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引言本文包含着一种纯属个人的动机。在与分析哲学家交往时 ,我常常会体验到一种特别的、我想尽力避免的沮丧 ,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我对知识社会学的兴趣。简要地说 ,我特别喜欢的一位 2 0世纪哲学史学家J 帕斯莫尔 (JohnPassmore) ,在听说我尝试着把社会学与哲学相结合之后 ,有一次问我 :“一个有天分的人 ,一个训练有素能够从事有趣的哲学事业的人 ,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像社会学这样尚有疑问的领域之上呢 ?”①在这以后 ,我就尝试淡化对这种疑问的失望 ,尝试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分析哲学家会自然而然地作出这样的反应。换句话说…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基于这样的信念而写作的,即认为研究社会的学者也许能从那些将理性作为自己研究主题的哲学家的思想中受到教益,因为任何关于社会的系统研究都必然会受到理性的指导,理性主题的选择似乎不需要更多的论证,但坚持对它进行哲学上的把握则需要详尽的论证。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致力于扎实地探求真实知识和实践认识的人们,总是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样一些哲学活动上(诸  相似文献   

3.
当今,哲学正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时代。这一态势要求人们必须对哲学进行全方位的透视。以往,我们大都只注意哲学的內在结构与规律的探讨,而忽视对哲学的外部环境的考察。随着哲学的深入发展,这种偏颇日益显露出来。因此,目前有必要建立一门新学科——哲学社会学。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弥补过去的不足,从哲学的內在和外在两方面的结合上,把握哲学的发展,使之成为一种更清醒的自觉。  相似文献   

4.
关于心理学主义和社会学主义的争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被政治事件打断了: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终止了,关于社会学主义的论战则因希特勒上台而停止了。然而,至少对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以后的几代哲学家对谁是赢家几乎没有什么疑问。当然,赢家是弗雷格和胡塞尔。如果曾有过不确定的话,那也仅仅是关于谁应得到一等奖的问题;分析哲学家投了弗雷格的票,而现象学家则选择了胡塞尔。共识的力量尤其可以从这样一个事实中看出,即在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中,那些关键的反心理学主义的专题论文,已经成了20世纪一般的西方哲学、尤其是分析哲学的经典文本。在英美世界中。  相似文献   

5.
在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用以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手法,特别清楚地表现在所谓“新左派”运动这种独特的左倾机会主义思想体系中。这种运动在1968年法国五一六月事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此之前不久,它也表现在六十年代左翼学生运动中,这个运动开始于美国、后来波及西欧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传播到日本。对六十年代思想斗争所作的分析令人信服地证明,这种左倾机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就是所  相似文献   

6.
哲学基本问题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学术界早有争论。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作出不同的回答。不过,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察,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更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本文就按这个路子作些初步探讨。 哲学基本问题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各个时期唯物论对它是怎样认识与解决的呢?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哲学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一个哲学家对科学的历史和编史工作有强烈的兴趣,那么近20年最令人感兴趣、同时也最令人困扰的理论发展也许就是爱丁堡的巴恩斯(BarryBarnes)和布卢尔(DavidBloor)以及巴斯的科林斯(H.M.Collins)所阐明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一方面,这一纲领鼓励了科学史领域内的创造性工作,也就是把社会历史的方法应用到现代科学进步的重要事件中,以便对这些事件的广泛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有特别丰富的记载。另一方面,科学知识社会学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明显地具有哲学任务,这种任务拒绝传统的哲学理想,即存在着理性、客观性和…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前十年,社会学在苏维埃国家的社会思想发展中也曾是核心问题之一。它对于同资产阶级复古派的思想搏斗,对于意识形态的主要活动以及高等学校的改造,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在革命前,社会学及社会学教育的历史命运,在西欧各国和在俄国是大不相同的。在西方,上一世纪的最后三十多年,社会学一方面作为认识社会现象的主要学科,另一方面又作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理论结构的分析,关于科学方法的合理重建以及对若干科学概念的逻辑分析等等,对于推进和深化科学认识论乃至整个哲学的研究,无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由于他们对于分析、还原和逻辑方法的强调和运用,使得科学哲学几乎成了一门与科学研究相类似的相当严格的精密的学科.  相似文献   

