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过世的祖母曾经有句话,叫"送饭送给饥人,送衣送给寒人",德国人送礼物很有这个味道。我的朋友露西过去有一个小本子(当然她现在记在手机里了),记载的都是朋友的生日和朋友的爱好。一旦受到邀请,她就胸有成竹地出门购物了。那么,德国人送礼,送什么东西为多呢?实用的东西。它排  相似文献   

2.
<正>她是班主任在电话里先和我联系好,再在同学的陪伴下到我的辅导室的(为保障当事人隐私,姑且把她称呼为小白,把她同学称呼为小青吧。)。初见小白,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面容姣好,由小青搀扶着,哭泣着,哽咽着。这种情形我的判断是一定发生了比较严重的事情。是什么呢?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可是她不说,只是哭。从她愿意来这里、愿意坐下来、坐下来又没有要走的意思来  相似文献   

3.
合欢树     
正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相似文献   

4.
远方有多远     
正远方有多远?一片畸形的黑影压在母亲身上,虽然这是正午。病痛折磨着母亲,可怖的癌症吞噬着她的肌肤,死神就在远方等她。无助的眼神,疲惫的身体,她怎么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三岁的女儿?曾经的爱恋,曾经的海誓山盟,在病痛面前变得不堪一击,曾经想平淡过一生,相牵相守一生,化为天边的乌云,渐渐地,  相似文献   

5.
爱的行囊     
思偶然的机会,我和你走在同一条道路上。或许,我们是擦肩而过,或许我们只有过一瞬间的对眸,那么,目光里是否写着一点嫩绿的情意呢?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搭在灵魂之上生命当中的不轻不重的行囊。那么,我们又用它装着什么呢?装着我们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梦想和希望?所有的生命的阳光?也许我们背着它,步履维艰,甚至大口地喘息。可是,我们从没有想过把它轻易地抛弃。尤其是我的行囊,绿色的行囊。没有显赫昂贵的名片,也没有面具,只有一支从童年珍藏到今天的发黄的歌谣;还有那被老鼠咬破几个窟窿又显得有点寒酸的天真,但我始终像爱惜生命一…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们觉悟了宇宙生命的本质后,超越了自私自利,自然而然就生出了慈爱心;当我们避世修炼,生命圆满,静极生动,生出的也是慈爱。条条大路通罗马,路径虽然不同,但成功的标志是一样的,那就是慈爱。道教有一位慈航道人,在佛教名为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大家都去崇拜她?因为她慈爱。人们为什么会崇拜慈爱?因为人世间有苦难。宗教的产生和存在就是为了解除人间苦难。那么苦难的成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智慧来访     
正静静的夜里,智慧来了。她站在我的卧榻之侧,用母亲般慈爱的眼光看着我,为我拭去了泪水。她说:"我听到了你内心的呼喊,就来安慰安慰它。请把你的心儿打开吧,我会为它添满光明!你有什么就问吧,我将给你昭示真理之路。"于是,我的问题接踵而至:"智慧啊,请告诉我:我是谁?我怎会到这样一个令人生畏的地方?这些经天纬地的想法、卷帙浩繁的书籍、荒诞怪异的图画都是些什么?这些像鸽群掠过一样的思绪又是什么?这些令人倾倒的诗词、余音不绝的韵文是什么?这些既让人悲哀、又让人欢喜的结局是什么?它时常纠缠着我的灵魂、涌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5)
<正>几个月前,惊闻一位挚友痛失亲人。当清晨我们得知此消息,电话确认的时候,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让人心碎。尽管整夜未眠,处理着许多事务,心理上经历迷茫痛苦,她仍旧用轻柔的声音简单告知我们情况。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禁落下。曾经我们是那么要好的同学,但现如今她所遭遇的,我知道多少?又关怀过多少?我不禁想到,在教会服侍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难处。牧者常常按着信徒的状况给予安慰关怀,可是又有多  相似文献   

9.
信息概念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信息论是控制论的理论基础,那么“信息”则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随着信息论的发展而出现信息科学,信息概念则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今天,信息生产方兴未艾,正在成为一种划时代的产业。但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科学是怎样定义它的?哲学又怎样不满足于这些定义而试图对它作出最一般的概括?  相似文献   

10.
银屏上的她迥造了一个个坚强不屈的女性,她的美丽和知性,犹如一朵淡淡的白玉兰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她就是我国知名的青年演员——小宋佳。说起成功,她淡淡地回应,这是一场美丽的“意外”。的确,她的人生中曾经有过几次的“意外”。  相似文献   

11.
我没有亲历过任何一场死亡,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葬礼。一次,我梦见我的太姥姥,养育过我、临死前叫着我的名字的太姥姥。光头,短短的白发茬,目光平静如水地看着我。我开始后悔为什么我没有去参加她的葬礼、他的葬礼、他们的葬礼?为什么我那么软弱,那么怯懦?为什么我自动过滤了让我悲伤的场面,屏蔽了让我震动的时刻?  相似文献   

