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言祖语     
诸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愿。有佛世界都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者,菩萨见已,自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亦当如是。有佛世界七宝庄严,唇一夜常有清净光明,无有日月,便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常有严净光明,亦当如是。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1,(2)
一、文殊的事迹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音译,略称文殊。或译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妙吉祥。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1.天降甘露,2.地涌七珍,3.仓变金粟。4.庭生莲花,5.光明满室,6.鸡生凤子,7.马产祥麟,8.牛生白犊,9.猪诞龙豚,10.六牙象现。公元前六世纪(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在《华严经·入法界品》里,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馀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  相似文献   

3.
佛言祖语     
问曰:法在佛心中一切皆大,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答曰:佛所有功德法,应皆大故。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复次,得佛道时,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化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  相似文献   

4.
佛言祖语     
玄奘 《法音》2005,(1):1-1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云何菩萨有漏净戒能胜二乘无漏净戒?’舍利子言:‘声闻、独觉无漏净戒,唯求自利回向涅槃;菩萨净戒普为度脱无量有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菩萨所有净戒能胜二乘无漏净戒。又满慈子!若诸菩萨心作分限,饶益有情引发净戒,是诸菩萨所起净戒不胜二乘无漏净戒,不名净戒波罗蜜多;然诸菩萨心无分限,普为度脱无量有情,求大菩提引发净戒,是故菩萨所起净戒能胜二乘无漏净戒,名为净戒波罗蜜多。又满慈子!如日轮出,放大光明,萤火等光悉皆隐没;如是菩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回向趣求一切智智,普胜一切声闻、独觉回向涅槃所有净戒。又…  相似文献   

5.
佛言祖语     
《法音》2010,(5):1-1
<正>善生言:世尊!菩萨已修六波罗蜜,能为众生作何等事?善男子,如是菩萨能拔沉没苦海众生。善男子,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及利益  相似文献   

6.
佛言祖语     
《法音》2006,(4)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净自心现流,复请如来而作是言:世尊!云何净除自心现流,为次第净?为一时耶?佛告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净自心现流,次第渐净,非为一时。大慧!譬如庵摩罗果渐次成熟,非为一时;大慧!众生清净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清净,非为一时。譬如陶师造作诸器,渐次成就,非为一时;大慧!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而净非,一时净。大慧!譬如大地生诸树林药草万物渐,次增长非,一时成;大慧!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而净非,一时净。大慧!譬如有人学诸音乐歌舞书画种种伎术渐,次而解非,一时知;大慧!诸佛…  相似文献   

7.
森孝忍 《法音》2012,(5):39
伏惟大圣释迦牟尼世尊及诸佛、诸菩萨、诸天善神加持,中国佛教协会、香港佛教联合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诸位大德全心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和合,甚感欢喜无量。  相似文献   

8.
佛言祖语     
《法音》1998,(6)
佛言祖语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首),观察善财,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行菩萨行,问诸菩萨所行之道。善男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集一切智最初因缘。由乐亲近善知识故,令一切智疾得成满。是故于此勿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提出《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二十三》(以下简称《药王品》)讲述的是佛向宿王华菩萨宣讲药王菩萨的前身一切众生生喜见菩萨精勤修行、燃臂供养而获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的事迹。该经云,在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一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其时有一菩萨,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该菩萨一心求佛,精进修习苦行,经一万二千岁证得  相似文献   

10.
佛言祖语     
康僧铠 《法音》2006,(9):1-1
佛言:长者,在家菩萨应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见如来已,修于念佛是名归依佛;闻于法已,修于念法,是名归依法;见于声闻僧,而不忘失菩提之心,是名归依僧。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非不如法平直正求给事父母妻子给施亲友眷属知识然后施法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荷负重担,发大精进,教化众生而无疲倦,自舍己乐,为众生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而不倾动;财富无量,而无骄逸;失利名称,无有忧戚;守护正行,除去轻躁;助成他务,无所希望;有所为作,而不中舍。知恩念恩,施贫封禄,而慰喻之;除他忧箭,修善无足,多闻无厌;怨亲同等,等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班禅大师亲自选定并请画师绘制的上师本尊诸菩萨像十一帧,大师亲自撰写赞语,交中国佛协印制流通。这十一帧画像的内容是:1.释迦牟尼佛和弟子目犍连、舍利弗;2.毗卢佛、无量光佛、药师佛三尊;3.无量寿佛、白度母、尊胜佛母三尊;4.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三尊;5.金刚萨埵菩萨、龙尊王佛、叶衣佛母三尊;6.宗喀巴大师和两大弟子贾曹杰、开珠杰;7.莲花生大师、息瓦措论师、墀松德赞;8.玛巴祖师、  相似文献   

