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裘梧 《中国道教》2007,(2):10-11,17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古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一理念多有发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深深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观念与生活中。《道德经》对和谐的阐发别开生面,处处流露着  相似文献   

2.
和谐世界理念有着深厚内蕴和巨大张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实现大同”等和谐思想。要构建和谐世界,必须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借鉴和吸收人类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3.
常正 《法音》2006,(5):74-80
4月的杭州,万物复苏,春意盎然。这个有着人间“天堂”之称、“东南佛国”之誉的历史名城,迎来了参加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高僧大德、佛教学者、各界知名人士。4月13日(农历三月十六日),正是观音菩萨六化身之一的准提菩萨诞辰,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论坛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约80位高僧大德、佛教学者和知名人士在两天的大会上阐发了佛教“慈悲”、“平等”、“智慧”、“和合共生”的崇高理念,反映了全世界佛教徒致力于人类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的信心、意志和期望。…  相似文献   

4.
闵一得与道教"医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世说系统阐发于请代闵一得所辑《古书隐楼藏书》中,它是明清之际三教合一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医世说的要旨在于“即身以治世宁”,即通过内炼外养,培养真元,先治其身,次治其心,“内则用以治身,外则用以治世。”达到“天都泰安”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四夷安靖”之社会有序稳定,“闾阎富庶”之民富国强“世治”目的。作者还深入剖析了道教“医世”思想形成的宗教理论基础,指出,道教医世思想反映了道教出世与入世并重的特征,是道教修身济世利人、服务社会之“真精神”的集中体现,有其现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易》古经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展示中华先民智慧的著作,包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1、把天地万物风调雨顺的生态平衡景象与人类自身崇尚道德紧密联系起来,阐发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2、提出生态忧患意识观,反对浪费和破坏资源;3、描绘了“生态之乐”的社会理想蓝图,倡导人与万物友好相处的生态和谐观。这些思想对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韩丽雯 《管子学刊》2013,(4):120-122
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后,“构建和谐社会”尤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热切讨论,和谐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之间的关联也引发学者们的思考和争论。但关于“和谐社会”和“和谐”理念的问题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歧见和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与中国传统的“和谐”观是一脉相承的,有的学者认为它与儒家的“和谐”观或传统的“和谐文化”是具有本质区别的;甚至学者们对于中国传统的“和谐”观的认识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讲“和”,贵“和”或崇尚“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所在,有的学者认为“贵求与人同,不贵与人异”[1]209是中国文化的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追求”[2]4,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从而使“和谐”理念和“和谐社会”成为一个充满争议而有待深入辨析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时代呼唤的状况下,林存光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一书于2013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出版为我们重构了中国古典和谐理念和治国方略的完整图景,填补了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学术价值,而且为更好地实现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助益,其出版的社会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7.
《太平经》的生态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它提出“大和即出太平之气”,强调自然界的和谐,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诠释为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主张顺从天道自然,并且提出“天父地母”概念,认为天地能够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予以惩罚,抛开这些理念的神学面纱,其与当今的生态学思想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医学有独具自己文化特色的传统心理治疗思想,它以“和”为核心,具有生理与心理调适并举、利用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心理治疗、疗养修一体、德心统一、依据并利用环境因素进行心理调适与治疗等特点,其治疗理念是:“心病须用心来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和“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些思想与理念对心理治疗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美好家园,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始终是我国各族人民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我国已经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并且正朝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断地奋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努力构建和谐美丽的乡村,以和谐思想为引领,以之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升级。一、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根1.“和为贵”思想。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以“仁爱”为中心 ,构筑起包括民本思想、大同思想、义利观在内的慈善思想体系。汉唐时儒家文化中关于慈善的理念得到进一步阐发 ,其内容也更为丰富多彩 ,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慈善伦理的构建和慈善事业的实践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影响。儒家文化中慈善思想的另一重要源头是《礼记》、《周礼》,其中关于古代礼仪的记载成为后世慈善组织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宋代儒、释、道三教思想大融合的文化角度,分析了张载、苏轼的“实体”论思想,揭示了二者的“实体”论与佛老之学的内在联系,阐发了崇实之学与佛老贵虚明空之论的异同,为宋代理学家“出入佛老,返求六经”的思想历程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2.
墨家的"类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及其学派,在丰富的类推实践基础上,通过对事物间的类同和类异的考察,概括出了推类的称谓,明确了类推重“类比”的逻辑性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和语言全面地阐述了有关推类的思想,并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形态,从而使类推成为中国逻辑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推理类型。但由于墨家的类推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思想交锋,即“辩”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它又凸显出服务于政治伦理的价值取向和人文性、语用性的色彩。虽然推类也具有由“所然”进到“未然”的认知形式,但这是它的“弱势”,它的“强势”是描述、论辩、说服。所以,它所探讨的推理形式与思维内容相结合,所阐发的逻辑思想与政治伦理观点相结合,它是带有中国思想、文化、语言特色的中国古代逻辑,亦是墨家推类思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宇宙是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整体 ,这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和中国古代的孔子哲学的共同理念。毕达哥拉斯的“和”的思想是建立在数学概念的宇宙观基础之上 ,而孔子的“和”则建立在圣人对天道秩序的观察之上。尽管他们“和”的思想的哲学基础和历史背景不尽相同 ,他们都强调要尊重和保持宇宙本身的和谐与秩序 ,都认为在音乐中体现了宇宙的这种和谐与秩序 ,因此也都强调了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品格、维持人自身小宇宙和谐的重要性。通过对毕达哥拉斯和孔子有关“和”的思想的比较 ,有助于我们树立一种强调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共同体观念。  相似文献   