10.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史以来首次采取了一项跨部门哲学战略,这一战略旨在为支持人文和社会科学部的重点学科哲学的计划确定制度框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会员国和广大机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特别是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哲学日以来,哲学领域的活动不断开展,因而这一战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工业发达国家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科技进步的主要趋势之一,计算机广泛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部门,渗透到人类活动从科学研究和教育到日常生活及闲暇时间的其他领域。如果说在60年代“智能机”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基本上是在一般理论方面或纯粹抽象地加以讨论的,那么在今天,计算机则成了现实的东西,不仅出现了大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哲学跟传统哲学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哲学手段和哲学对象的语言化。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间这五十年,哲学研究异乎寻常地关注语言、符号和交往问题”。(《大英百科全书》袖珍版。14卷,274页,1980年)。这一特点产生和演变的背景,人们可以说得很多很多。我想指出,不能忽略的是,现代社会的日益信息化,使语言在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13.
分析哲学旨在通过语言分析,达到概念的清晰性、表达的严格性和推理的有效性。哲学史上确有一些命题和问题是模糊的和不严格的,因而妨碍了问题的解决和哲学的进展。分析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澄清和部分地解决传统哲学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其中一些问题得到部分的解决。一些众所周知的哲学命题和著作,如“哲学是爱智慧”、“天人合一”、老子《道德经》,或者在意义的清晰性上,或者在推理的有效性上,存在一些缺陷。将分析的方法应用在这些命题上和话语上,有利于我们获得更清晰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没有结果的争论。  相似文献   

14.
欧阳康,1953年生,四川资阳人。1975年至1954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先后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元月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副教授。参与《认识发生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书编写,著有《社会认识论》(待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译文五十多篇。  相似文献   

15.
《原道》2017,(2)
2016年12月26日,复旦大学全球化与宗教研究项目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一场以"从哲学与社会学的视角看儒学/儒教的复兴"为主旨的跨学科学术对话。对话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范丽珠教授主持,涉及儒学/儒教复兴进程中诸多引人深思的议题,本刊特予刊发,以飨读者。本文录音原稿由徐海峰整理,刊发时略有删节并拟定各节标题。  相似文献   

16.
苏联哲学家中老一辈的著名代表、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Б.А.恰金具有令人羡慕的创作积极性。在最近几年,他发表了几部巨著。我们所研究的前两本著作,不仅在问题的提法上,而且在解决问题的特点上都是相同的。作者正确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阶段的实质,正如Б.А.恰金所强调指出的,这个实质就是在概括历史现实中的新现象、工人阶级为了革  相似文献   

17.
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和管理哲学的探索──医学与哲学的历史责任(之三)医学与哲学杂志社(116013)王国强1993年11月12日,陕西省卫生厅及西安医大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等单位的14名同志,应本刊的邀请,于陕西省卫生厅会议室进行了座谈。本刊常...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决不是一个民族性概念,而是含有丰富的世界性内容的。现代化过程是我们走向世界,把本民族的文明与各民族的文明相融合的过程。现代化的哲学也是这样一种开放性的哲学,是民族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崔伟奇 《学海》2001,(4):5-8
20世纪 6 0年代 ,T·S·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范式”这个概念来描述科学的发展。这个概念现在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毫无疑问 ,范式总是与特定的、处于成熟形态的理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以范式为视角探讨哲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 ,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特别是随着新世纪、新千年的来临 ,哲学能否再次发生理论“转向”(turn) ,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哲学范式的基本特征当年 ,库恩面对人们对范式概念的责难 ,曾把范式的多种涵义归结为“科学共同体” ,并进一步明确为两种基本涵义 :专业团体 (…  相似文献   

20.
陆树程 《学海》2001,(4):190-193
马克思主义认为 ,对时代的分析和认识 ,是观察、分析和估量世界形势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是我们党和国家制订战略和策略的重要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高瞻远瞩 ,纵观世界全局 ,对当代国际形势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他说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① 这一科学论断 ,反映了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 ,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以及战争与和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是新时期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