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灵哲学(1950─1990):回顾与展望(二)徐向东二、心理学说明和精神过程的本质我们可以通过两种主要的方式获得关于精神状态的知识,一种方式是内省;另一种方式是分析精神状态在行为的产生和说明中所起的作用。这样,在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精神状态的了解上便呈现出一种不对称性:一方面是对我们自己的思想内容和感觉经验的直接接近,另一方面我们只能通过可观察的资料(行为标准)来推断他人的精神状态。内省、自我知识以及精神状态的第一人和第三人的接近之间的不对称性的问题,曾是60、70年代心灵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尤其与维特根斯坦在规则、标准和私人语言上的观点有关。①一些争论(如这种不对称性是否成立、内省知识是否是不可错的)至今仍在继续着。②不过,可以肯定,精神状态不仅是内省的直接对象,而且也是在行为的产生和说明中起着作用的状态。这个事实为我们判定关于精神状态本质的竟争理论施加了约束。反过来,心理学说明也对我们个体化精神状态的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80年代心灵哲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围绕着心理学说明的本质所展开的一系列争论,这个争论的焦点恰恰就是两种个体化精神状态的方案之间的冲突。大致说来,这里有两派主要的观点。一派观点认为常识  相似文献   

2.
性格与健康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只要精神状态正常,都有自己带有倾向性的独特性格,如刚强、懦弱、开朗、急躁、偏狭、粗暴等。由于人的遗传因素、成长环境、接受教育程度、体内的某些微量元素及化学物质等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性格也就千差万别。性格一旦形成,将左右人的思维、行为方式,也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心灵的状态     
如果事实不能用来说明脱离肉体的精神,我们就可以争辩说,关于心灵和肉体的二无论是个无用的累赘。为符合每一精神状态(无论转瞬即逝的状态还是持久的智力活动状态),二元论者必须承认肉体状态的存在,这一状态就在某一精神状态出现时就出现了。在二元论者自己的术语里,肉体状态是很容易说明的,它仅仅是存在于那精神状态中的心灵所引起的状  相似文献   

4.
庄子关于"自然"之论,与他的人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庄子哲学里,"自然"是一种状态,一种人的存在状态,一种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情感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是一种原初状态或不待造作的真实状态,也是一种真美状态。庄子讲"自然",是将"自然"与人的存在状态联系起来,是要让人明白人的本然,明白本来的生活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对当代阴谋论发展现象作一个认识论诊断。本文首先对当代阴谋论发展现象的两种进路进行了批判。"超批判"进路认为,阴谋论的发展表明"批判思维"的缺乏,因而开出的药方是教学生只有自己证实了才能相信。作者认为这种"认知个体主义的"策略是无效的,甚至会产生反作用,因为对阴谋论话语的一项研究表明,阴谋论恰恰是受到了一种个体主义修辞术的滋养。作者所拒斥的第二种进路否认"阴谋论"这种成问题的现象的存在,这种进路的主要依据是难以确切地界定何为阴谋论精神状态。作者的回答是,阴谋论应被界定为认知个体主义的加剧,也即界定为在区分可靠的证明来源和不可靠的证明来源方面的无能。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初步尝试,他清醒地意识到,"公德"观念的缺乏不仅对民众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消极影响,而且阻碍着现代意义上的团体生活的发生.因此,他主张通过"乡村自治"的方式造就团体生活的必备品德,使农民在获得现代性物质利益的同时,养成关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素质,依靠公德的柔性力量推动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对传统道德力量的过度自信及趋利避害的考量,使他在维系团体生活的价值取向上终究未能摆脱向传统儒家伦理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其个人自由所受到的限度是什么?这种限度,可不可以被认为是人们自由的桎梏?个人有无权利破坏或超越这种限度?自由,确是被公认为是人们应该享有的一种极重要的权利。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权。但是,人人都为所欲为地滥用自由权,那末,人们的一切自由  相似文献   

8.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记忆是一种复杂的高级过程,它包括信息的搜集、贮存和提取。记忆功能的缺陷是器质性和功能性精神障碍的一种常见的伴随症状,无论从诊断,还是从康复的观点看都是临床家所关心的。记忆功能的粗略估计是每个精神状态检查的一部份。精神状态检查可对心理功能的一些方面作出经济的筛选,但它可以提出,也可以不提出合适的资料。整个的心理测量  相似文献   

