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价值与知识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恩格斯认为 :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重大的发现 ,一个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 ,另一个是对剩余价值的发现。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它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是他的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马克思指出 ,各种商品的使用价值 ,千差万别 ,不能在数量上测量它们的多少。他说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 ,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 ,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3卷 ,第 5 0页 )就是说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个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所创造的。所以 ,我们通常说 ,劳动创造价值。在资…  相似文献   

2.
剖析现代性劳动结构是马克思洞悉现代性正义边界的切入点。通过对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马克思既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概念的存在论批判,也实现了对现代性正义观念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动力机制,更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组建的隐秘逻辑。剩余价值的不正义不是劳资关系层面"量"的不正义,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层面"质"的不正义。马克思强调的"正义与生产方式一致"表明,正义是依存于相应物质基础的社会现实。作为社会现实的正义不仅是一个批判性概念,而且是一个建构性概念。马克思在为资产阶级正义划定边界的同时,也为现代性正义新形态的生成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3.
斯密的《国富论》被看作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相当大程度上启发了后来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以往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往往过多强调了马克思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与斯密在价值理论上的批判与继承关系。借助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视角,我们能够澄清马克思与斯密的这一关系。马克思对斯密价值理论的超越之处主要在于,马克思不仅认识到价值形式的重要性,而且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式展现了价值形式本身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剩余价值学说的关键在于剩余概念,剩余问题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根本问题。随着阶级斗争的加深,价值概念会逐渐转变为一种无形的人与社会相联合的力量,剩余价值概念背后不可见的权力关系为价值概念的本体论转化提供契机。而剩余问题却是一直存在的永恒问题。《资本论》的贡献在于,在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结构下显现出剩余价值概念的政治意蕴。历史唯物主义表明,马克思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总问题视域的变化,即从揭示价值量向揭示生产关系的结构的转化,由此使剩余价值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对"剩余"概念的政治哲学解读,不仅使马克思与其他将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还原为价值规定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相区分,且对于重建革命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7页)。这两个发现完全不可分离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在今天的教科书体系中,马克思的这两大发现被人为地分离开来:唯物史观被归结到哲学,剩余价值学说被归入政治经济学。二者关系似乎是:剩余价值学说是唯物史观的一种具体应用,而唯物史观却不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由此被理解为三个不同部分的组合: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只是在讲阶级产生的条件时提到剩余劳动,后来很快就把它…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探索历史唯物主义和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程中,对象化概念的词频、用法几经变化,对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转折和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本词频统计,揭示了这一概念的人本学来源和在1844年马克思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复调内涵,继而阐明了其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重新出场对马克思透视资本逻辑的意义。对象化概念的经济学转用,不仅促成马克思超越人本学异化批判逻辑,而且使马克思后来在哲学层面贯彻劳动价值论,导引出"对象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现实颠倒,从而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为其经济学成果即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巴黎手稿》纯哲学语境的解读产生了双重误解结果,一是文献语境,二是与后继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写作目的使然,马克思《巴黎手稿》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只是这一哲学分析框架的延伸性成果。基于这一哲学分析框架而来的理论成果是: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人化自然论、劳动哲学本体论和主体历史观。它们与马克思狭义政治经济学之间是互为内生变量关系,作为理论“基因”一再出现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后继文献中。《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部文献,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构成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皆然的三点一线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读“自然价值”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 ,马克思建立在“劳动”这个人类本质活动前提上的价值讨论 ,旨在揭露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奥秘 ,表达了鲜明的理论立场 ,这与今天人们对于自然价值的哲学经济学分析“路径”不同。因此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有关论述 ,避免望文生义和实用主义的误读就十分重要了。一先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看待自然价值的。第一 ,自然有使用价值 ,但本身并无价值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这就使一个物可以对人有用而不必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例如 ,空气、天然草地、处女地等等”(马克思 ,1…  相似文献   

9.
资本逻辑的最大问题是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表现为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不是立足于这两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去思考导致前者表现为后者的那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这种解读视域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所揭示的是一种社会历史过程的批判,其核心在于探索批判对象即资本在现实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内在矛盾运动规律,对资本的超越与扬弃都是建立在自觉地掌握与运用这种内在矛盾运动规律基础上的。这代表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解读视域、解读内容等方面对他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真正超越。国外学界的一些左派学者在解读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时并没有真正进入他的唯物史观视域。  相似文献   