14.
王正 《哲学研究》2022,(1):12-19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克服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原子式个人主义、工具理性“铁笼”、柔性专制主义、技术至上主义、世俗主义、虚无主义等弊病,极大提升了人类的文明程度。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基础的。这种对“人”的全新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成果。它以个体与社群和谐互动的观念丰富、深化、完善“人”的理念,进而推动“人的解放”的真正完成。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印象画派与中国传统审美感合思想分别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语言阐发了对艺术中道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海德格尔认为的澄明境域即是艺术化的中道本体境界,后印象画派与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瞬间印象的自然主义不同,它是一种导向主客统一、混化一体的创作思维,即是艺术创作中的中道思想。我们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是心物平衡,相感相应,不在物我间进行强行分割与对立,主张和谐共构,以世界自然和谐的生态化为宗旨,从艺术本源到创作、接受等全方位都是中道思想的贯通。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张伯端的“道禅合一”思想,不仅为金丹派南宗的性命之学奠定了哲学理论 基础,而且其所阐发的“达本明性之道”也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道教传统的修道理论,特别是他对禅 宗“明心见性”的借鉴,提升了道教的精神超越之境,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 张伯端“道禅合一”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论特点之述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张伯端是如何通过引禅入道 而促进道教更新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齐鲁文化诸家思想中通体贯穿着推重稳定和谐发展的精神,她所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适可以为现代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借鉴和充足的精神滋养。高度的政治文明的建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齐鲁文化中崇仁尚礼的思想学说,实是“以德治国”、“以人为本”治国方略及政治理念源头活水;而齐鲁文化中中庸贵和思想长期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以宽厚处世”、“和为贵”等重和谐、求同存异的思想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发展,起到了维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真道南无派第20代宗师刘名瑞不仅阐发了道教内丹思想,而且蕴有丰富而深刻的“三教贯通”的易学思想.以《周易》不仅演绎三才之道,而且尽修养性命之真机,由此对易学之《河图》、《洛书》、无极太极、阴阳八卦等一一展开解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文化对抽象思想的建构与呈现中,音乐譬喻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知名者即“金声玉振”。孟子用该乐喻表彰孔子的圣德,朱熹则以之阐发“致知在力行之先”的观点。俞樾重新掘发赵岐疏解,对朱注提出挑战,其说表明“金声而玉振之”是一句完整的引文,且具有另一种诠释的可能。竹帛本《五行》为俞说提供了支持,并从德性与德行、心灵与身体、工夫与境界、礼乐与社群等层面丰富了乐喻的思想意蕴。对“金声玉振”的诠释史进行考察,为管窥思孟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同时也有助于重审出土文献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世界、和谐社会是在新世纪提出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重要理念,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世界的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呼吁与展望。佛教之“和合缘起”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同体大悲”“自利利他”的精神皆指向一种和谐的生命存在,以及一种与天地万物和谐的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