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郝一川 《法音》2012,(9):42-47
《成就法鬘》(A Garland of Means for Attainment,梵Sqdhanamaqlq),又称《成就法集》(梵Sqdhanasamuccaya),是一部由多篇关于印度佛教密宗的成就法仪轨文献组成的成就法集成。该书所辑成就法约三百余篇,但仅有55种存有作者名,共计42人。其中生卒年代最晚的是生活于11世中叶至12世纪初的印度密宗大师无畏笈多(Abhayqkaragupta)。因此,有学者认为该书是由无畏笈多整理编纂而成,尽管此后经过多次校订整理,各种版本中的成就法数目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9,(6)
正宗喀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至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357-1419),本名罗桑扎巴,生于今青海省,是藏传佛教变革家、思想家,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3岁,若白多杰为其灌顶加持,授近事戒。7岁,宗喀巴出家进入夏琼寺学习佛法。16岁入藏,拜各教派高僧为师,学习《中观论》《大乘庄严论》等佛法论著,并在寺院立宗答辩,毅力和智力非凡。29岁受比丘戒,标  相似文献   

3.
《胜经》全称曰《胜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据《经录》记载,此经的汉译本有三种:一称《胜经》一卷,北凉中天竺国三藏昙无谶译;第二种称《胜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南朝刘宋文帝时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泽;第三种称《胜夫人会》,是唐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编入《大宝积经》第48会第119卷。此经原本是求那跋陀罗于元嘉十二年(435年)由天竺带来.后应丹阳尹何尚之请,于元嘉十三年八日在丹阳译出。《胜经》一卷,不足九千字,但它包容的大乘佛教的义理却是十分丰富的,这正如意观“序”中所讲:“《胜经》者.盖方广之要略……  相似文献   

4.
钟子寅 《法音》2013,(6):36-39
一、鲁土司及其相关藏传佛教寺院永登妙因寺位于甘肃省永登县西南大通河畔的连城乡。此地古称"庄浪",位于乐都县北,与明初安多地区最大寺院瞿昙寺所在的湟水流域仅一山之隔,为地处蒙古与藏区之间的战略要道。明洪武初,蒙古原属阔端(Go tan)后裔的当地望族脱欢(Tho kan)归附,至三世,因迭有战功,"业可比周公",赐姓为"鲁",为鲁失加(?-1447),汉名鲁贤,成为明廷于西北边陲、世守庄浪卫的土司。[1]  相似文献   

5.
敦煌写本S.6388是《胜鬘经》的汉文注释书,至今未被《大正藏》和《卍续藏》收录。S.6388中使用了地论宗的判教理论及《十地经论》的术语,藤枝晃认为S.6388成书于北魏延昌四年(515)至净影寺慧远(523-592)的《胜鬘经义记》成立之间的某一时间。“种性”这一术语在S.6388中被明确使用,其作者利用菩萨阶位说解释种性,算是对《地持经》的种性说的再解释。但与强调菩萨种性的《地持经》不同的是,S.6388并未限定在菩萨种性的范围之内。S.6388的作者还表示,如来藏是有为法,其体真实不变,但其用有为可变。这种解释与作为初期地论师的法上(495-580)的学说非常相似。虽说都利用了体用学说,但S.6388的作者与《大乘起信论》的关系比较疏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天台智顗的早期作品<觉意三昧>对其师南岳慧思的相应作品<随自意三昧>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刚>一经为般若学之根本.<般若>诸经以<大般若>之第二分(<大品般若>)为根本,此依龙树判有前后两分,皆以<善现般若>为主.<善现般若>精义<金刚经>赅摄之.又二分之判,分详般若道与方便道,对比观之,自以方便道为究竟.方便道二十一品要旨,<金刚>一经具备无遗,井然不乱,故谓<金刚>一经为般若学之根本,实亦般若学根本之根本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瑜伽密教的根本经典《金刚顶经》之第一会《真实摄经》三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梳耙并以文字图示的形式展现了金刚界大曼荼罗中三十七尊在位置、名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大乘佛教晚期密教思想发展的趋势,深入分析了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圣凯 《法音》2001,(11):20-29
一、前言知玄法师是唐末极其重要的高僧,曾受到唐代五位皇帝的礼遇,并且对“会昌法难”后佛教的复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唐末佛教的一盏明灯。但由于时代的久远,我们对他了解甚少,大部分人只以为他是《三昧水忏》的作者。有关知玄的资料最主要是《宋高僧传》卷六〈知玄传〉,此外便是《佛祖统纪》、《释氏稽古略》、《佛祖历代通载》及《新唐书》、《旧唐书》等的记载。现在我依据相关资料,以佛教史料为主,以正史记载为辅,对知玄的生平事迹及其特点进行考察。《慈悲三昧水忏》,又名《慈悲道场水忏》、《水忏法》、《三昧水忏》、《…  相似文献   

