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中国科普研究所的邀请,国际探索中心(CenterforInquiry,CFI)代表团一行8人(含3位陪同)于2005年4月15日至29日来华进行友好访问和开展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涉及的学科有物理学、心理学、无神论、科技哲学等,代表团成员长期在欧美的大学、社区进行科学理性、科学伦理的普及教育,在媒体上大力提倡科学与无神论,并对一些声称的超自然现象进行科学的调查,对一些打着科学旗号进行欺骗和非法牟利的团体和个人进行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第十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在东京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与日本国法人伦理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IO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6年11月9~1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在“家庭伦理”、“生命伦理”、“环境伦理”、“企来伦理”四个主题之下,会议的综合副主题是“实践伦理学成果与课题”。此次与会的中方代表团以哲学研究所所长陈铭泉为团长,成员中包括哲学研究所、首都经贸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的学者与一名社会工作者。此外,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的叶敬德博士作为香港方面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兹将会议讨论情况介绍如下:1.家庭伦理,今天,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许多不…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23日,由日本伦理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日伦理交流2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九华山庄顺利召开,中日双方的伦理学界同行共200余人与会。自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日本伦理研究所共同开创了中日伦理学家之间的持续、广泛、深入的学术探讨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合作交流。中日之间的伦理交流为中国学者了解当代日本的社会道德及伦理教育的现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作为民间教育团体的日本伦理研究所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对中国伦理学…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组织,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在中心主任葛晨虹教授的率领下于2014年9月28日至30日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并与对方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焦国成、肖群忠、温海明教授,郭清香、张霄副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江畅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齐鲁学刊》杜振吉教  相似文献   

5.
管连荣 《心理学报》1981,14(2):129-131
应心理研究所潘菽所长的邀请,美国心理学家代表团一行十人于八○年十月十三日到十一月二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访问。这个代表团中有不少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他们中有:  相似文献   

6.
中日第二次实用伦理学讨论会是在位于东京千代田区崎町的伦理研究所本部举行的。该所系文部省社会教育局社会教育课所管、以广大的一般群众为对象的社会教育团体。创立于1945年9月,创立人是丸山敏雄先生(1892—1951)。他大学毕业后,先投身于宗教事业,二次世界大战后,专心伦理研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中国伦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进行。应邀参加会议的日本学者是以社团法人伦理研究所常务理事北奥三郎为团长的日本伦理学者访华团一行七人,其中包括著名的高桥进教授(前筑波大学副校长,现任目白女子大学副校长、日本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铃木博教授(日本东海大学经济管理主任教授)等人。我国方面参加会议的,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一些学者外,还有来自其他省市和其他部  相似文献   

8.
第八次日中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4年10月中旬在日本东京举行。此次中方代表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景源为团长,成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学者。香港浸会学院罗秉祥先生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日方出席会议的有伦理研究所丸山竹秋理事长、北奥三郎专务理事,还有著名日本伦  相似文献   

9.
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纪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的邀请,以北奥三郎为团长的日本伦理学代表团一行六人于九月六日至十一日访问我国,并在北京同我国伦理学工作者举行了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日本方面出席会议的有六人,其中包括伦理研究所四人、茶水女子大学胜部真长教授和筑波大学高桥进教授,中国方面出席会议的有罗国杰、刘启林、倪鼎夫、魏英敏、许启贤等十六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中日两国学者结合本国的历史和现实,就这两方面的问题坦率地交流了各自的研究心得。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概述如次。  相似文献   

10.
中日实践伦理学交流的新篇章──第七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综述孙春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伦理学会和社团法人日本伦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七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8日一21日在岳麓山下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举行。以日本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又是一个明朗的秋季,以姚介厚为团长、刘启林为顾问的中国伦理学者访问团,应日本社团法人伦理研究所之邀,于1992年10月14日至22日访问了日本,并且参加了每年一度的第六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这次访问和学术会议,是在中日两国恢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0月23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成德同志应日本爱知学院大学禅研究所邀请,率领该院《五台山研究》主编崔正森研究员、五台山佛医研究所所长孟海贵副研究员和五台山研究会理事、五台山文化研究所所长董杰英教授等人组成的佛教文化代表团赴日进行学术文化交流考察。  相似文献   

13.
读《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实录》雷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不断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在哲学社会科学这个领域的对外交流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同日本伦理研究所的双边学术讨论会,是很值得称道的。日本伦理研究所是一所民间的研究机构和教育团体。它是由德高望重的思想家、在日本有“现代圣人”之称的九山敏雄(1892—1951年)于1945年创立的。现拥有个体会员70多万,团体会员(以企事业为单位)达1万2千个,分布全国各地区。该所的主要工作分4个方面:研究、教育、出版、普及。其中,研究工作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伦理研究,但更侧重实践伦理的研究。它同中国伦理学界的交流,也主要是在实践伦理方面,故双边学术讨论会定名为“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自1986年始,每年一次,在中日两国交替举行,一直持续至今。就是在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事件发生后不久,正当与国外的友好交流几乎中断之际,日本伦理研究所在丸山竹秋理事长的决策下,毅然派团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讨论会。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动乱”之后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也是促成中日伦理学界友好交流迅速发展富有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11月2 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举办了经济伦理国际论坛:“经济伦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术研讨会,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尹继佐主持了开幕式,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会主席乔治·恩德勒、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伦  相似文献   

15.
第五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应邀参加会议的日本学者以社团法人伦理研究所常务理事北奥三郎为团长的日本伦理学者访华团,共七人,其中包括著名的高桥进教授(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目白女子大学副校长、日本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铃木博教授(日本东海大学经济管理主任教授)等人,我国方面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学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共30人。会议主要讨论青年的家庭婚姻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 在讨论家庭婚姻观念时,高桥进教授首先介绍了日本青年的恋爱和婚姻观。他指出,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原来的传统伦理影响逐渐淡漠了,新的观念正在树立。例如,在一份关于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的调查中,六分之一的学生目前有恋人,而其中的三分之一又是家人介绍认识的。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2日,我随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去日本东京参加第二次中日实用伦理学讨论会。会后,应日中协会、中国研究所、汤因比市民之会、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日中技术友好会五个团体的邀请,又进行了一周学术交流活动。这次在日本的学术访问使我感触良深。 (一)中日第二次实用伦理学讨论会 11月2日上午八时,中日双方学者(中方8人、日方18人)进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后。随即用一天的时间进行了家庭伦理问题的讨论。首先由我作了题为《对我国当代青年的爱情、婚姻、家庭现状的分析》的发言。我在发言中讲,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青年爱情观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选择对象的标准注意精神生活、注重知识文凭学历、注重以真正  相似文献   

17.
亦西 《佛教文化》1994,(3):14-15
1994年1月12日至2月14日,由中国佛协副会长净慧法师任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任名誉团长的中国佛教文化代表团,前往法国巴黎,举办“中国佛教文化展”,开展了一系列的弘法讲学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素有天主教传统的法国,中国佛教文化代表团所受到的诚挚欢迎感人至深;中国佛教代表团的弘法活动所激起的反响令人动容。当团长净慧法师率众离开时。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主办,日本社团法人伦理研究所协办的“东亚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和大陆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各国学者...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0,(12)
<正>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访问日本本刊讯(顾梦飞供稿):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一行5人应日本基督教协议会邀请,在傅先伟主席带领下,于2010年11月2日至9日访问了日本。访问进一步增进了中日两国教会和基督徒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团契友谊。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评选办法》,经中国伦理学会"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评审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十名同志被选为"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王强(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冯昊青(浙江师范大学政治伦理研究所)、曲红梅(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朱辉宇(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李义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教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