12.
温暖亲情     
真正陪我们走过漫长一生的,不是爱情,是温情。邻居是一对很时髦的小夫妻,结婚没多久就吵吵闹闹着要离婚。一次女主人突然跑到我家和母亲聊天,她问我母亲,两个人在一起没有爱的感觉了,还要不要过下去?我听见母亲对她说, 爱的感觉可以当饭吃吗?你们可真傻啊,两个人在一起久了,爱情就变成了温情,温情就好比亲情, 有了亲情,还要爱的感觉于什么?  相似文献   

13.
她拘谨地在我的办公桌前,一双手,一会儿捏捏衣角,一会儿又交叉绞在一起,低垂着双眼似乎很害羞。 我让她坐下,她嘴角浮出一丝感激的微笑,说:“我站着就行。”我又让了一次,她才小心翼翼地半个屁股坐在沙发上。 凭着心理医生的职业敏感,看得出,她属于那种小心谨慎、做事有板有眼的人。对这类人,经验告诉我该怎么做。我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询问困扰她的病情是什么?而是慢声细语地询问她的家庭、职业、工作单位。她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法学?或者什么是政治学?这些问题可以有很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些学科的对象和界限很明确.但是,如果问"什么是哲学?"那么答案就不那么简单.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在中国,通行的说法是"哲学是一种世界观".问题是,几乎所有科学都是一种世界观,至少是构成世界观的一部分.谁能否认物理学也是一种世界观?如果说哲学是一种世界观,那么,它恰恰是一种最可有可无的世界观.因为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完全依赖于其他学科.所以,把哲学视为一种世界观不仅无法使哲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而且将使哲学丧失掉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正我曾经问楚依依,怎么在那么好的年华里,一下子去了偏远地区支教。她却笑,仿佛那只是一场旅行,虽然要有三年那么久,在她眼里却只如三个星期般,似乎一眼就能看到尽头。也会猜想,这个楚依依可能是在校园里受了什么情感上的挫折,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讲,是想找个天涯一般的地方,无牵无绊  相似文献   

16.
依靠     
朋友,你可知道,什么是你的依靠?也许你会想:我有强壮的身体,我有健全的头脑;如果再下功夫,就会平步青云,荣登高位,成为富豪。是啊!我也这样想过,也曾为此付出辛劳。但,有权有势就可靠?你看,世上,几多野心勃勃的风云人物;竟相角逐,尔沉我浮。他们所思,无非据夭下为己有,他们所欲,无非把一切都捞到,一生一世就这么没完没了!难道,权力地位在人生中就那么重要?请把目光移向小草。你看,在路边,它随着清风舞蹈;在河沿,它伴着流水欢笑;在田野,它陪着禾苗长高;在山坳,它和着树上的知了。它一头扎进土里,吮吸着大地的乳汁,沐浴着阳光雨露,根深叶茂。…  相似文献   

17.
一个痴情的女孩,当热恋了三年的男朋友因一次意外的车祸离开了人世后,她就把情感世界封闭了起来,日夜所思所想的都是已故的男友。她经常穿的是男友所送的鹅黄色套装,就好像他还没有离开过一样。有一天,她不小心把这套衣服上衣的一粒扣子弄掉下来,打碎了。这可是两粒绝无仅有的水晶扣,心形,象征着她的爱情,它是那么的剔透,如同她纯真的爱情,也是那么的易碎。女孩舍不得这件衣服,可是只有一粒扣子怎么能穿呢?她伤透了脑筋。她的母亲建议,不如舍了剩下的那粒,另外买两粒扣子。她听了母亲的话,真的找到了两粒造型更加独特、也配…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发现自己8岁的女儿充满了逆反心理,大人说什么她都有自己的理由来反对,经常对我的苦口婆心无动于衷。于是,我和孩子之间就时不时地爆发“战争”,当然最后的胜利者总是体力占优势的我。而面对战败者的泪眼,胜者又免不了同情、安慰和给予补偿。一次次,生活就在弥漫着的火药味中渐渐地失去了它诱人的魅力。有一次,我给女儿辅导作业,一道数学题我讲了半天,可她却心不在焉。我火冒三丈,桌子一拍,让她到房间去闭门思过。女儿知道自己理亏,默默地走进房间,可我依旧火气难消,真想跟以前一样冲过去狠狠地抽她一顿。好半天,我才克制住自己的冲…  相似文献   

19.
本书的大部分读者大概对科学——一门,也许不止一门——较为熟悉。那么头脑中可能会产生下列问题:究竟什么是科学哲学?它与科学有什么不同?它与哲学的其他领域关系如何?在此,我们将试着对这些及有关的问题作些解答。  相似文献   

20.
摆在我面前的是英国现代著名伦理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8)的名作《伦理学原理》。它以其特有的风格牢牢地攫住了我的理智,一如往昔它曾多次引起我情感上的抵抗一样。那么,赋予其独特风格的缘由是什么?就是摩尔所熟练使用的语言分析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它能否成为伦理学研究的有效工具?让我们首先关注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