10.
李双套 《世界哲学》2020,(1):5-13,160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主导话语是哲学话语,在该文中,马克思也开始使用政治经济学话语,在以哲学批判为主导分析框架的前提下构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辅助分析框架。马克思在坚持从哲学层面分析“物质利益难事”的同时,使用了“劳动”“价值”和“额外价值”这些政治经济学核心话语。这些话语蕴含着马克思思想中的无产阶级立场、客观价值论和资本批判的方法。当然,这时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还不成熟,立场、观点和方法都处于话语萌发和思想发端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所有权最终导致了对所有权的否定,这是自由主义劳动所有权理论的悖谬之处,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起点。正是通过劳动所有权批判,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从近代政治哲学有关劳动所有权问题转化为资本所有权问题,即从"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研究。就此而言,马克思政治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就不是基于某种需要的"外在嫁接",而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内生关系",正是基于劳动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构筑着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政治哲学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思考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问题,这是一个大写的"资本论"或者大写的"法哲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构成了大写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5,(6):126-131
马克思的《资本论》,蕴含着深刻的伦理意义。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为精髓的马克思经济学说,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伦理观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又使唯物主义历史观、伦理观得到了全面的、周详的科学证明和运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深刻揭示商品交换中伦理关系与伦理意义的同时,鲜明地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特殊范畴的伦理意义和伦理界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伦理道德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马克思学者望月清司在其代表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以"纯粹培养"(Reinkultur)马克思的方式,通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穆勒评注》到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文本解读,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解释。我们认为,望月对上述诸文本的解读都是偏颇的,有必要逐一加以辨正。由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望月立论的核心依据,本文首先就其对这一文本的解读进行澄清,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所谓"依赖关系"史论,二是所谓"劳动和所有的同一性"逻辑,三是望月对所谓"异化统治论"的拒斥。我们认为,只有清除望月对这三个问题的曲解,才能真正弄清马克思在该书中提出的"三大社会形式"理论的原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理论与功利主义之间既有原则性的差别,同时,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又赋予了功利主义存在的价值.因此,如果漠视马克思理论和功利主义之间的原则性区别,把马克思理论指认为功利主义,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张力;如果否认马克思理论中功利原则的存在价值,则会偏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规范性前提,不能完整把握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基础既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逻辑,也不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而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脱离了这一点,将无法准确理解劳动与自由的辩证法。然而,在机器大生产的定位上,《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又存在重要差异。在前一著作中,马克思并没有建立科学的劳动二重性理论,而是基于直接劳动来阐述机器大生产的哲学效应,并由此论证了资本主义崩溃和劳动解放的可能性,这整个逻辑还存在重要缺陷。而《资本论》则全面克服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不足,建立了科学的机器大生产理论。也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诠释了劳动解放的双重内涵,不仅揭示了劳动从资本关系中解放出来的现实基础,而且也诠释了劳动从手段变为目的的可能性,厘清了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辩证关系,颠覆了贬低劳动或仅仅将劳动理解为手段的西方哲学-经济学传统。  相似文献   

16.
贯穿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科尔施、布洛赫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特色构成一种趋向——实践哲学。哲学的"实现"依赖于实践哲学,元批判是实践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早期著作把元批判观点限定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是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最初基础,理性的元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和早期实践哲学之间最重要的联系。在当代,技术的批判理论拒绝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于政治经济学领域,从对理性的一般性批判,转化为对技术和技术学科的实现形式的批判,更新了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要从剩余价值的本质、实现及转化形式等几个方面重点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问题。运用历史辩证法对剩余价值概念作历史剖析,是马克思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关键,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视角,马克思剩余价值概念具有三重历史意蕴:从人本尺度看,剩余价值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历史起点;从生产尺度看,剩余价值是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杠杆;从社会尺度看,剩余价值社会化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归宿。当前,重读《资本论》,剖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分配正义的探讨要有政治经济学的视野,西方政治经济学探讨分配正义并不像以往一样局限于政治和社会的目的,而是把分配正义纳入经济学的探讨中。古典政治经济学分配正义理论的要义在于:一方面,立足于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来论及分配正义问题,把分配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另一方面,从要素的贡献角度来确立分配公正的标准,从而使"按应得分配"成为最基本的分配原则。这些基本思想是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重要来源。但是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显著的区别:一是虽然从生产过程出发来谈分配问题,但主要从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立场来讨论分配的定位问题;二是虽然同意"按要素的贡献分配",但是认为要素在各个社会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要素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虽然古典政治经济学也谈分配中的阶级利益因素对分配正义的影响,但总是把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视为分配正义的基础。马克思则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来解决分配正义的前提问题。通过研究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分配正义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西方政治经济学分配正义逻辑的批判,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实质,拓宽分配正义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不断占有剩余价值以自我增殖,进而无度扩张,这构成资本的内在逻辑。资本提升了劳动能力,改进了劳动方式,变革了全部社会关系,瓦解了封建体系,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前提。但在资本逻辑支配下,劳动采取异化形式沦为资本增殖的元素,引发资本统治劳动、人为物驭的发展悖论,此一洞见构成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向度。透过劳动从属资本的迷雾,马克思深度揭示了劳动发展与社会演进和人的本质的内在同一性,确认了劳动者的历史主体地位,指明了经由劳动和劳动者解放实现人的解放以及资本逻辑消亡的必然性,彰显了劳动人本思想以劳动和劳动者为本的价值诉求及对资本逻辑的超越之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初步系统阐释可以追溯到《哲学的贫困》,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作为观念论哲学的推崇者,蒲鲁东醉心"发明"各种"科学公式",用"建议""意见""自由意志"等观念间的推演来解释价值形式的二重性与矛盾性,诉诸虚构的历史来描述所谓构成价值的基本内涵、决定因素、形成过程及现实应用。马克思从批判这些"变戏法"出发,揭示了构成价值的实质与矛盾,指出它无非是相对价值的"另类表达"且漠视建立在阶级对抗基础上的经济事实,故而不能适用于解释金银成为货币的经济原因、证实凡劳动必有剩余的定理。马克思此时的价值形式理论看似尚未超过李嘉图价值理论,实则在方法上尤其是尝试解决剩余价值问题方面实现了飞跃。相形之下,蒲鲁东的构成价值论虽由于旨在解决工人的贫困状况而具有部分进步意义,却终究无法摆脱沦为工人遭受现代奴役之公式从而被历史遗弃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