12.
佛言祖语     
《法音》2008,(6):1-1
善男子,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及利益。他善男子,若人乐施,一切怨仇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2016,(5):120-121
什么叫应所住而生其心? 【原文】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牛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相似文献   

14.
佛言祖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诸大众五百声闻、十千菩萨恭敬围绕。时舍卫城有一菩萨,名曰善顺,已于过去无量佛所种诸善根、承事供养,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住于大慈,心不瞋恚&住于大悲,弘济无倦、住于大喜,善安法界&住于大舍,苦乐平等。节量时食,少欲知足,常为众生之所乐见。恒以五戒及八斋法,于某城中怜愍教化,然后复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慈、悲、喜、舍,清净梵行。尔时善顺菩萨为令众生见佛闻法,与诸人众前后围绕,将诣佛所。时天帝释以净天眼见此菩萨,住上精进,行头陀行,具净尸罗,…  相似文献   

15.
佛言祖语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四无尽行?此菩萨勤修精进,胜精进,最胜精进,第一精进,大精进,微妙精进,上精进,无上精进,无等精进,无等等精进;彼菩萨不为贪欲所乱,不为瞋恚、愚痴、憍慢、恼害、悭嫉、嫌恨、谄曲、无惭、无愧之所恼乱。菩萨复作是念:我不欲恼诸众生,乃至不欲恼一众生故勤修精进,但欲舍离诸烦恼故修行精进,欲害一切结故修行精进,欲离一切习气故修行精进,欲悉分别一切众生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众生烦恼习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众生种种希望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众生诸境界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众生诸根故修…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2,(12)
普贤,梵语Samantabhadra(音译邲输跋陀或三曼跋陀)的意译,亦译遍吉,为印度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的诸多菩萨之一,亦是中国佛教界和信佛者崇拜的四大菩萨(普贤、观音、文殊、地藏)之一,峨眉山传为普贤菩萨显圣应化的道场而闻名于世。普贤之成为中国佛教中被崇拜的主要对象,即在于他具有“十大行愿”的无量功德。“十大行愿”出自《华严经》,内容是: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03,(8):1-1
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虽有弃舍珍财等事,而于彼事无取相想。谓若弃舍一切法相,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便能证得一切智智。若不舍相回向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终不能得一切智智。若诸菩萨能获种种金银等宝,虽名得利,而未名为能得大利,若诸菩萨能舍  相似文献   

18.
佛祖言语     
《法音》2006,(4):1-1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净自心现流,复请如来而作是言:世尊!云何净除自心现流,为次第净?为一时耶?佛告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净自心现流,次第渐净,非为一时。大慧!譬如庵摩罗果渐次成熟,非为一时;大慧!众生清净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清净,非为一时。譬如陶师造作诸器,渐次成就,非为一时;大慧!  相似文献   

19.
禅林清韵     
《法音》1993,(3)
莲颂 悦莲出泥入水,出水入空,亭亭玉立太虚中。不尘不染,不恶不善,远离分别自无念。妙相具足,与觉相应,一毫一毛尽佛性。真如本心,湛然不动,无业无报才是净。清净佛土,三辈往生,于法自在悲智融。相好庄严,喜舍慈悲,妙德妙行真实慧。诸法指归,朵朵宝莲,闻佛闻法不退转。无量寿佛六凡不缠,四圣不沾,世法佛法都不恋。佛慧智海,自然化生,体至无极身清净。佛恩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量刹。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瑞照十方无量光。一乘愿海,殊胜宏深,法藏比丘发愿心。因圆果满,积功累德,法藏成佛阿弥陀。万德洪名,遍诸佛国。无量寿佛阿弥陀。禅林清…  相似文献   

20.
佛言祖语     
《法音》1997,(3)
佛言祖语佛言祖语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顶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长发梵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复与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尔时世尊,得成正觉其日未久,寂然宴坐,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