结果;四要素说:人、手段、对象、结果;五要素说:目的、手段、对象、过程、结果。我的观点和上述观点都有所不同。下面谈谈我对实践结构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基督教历史上,香港占有特殊的地位,而华人基督徒,特别是牧师曾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以何世明为例,重点解读他在香港传扬中国思想文化过程中的一系列主张和实践,以期深化相关研究。何世明(1911-1996),原籍广东顺德大良,其父何善光先生、母梁子英女  相似文献   

10.
金易明在《觉群》2004年第1期撰写文章,探讨佛教两千多年来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余年,恢宏博大的佛教文化已融入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之中。中华思想体系的儒、释、道三足鼎立之态势,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佛教对国人民族心理构成和思维模式的巨大影响力。两千余年来,佛教在其弘化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思想互补互融,并在民众中也适应中国的民俗,形成了广泛流传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与民众心态相吻合的仪式仪规。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其千古独步的思想体系对中华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仅对道教、魏晋…  相似文献   

11.
一中华文化的过去真相我生平治学,比较喜欢摆具体事实,而不太喜欢作抽象与玄虚的泛说。我说的文化,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论语·为政》记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相因是守旧,有所损益是改良。三代相因守旧是主要的,三代损益改良是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至5月间,笔者和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及我院音乐系等6名教师受"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委派前往菲律宾,参加第三届"中华文化夏令营",任夏令营美术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关于中华文化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首次在孔子家乡对儒学和中华文化作出的空前高度的评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果说1984年中央批准谷牧同志组建中国孔子基金会是高层率先打破反传统的文化激进主义思维模式,还原孔子杰出思想家、伟大教育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和世界古代思想文化巨人的历史地位,认为孔子思想和儒学的精华对当代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4.
《易经》产生于前轴心时代(殷周之际),是中国传世文献中最早的原始宗教经典。自孔子以后,《易经》走上了理性化的诠释之路,原本反映祭祀文化特征的意义被曲解、被丢失。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元亨利贞”,发现卦辞由祭祀辞和占卜辞两部分构成。首次提出了“卦辞二分法”,使卦辞文本解读从无序走向有序。本文对卦辞的祭祀分类体系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卦辞即祭祀分类辞”的构想,并揭示其文化史意义。本文还对“四德说”、“四季说”、“贞兆说”等代表性说法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前的哲学家们,大都把认识的结构看作是主、客体直接对峙的二项式结构。唯心主义是从主体到客体,旧唯物主义是从客体到主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明,认识活动由主体、客体和实践三要素所构成。在这种三项式结构中主体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社会化了的人;客体是由于主体的能动地实践活动而获得对象性的客观事物;实践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和桥梁。在认识的三项式结构中,认识不仅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辩证过程,而且是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传神""写意"诞生于中华文化的背景之下,并成为中华古典艺术一突出特征,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它以道家哲学为根基,将艺术从对物象的摹仿中解放出来,将内心体验提升到新的高度,追求精神上、心灵上的认可与愉悦。"传神""写意"是契合中华民族特点的独特艺术审美范畴,它使得中国的古典艺术独树一帜,并且在记录物质历史的同时,也记录了精神历史,为我国悠长而璀璨的文化立下了一功。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思想洪流中,在科学、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主流旁,涌出了一股新儒学支流。先是梁漱溟在新文化运动中顶着潮流上,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肯定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接着张君劢、冯友兰、贺麟、熊十力等人著书立说,改造儒学、注入新内  相似文献   

18.
穆斯林与中华文化(续)魏德新建筑学早在唐宋时期,穆斯林就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地建成了一批古寺古塔,这些建筑至今仍不失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尤其是广州怀圣寺的光塔,既为寺塔,又是古代商舶引航用的航标灯塔。在建筑材料上,建筑师很善于就地取材,独创性地...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11月12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和文化部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中华文化复兴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应邀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主旨发言。学诚会长在发言中着重论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价值观、心性观、实践性和时代性。他指出:溯源中华传统文化,构成三大文化主干的儒释道思想,蕴含有深刻的生命整体性精神。儒家将"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道教的神灵崇拜与古代和少数民族的神灵崇拜,道教的神灵崇拜与传统神学理论,以及道教神灵崇拜中的中华宗教精神进行分析和研究。作者认为:道教神灵崇拜是中华民族多神崇拜融合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宗教的象征;从而肯定了道教神灵崇拜在中华文化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