10.
蔡斌 《美与时代》2014,(6):100-101
王士祯晚年成书《唐贤三昧集》,除集中展现了唐朝时期诗词歌赋的发展特点以外,还集中表现了王士祯自身对神韵说诗学思想的追求。文章即以王士祯《唐贤三昧集》作为研究对象,在简要分析《唐贤三昧集》版本隋况的基础之上,从“三昧”以及“韵味”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唐贤三昧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指出了《唐贤三昧集》在王士祯唐诗选本中的重要价值,望能够引起相关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法音》2015,(8)
<正>一、缘起2010年秋,泰京普门报恩寺住持、泰国国王御封的华宗大尊长仁得上师为我讲经之余,将报恩寺募集善款重刊的《慈悲三昧水忏》(以下简称《水忏》)赠予我。该《水忏》仿潮州开元寺版印制,与《大藏经》No.1910所收文本有一定出入。作为信众,对《水忏序》所记发生在悟达国师知玄(810-882)身上的人面疮恶报深感讶异,对千年以前晁错  相似文献   

13.
14.
黑格尔《耶拿逻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黑格尔哲学,甚或读懂黑格尔哲学,必须深入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部,而不能绕过其体系。这是因为黑格尔哲学的每个观点都只是其体系中的一环,它和其他观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渗透、前后贯通而共同构成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因而是不能从其体系中割裂出来、孤立地加以  相似文献   

15.
南岳慧思的<随自意三昧>上承印度龙树诸师思想,下启天台一家圆教,它以无始无明和有始无明解释生死轮回的根源,以观无始空与毕竟空作为破除无明的方法,其思想内涵深刻而朴质,不仅是研究天台学不可回避的重要典籍,有助于理解慧思的主要思想,而且对弄清有关佛教心性论的基本问题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17.
湖州版《圆觉藏》、《资福藏》是现存较完整的宋刻本大藏经,在近现代佛教经籍的校勘中充当重要角色,更显示出其版本的珍贵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经过对《圆觉藏》、《资福藏》等见存经本的详细考查后,对湖州版大藏经的雕印始未作出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就《圆觉藏》与《资福藏》究竟是两副刻板,还是一副?《资福藏》的总函数,以及《圆觉藏》与北宋《崇宁藏》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材料和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宋代以来,《中庸》一直被尊为儒家的心法之传。如何理解《中庸》的要义,直接关系到能否把握儒家思想的核心。但历代以来人们对《中庸》文本的理解多有分歧,如儒家学者与基督教学者对《中庸》的理解即存在不少的分歧。为了打通这种分歧,互通有无,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与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谢文郁先生,于2018年10月17日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就《中庸》文本的解读问题分别从儒家与基督教的视角,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对话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黄玉顺先生主持。现将根据录音整理的对话稿予以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我国曾编印过两部大藏经,即《频伽藏》与《普慧藏》。这两部藏经均为铅印线装。《频伽藏》,全名《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是清末民初上海频伽精舍私版大藏经,由英籍犹太人哈同出资编印,故有人将这部大藏经称为《哈同大藏经》。另一部大藏经就是《普慧藏》。《普慧藏》的编辑出版先由上海《普慧大藏经》刊行会主持,后继者为民国增修大藏经会,工作从1943年开始,至1955年结束,未能按计划全部完成。总计收著作104种,合100册(含《概述·目录》1册)。自问世以来,印本较少,知者亦寡。又因为它是随编随印,所以保存者以零本为…  相似文献   

20.
王孺童 《法音》2008,(5):11-21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大量的佛教经典被逐步翻译成汉文,并广为传播。中国佛教徒在阐释佛经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分段方式,即把经文分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个部分来进行解说,称作"三分科经"。此法始创于东晋道安(312—385或314—385),后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