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购"的地位尤为显著,并且弹性空间很大,旅游购物收入指数反映出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成熟度。近年来,纳木措国家公园景区游客数量增长迅速,但旅游商品的开发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为促进纳木措国家公园景区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有效利用纳木措各种资源,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成为纳木措国家公园景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旅游商品发展依存于旅游开发,应纳入景区旅游发展规划之中做系统、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2.
新医改突出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作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要主体的医院如何回归"公益性",是医院经营方式和运行模式的改革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就目前我国医院公益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医院改革过程中的公益性回归找到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医院公益性淡化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医改突出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作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要主体的医院如何回归"公益性",是医院经营方式和运行模式的改革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就目前我国医院公益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医院改革过程中的公益性回归找到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佛教新闻     
《法音》2004,(12)
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奠基典礼在普陀山隆重举行本刊讯11月9日上午,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奠基典礼在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朱家尖景区镇香莲村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师及省市相关领导出席了典礼。在舟山市委统战部蔡福根部长的主持下,郭剑彪市长、戒忍法师、学诚法师、叶小文局长先后讲话。学诚法师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是普陀山佛教协会于2002年起就开始酝酿策划,并于2003年报请中国佛教协会批复同意。该学院的设立,是普陀山佛教协会为了加强佛教界的道风建设和佛学院…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8,(5)
正4月11日,市国资委分管副主任召集产改等相关处室,专题听取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上市工作情况,认真梳理相关事宜,并就近日社会各界的关切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事宜:一、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1月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注册成立,是一家为景区提供服务的国有旅游企业,主要经营旅游客车客运、旅游索道客运、旅游水路客运、旅  相似文献   

6.
正"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这句话出自跟《三字经》几乎齐名的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增广贤文》,因此被广为传颂。近日"普陀山被上市"引起社会广泛的争议,特别是许多佛教徒的反对。"天下名山寺占多"的话题也再度引起大家的议论。有些朋友觉得这次"普陀山被上市"的争议,佛教界的表现多少有些"霸道",不应该用宗教感情因素来干扰自由市场,更不应该"占山为王";佛教团体不能把普陀山作为自己的专属领地,普  相似文献   

7.
正普陀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后,妙善老和尚就高瞻远瞩提出了"文明三支香"的文明敬香理念。2006年以来,在舟山市民宗局、普陀山管委会的具体指导下,以打造清净佛国为主题,普陀山佛协在全山范围内又掀起新一轮的文明敬香活动热潮。2014年  相似文献   

8.
张二平 《法音》2013,(1):30-33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东部,四面环海,呈菱形,南北长,东西窄,面积12.5平方公里,岸线长30公里,以海天佛国著称。目前,全山已修复开放了三大寺等48处寺庵,常住僧众963人,每年500万以上的香、游客接待量。本文要探讨的"合理布局"问题,仅限于普陀山寺院之间的关系,而不涉及寺院内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4月2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一份《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申报稿)》。《说明书》显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在A股发行股票的申请。这是该公司2017年6月21日首次报送发股申请后,第二次提交申请。"普陀山上市"的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小僧也着实震惊!能用"普陀山"的名称上市吗?作为佛教圣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和谐宗教、服务和谐社会"是普陀山佛教一直秉持的理想和信念,也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切入点和契合处。多年来,普陀山佛教坚持爱国爱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带领、引导广大僧众和信教群众,切实服务当地社会。一、安一方净土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面积12.5平方公里,是一个风光秀丽的佛教圣地,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  相似文献   

11.
正普陀山佛协根据普陀山佛教的实际情况,坚持创新管理,推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深化依法管理,努力探索具有普陀山特点的管理新路子。一近年来,在国家宗教局、浙江省民宗委、舟山市民宗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普陀山佛协根据普陀山佛教的实际情况,坚持创新管理,推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深化依法管理,努力探索具有普陀山特点的管理新路子。一是加强佛教团体民主化建设。以普陀山佛协换届为契机,从2008年  相似文献   