9.
人生正如旅行,是我们给予心灵的一场修行。在这个过程中,读书对于心灵的开悟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那些企图在艺术创作中有所心得的人而言,读书所带给其的趣味与心境是感官世界所无法给予的,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感知,古今中外皆如此。纵观中外集大成者,他们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精神文化所闪现的不可磨灭的经典火光,从古至今照耀着我们,给我们以指导与启发。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及文人画精神在今日之境遇,作为当今姑且算得上"文化人"的我们究竟该保持怎样的心态与精神状态呢?也许,知古、尚古便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最高崇敬。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加上现代社会中生活压力越来越重,人们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种精神状态,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那么,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该怎样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呢?有一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心理学上称之为反向心理调节法。具体地说,就是对于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复兴。与此同时,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学者也往往从各自熟悉的非西方传统中寻找美德伦理学的资源。其中,有学者根据“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所推崇的轻松自在的生活而认为,《庄子》中蕴含美德伦理学思想,特别是其良好生活观,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为,要确定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是良好生活、具有美德的生活,我们就不能只看其形式(how),还要看其内容(what),而后者就一定牵涉某种特定的人性论,因为人类的良好生活之“好”一定与动物(如狼)的良好生活之“好”不同。《庄子》里确实有一种确定的人性观,而这种人性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尊重。因此,这种尊重也成为《庄子》美德伦理学中最重要的美德,而且也是《庄子》对我们今天的美德伦理学发展所能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因为这是一种为我们熟悉的几乎所有美德伦理学所忽略的美德,同时又正是生活在这个多元时代的我们所最需要的美德。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编学习力及学习力影响因素问卷,对305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建构学习力与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探究各影响因素对高中生学习力的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影响高中生学习力的因素有六个,分别是认知能力、动机水平、精神状态、人际协调、身心优势感和学习氛围。(2)对学习力解释的贡献率大小排列依次为:精神状态、动机水平、学习氛围、认知能力、身心优势感和人际协调。(3)学习方法运用力主要受动机水平、精神状态、学习氛围、认知能力等4因素的影响;学习态度调控力主要受到精神状态、动机水平、学习氛围及认知能力等4因素的影响;学习自控力主要受精神状态的影响;提问互惠力主要受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动机水平及学习氛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是迅猛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在满足了温饱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众所周知,油画创作是反映时代特征最为有效的一种外化体现,所以它的创作可以说是与生活背景息息相关,时代生活背景对于油画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文章就对时代生活背景下,油画创作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医和中国哲学中身体的意义:以梦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梦这个精神现象的考察可从多个角度进行,中国医学和哲学范围内的几种释梦思路反映出对精神状态的一贯重视,但这种重视必须联系身体观念才构成完整的体察。中医把梦视为身体疾病的信号,道家的"至人无梦"说和宋代理学对"孔子梦周公"问题的讨论则涉及两种释梦思路间的转移,即从视梦为精神状态和精神修养的指针到兆示吉凶的征兆。脱离身体的精神化解读暴露的中国古典身体观念和崇圣传统之间的张力,是造成这一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抽象绘画能够很精准地把握客体的内在特征,借助造型和色彩描绘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蒙德里安所主张的抽象艺术理念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艺术的规则来构建全新的设计秩序,以体现出最为本质的生活与精神状态。目前,蒙德里安引领的风格派抽象绘画理念主要被应用在服装、工业产品和建筑设计等各个领域。其抽象主义设计理念,完美地展示了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生活环境是反映个体经验和生活材料的渠道,并且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使"自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也反映在无意识之中。也正是因为早期的生活经验,和日后妻子克里斯纳的全心支持,使波洛克日后所坚持的艺术风格更加明朗,清晰。  相似文献   

17.
我的信条     
我相信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他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超越自然,天赋于理性和自我意识。我相信人的本质是可以查明的。不过,这种本质并不是说明历史上一切时代的人的特征的东西。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存在所固有的矛盾之中,这种矛盾促使他行动,以便解决这种矛盾。人对这种存在的矛盾不能保持中立和消极的态度。正因为他是人,生活就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为了能在生活中达  相似文献   

18.
刘靖宇 《美与时代》2005,(12):82-83
博尔赫斯早期诗歌创作是先锋体验和辩证思维的产物,同时糅合了激情燃烧的诗歌状态和孤独的思索.他的早期诗歌较之后期诗歌更集中地表现了艺术世界的一种悖论式存在:激情与孤独.这种表面看似无法和谐的两种精神状态共处在他的诗歌中,而这种共处无独有偶地又丰富了他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19.
1989年,赵本山创作并表演了小品《小草》.作为春晚小品的"甜点式作品",《小草》一经推出,便立即风靡全国,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赵本山也由此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在《小草》中,三十出头的赵本山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对人物形象的揣摩与感悟,加之对小品语言的精准应用,从形貌到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将一个开朗、乐观、童心未泯,而又有"自恋情结"的老太太形象纤毫毕现地刻画了出来.赵本山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功,自然是与他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理想的不断追求分不开的,而这些同样也是创作出优秀摄影作品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3.试图克服非历史的和反进化主义的基本立场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都持有反形而上学的立场,并固有着所谓的“现象学内在论”。这种内在论以各种方式断定人和世界的融合性或世界对人的直接赋予性;与以上两个特点密切相联系的是这些流派的其他一些基本原则和原理,特别是它们所共有的非历史的和反进化的研究方法,它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解释人的全部问题,解释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认识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形而上学的还原论对各种现实现象实质进行解释所依据的原则,是认为这些现象有一个外部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