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共同价值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它彰显着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维度,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人类共同价值是反映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世界各国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它们蕴含着变革中国、治理世界的系统的"中国方案",描绘了一幅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的完整图景。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德性精神的现代振兴密不可分。儒家德性精神的现代振兴需要吸收西方近代启蒙精神并转化其启蒙方法,要站到"人类情感的天平上"对人类的情感能力首先做一番学理批判,从中发掘儒家德性精神现代振兴的核心价值观,据此推动人类在情感层面的现代性价值启蒙,超越近代理性启蒙之"蔽"。作为生命之大全的"幸福"理念,将是儒家德性精神现代振兴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将是人类在情感层面实施现代性启蒙的最高理念。"幸福"、"和谐"、"包容"应该成为当前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儒家德性现代精神的启蒙价值系。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5,(6):132-135
社会风尚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场域"。以核心价值观为视域,在科学辨识、理性审视当代中国社会风尚的内涵元素、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构建"共享风尚"作为未来中国社会风尚的一种理想境界,构成本文探讨的思想基础、认知视野和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的层面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着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不仅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道德内涵,而且也蕴含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德"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是整合和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是未来的高层次宗教人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培育对象。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探寻切实有效的培育路径,做好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一、经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利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能否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需要现实条件的支持。目前,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升到"兴国之魂"的高度,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又一次深入阐述和科学定位,充分肯定了它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认识和把握上的高度自觉,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责任担当的自觉。当前就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意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难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的一个世界性价值难题。科学揭示、概括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德育工作的指导价值有着一种建构性的设计,给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公民价值"两种内容和方向有所不同的指导价值。德育指导价值的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特征:社会道德和精神生活中的基本价值观,一方面既要向未来公民社会中通行的社会价值靠拢,因为这是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要延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价值传统,继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维持现有社会秩序方面的现实作用。德育指导价值上的这种建构性设计,符合我国社会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研究还须深入阐发马克思与启蒙道德的思想关系;由启蒙所塑造的西方现代性图式有自身的道德筹划且影响深远,马克思对启蒙道德的批判也应从属于其对启蒙的整体超越。这既需要把握启蒙及其道德设计的基本原则,又须揭示马克思对这些原则的突破和超越,呈现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与启蒙及其道德筹划的本质关联。马克思路径优越于现当代西方道德哲学扬弃启蒙道德的各路径,提出了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新的价值观以取代现代西方价值观。这种新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坚持和追求的方向,在当下中国更应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现代通识教育的实质是价值观教育,它以凝聚价值共识的方式来解决现代社会的价值分裂和价值冲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共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处理好传统的继承与革新、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协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差异等问题。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经验,在学校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忽视价值观教育的濡染性、思辨性和阶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认同目标,更好促进我国价值观的国内外传播,使广大民众更容易理解、接受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倡导"基础上深度凝练出理念深邃形象、内涵融通中外、文字易于记循、具有"最大公约数"的概述语,是学界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全国各阶层民众和在华外籍人士调研数据显示,现有概述语表述虽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但存在不易记循、难于传播的突出问题。深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与现实依据在于,应该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众的基本诉求,体现反映科学社会主义实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承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理念,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概述语表述应言约义丰、易于记诵。彰显国家制度精髓的核心价值观概述语主要有"AB CD EF GH""ABCD EFGH IJKL MNOP""ABCD EFGH""A B C D""ABAC DEDF"等六种句型结构。其中前两种句式因为容量大、内涵丰富,且符合汉语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易记易循的特点,故优点明显,可以作为深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为借鉴,反思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并观照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和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愿景和价值追求,具有整体性。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包括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人生价值现、孟子以"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和荀子以"礼"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这些人生价值观对当代人全面理解价值、道德价值和人生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人生的核心价值现以及对人生修养和人生实践,都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5.
智文 《中国宗教》2017,(8):60-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应该从教义上深刻阐释自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相资相益、相融相通的价值关联,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佛教的入世关怀。  相似文献   

16.
<正>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北京峰会"于2016年10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国内五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峰会,与会学者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探讨。一、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国内新闻     
《天风》2015,(7)
<正>各地基督教两会消息吉林省基督教两会于2015年5月14日,在长春市西五马路教堂举行"吉林省基督教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会",邀请吉林省委党校的宋文新教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题,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时代内涵;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的不确定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途径等丰富内容.湖北省基督教两会和中南神学院于2015年5月20日下午,在湖北省基督教感恩堂举行"新  相似文献   

18.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之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社会主义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主要表现在价值主体的人民性、价值目标的人民性和价值标准的人民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具有深刻的政治哲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我国基本政治方向和政治目标;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公共生活的开展提供了价值原则和标准;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清晰地表达了公民道德的本质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既展现出不同层面的价值内涵,又相互联系、互为前提,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通联员穆卫宾)2016年5月13日下午,中国伊斯兰经学院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校园座谈会",国家宗教局四司司长戴晨京,中国伊协副会长、中国经学院副院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中国经学院副院长马中平、从恩霖及各地方经学院负责人和中国经学院教师参加了座谈会。戴晨京司长在讲话中就宗教院校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宗教院校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二是努力挖掘我国伊斯兰教文化的优秀内涵,为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积极贡献;三是要充分发挥宗教院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