12.
普陀山佛协根据普陀山佛教的实际情况,坚持创新管理,推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深化依法管理,努力探索具有普陀山特点的管理新路子。一近年来,在国家宗教局、浙江省民宗委、舟山市民宗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普陀山佛协根据普陀山佛教的实际情况,坚持创新管理,推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深化依法管理,努力探索具有普陀山特点的管理新路子。一是加强佛教团体民主化建设。以普陀山佛协换届为契机,  相似文献   

13.
普陀山佛教恢复开放30年来,佛教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共谋发展、共同努力,肝胆相照、和谐相处,以"一个核心、一个集体、一个理念"共同维护着"佛教名山、观音道场"的美誉。佛教里有地藏、普贤、文殊、观音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愿、行、智、悲。中国的佛教徒们为他们建立了各自的道场,又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在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以"慈航普度"、"有求必应"的慈悲宏愿,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与崇敬,堪称"半个世界的信仰"。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就是浙江普陀山。  相似文献   

14.
从厘清公共卫生和公共健康的关系出发,基于相关概念演变、理论研究现状、伦理价值"目的善"的角度论证凸显公共健康的核心地位。谈及公益性是公共健康伦理研究内在的价值追求,但公共健康实践中存在着公益性缺失特别是时下热点事件发生所暴露出的问题更是说明公共健康伦理强调公益性的伦理正当;同时强调公共健康的公益性对于体现人的尊严、缓和伦理冲突、维护社会正义又具有伦理应当性。为此,试从重视伦理冲突和解、责任共同体建立、关注国民健康素养提升等方面探索公共健康伦理公益性回归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王丽心 《法音》2012,(4):63-64
本刊讯3月31日,由中国佛教协会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佛学院、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承办,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协办的"首届全国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在中国佛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北京佛教  相似文献   

16.
正普陀山佛教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离不开"信、解、行、证"四个字,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与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正信指导正行,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把普陀山佛教纳入法治  相似文献   

17.
<正> "放生可以长寿、健康、少病",在普陀山工作的我,陪客人时常可听到这样一些"善举"者之说。放生何以得长寿呢?"因吃荤的人有杀孽,戒杀最好的方法是吃素,断绝一切肉食。但若未能做到完全吃素,平时就要多些放生,以积功德;而天地万物众生,皆有灵性,皆知趋吉避凶,今朝放生,物类皆知感恩图报"!"慈悲"者如此说。原来,善举者的长寿、健康是寄希望于众生的知恩回报上。信否?见仁见智。但也有一些人的放生"善举"是因为宠物失宠,他们把猫狗载到遥远的地方弃之不理;将鸟雀放生野外,将金鱼、巴西龟等撒落到景区的小溪或城市中的景观鱼池内。  相似文献   

18.
普陀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后,妙善老和尚就高瞻远瞩提出了"文明三支香"的文明敬香理念。2006年以来,在舟山市民宗局、普陀山管委会的具体指导下,以打造清净佛国为主题,普陀山佛协在全山范围内又掀起新一轮的文明敬香活动热潮。  相似文献   

19.
法音编辑部 《法音》2021,(11):71-74
一、普陀山与观音信仰 问: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自唐宋以来就逐渐成为中外佛教徒心目中观音菩萨信仰圣地,无论是对中国佛教(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佛教),还是东北亚佛教,乃至世界佛教都产生了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这是普陀山佛教观音信仰对中外佛教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的巨大贡献.在此,我们请尊敬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道慈法师给《法音》的读者简短地回顾和介绍一下普陀山观音信仰的缘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旅游业发展迅速。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车水马龙,让忙碌中的人们应接不暇,于是人们对旅游地的选择趋向人文自然景区和历史遗迹景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等高原地区景区更加吸引人们去观光游览。高原景区独具其地域魅力,而且很多自然景区都是文明发源要地,有其独特的天然而成的风光,因此景区的开发与适应性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应随之加强。自然景区中建筑的构建是景区景观完整性、协调性的关键。高原景区大多分为以建筑为主的景区和自然景区。建筑为主的景区不应只突出建筑,还要考虑与其所属环境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