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无所终     
在英国一个非常宁静而美丽的小镇,有一对非常恩爱的恋人,他们每天都去海边看日出,晚上去海边送夕阳,每个见过他们的人都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非常宁静而美丽的小城,有一对非常恩爱的恋人,他们每天都去海边看日出,晚上去海边送夕阳,每个见过他们的人都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可是有一天,在一场车祸中,女孩不幸受了重伤,她静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几天几夜都没有醒过来。白天,男孩就守在床前不停地呼唤毫无知觉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时遇到什么问题都是与父母和好朋友商量。而现在不行了,有了问题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忍受或去解决。加之有的同学在家倍受父母宠爱,家中生活事宜均由父母料理。而现在一切生活琐事都需要自己去处理,因此,非常想家,感到孤独,  相似文献   

4.
董勇 《天风》2006,(20):21
“你吩咐以色列人转回,安营在比哈希录前、密夺和海的中间,对着巴力洗分靠近海边安营。”(出14:2)“埃及人追赶他们,法老一切的马匹、车辆、马兵与军兵,就在海边上靠近比哈希录对着巴力洗分,在他们安营的地方追上了。”(出14:9)  相似文献   

5.
正每次去到澳洲,喜欢钓鱼的哥们都会去海边钓几条鱼,让我打打牙祭。当然,能让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我打牙祭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小鱼烂虾,而是石斑、苏眉之类的。即便在香港的海鲜酒店也很难吃到这么大、这么鲜活的苏眉。悉尼的朋友早上起来驱车几十分钟到海边,九点钟回来上班,一般都能钓到一两条苏眉和石斑鱼。一开始我还不太在意,只觉得好玩,把照片发到微博,经过吃货和大厨网友们的鉴定,才发现,我们吃的苏眉在澳洲、香港  相似文献   

6.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6,(6):1-1
耶稣诞生白冷那时凯撒奥古斯都出了一道上谕,叫天下的人都要登记:这是在季黎诺作叙利亚总督时,初次行的登记。于是,众人各去本城登记。若瑟因为是达味家族的人,也从加里肋亚纳匝城,上犹大名叫白冷的达味城去,好同自己已怀孕的聘妻玛利亚去登记。他们在那里的时候,她分娩的日期满了,便生了她的头胎男儿,用襁褓裹起,放在马槽里,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在那地区有些牧人露宿,守夜看守羊群。有上主的一个天使站在他们身边,上主的光耀环照着他们,他们便非常害怕。天使向他们说:“不要害怕!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  相似文献   

7.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马维尔: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起草,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都没有弄明白林肯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了,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了答案。在信…  相似文献   

8.
不扰     
正去外地出差、旅行,即便知道那里有同学、老乡或其他什么熟人,手机存着他们的联系方式,我一般也不会主动联络他们,而是悄悄地去悄悄地回。倘若他们从微信朋友圈或别的渠道得知我来了,约我见面,我则尽量回绝,理由很多,比如行程紧、等下次有机会再见等。除非,那人与我曾经关系非常不错,彼此都有见面相聚、重话当年的迫切心情。  相似文献   

9.
沙语     
1我曾去过烟台、大连的金沙滩,也曾漫游连云港、威海、青岛海滨,还曾参加《思维与智慧》笔会在北戴河海边的沙滩上散步。沙滩是人们与大海亲近的桥梁,是大海裸露出的金黄胸脯,长长的沙滩又仿佛大地伸出的长长的金色臂膀轻轻把大海拥抱。每次来到大海边,给我印象最深的唯有这金黄色的沙子了。试想,假如海边没有沙子,全是尖硬的石头,人与大海如  相似文献   

10.
金百合 《天风》2008,(6):20-22
一个真正的基督徒都有从神而来的爱,爱也是真基督徒的标志.爱是有感染力的,爱心也是可以传递的. 在罗马通往亚洲的地方,有一片美丽的草原,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有一个著名的城--腓立比城,这座城靠近海边,住在这座城里的人大都拜偶像,但是在这些拜偶像的城中,有一位妇人,她的名字叫吕底亚.那个时候,使徒保罗正到处传扬主救人的福音,有一天晚上,保罗在异象中看见有一个马其顿人站在他面前,请求他过到马其顿去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00,(6):1-1
那时凯撒奥古斯都出了一道上谕,叫天下的人都登记:这是在季黎诺作叙利亚总督时,初次行的登记.于是,众人各去本城登记.若瑟因为是达味家族的人,也从加里肋亚纳匝肋城,上犹大名叫白冷的达味城去,好同自己已怀孕的聘妻玛利亚去登记.他们在那里的时候,她分娩的日期满了,便生了她的头胎男儿,用襁袍裹起,放在马槽里,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在那地区有些牧人露宿,守夜看守羊群.有上主的一个天使站在他们身边,上主的光耀环照着他们,他们便非常害怕.天使向他们说:`不要害怕!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  相似文献   

12.
望日出     
庚寅年深秋,我随一旅游团来到黄海之滨一座美丽的小城——日照,夜宿一小渔村。第二天黎明前,才4点钟,天还是黑漆漆的,人们都还在睡梦中时,我一个人悄悄来到了大海边。因为我深知:你想看太阳升起,你必须比太阳起得更早……一太阳刚升起时,好像一枚巨大的红宝石从海水中渐渐浮出,非常非常红,红得耀眼,  相似文献   

13.
缴纳殿税     
他们来到葛法翁时,收殿税的人来到伯多禄跟前说:“你们的师傅不纳殿税吗?”伯多禄说:“自然纳的。”他一进到屋里,耶稣就先对他说:“西满,你以为怎样?地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说或丁税呢?向自己的儿子,或是外人?”伯多禄说“向外人。”耶稣对他说:“所以儿子是免税的了。但是为避免使他们疑怪,你往海边去垂钓,拿钓上来的第一条鱼,开了它的口,就会找到一块‘斯塔特’。拿去交结他们,当做我和你的殿税。”(玛17:24—27)缴纳殿税  相似文献   

14.
东汉时期,有个叫乌吉的农夫,种了一大片地的甜瓜。到收获的季节时,滚圆香甜的瓜招来了一伙贼。这伙贼非常狡猾,乌吉上半夜看守,他们就下半夜偷;乌吉下半夜看守,他们就上半夜偷;乌吉一整夜看守,他们就趁他打盹的时候偷。乌吉实在没辙,就索性不去看瓜了。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每天傍晚他都摘几个顶大的甜瓜放在地  相似文献   

15.
大海边,一家渔民陷入了绝境之中。严冬来了,海风掀翻了他们的渔船,恰好又赶上渔夫患上重感冒。天寒地冻,债主上门,他们该怎样渡过这个难关呢?一向乐观豁达的渔夫第一次沉寂了,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悲凉。  相似文献   

16.
婚前,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恋人十全十美,哪怕他们的缺点非常明显,也愿意视而不见。因为我们爱他们,我们真心实意地欣赏他们。婚后,我们却渐渐容不得爱人的短处,哪怕他们的缺点微不足道,也会大为不满,觉得爱人变了,不如婚前那么可爱了。%爱人果真变了?不,在我看来,婚后性情突变的少而又少,真正变了的,恐怕还是我们的心情。在和爱人朝夕相处的岁月中,我们忘了去欣赏他们,忘了去领略他们一笑一颦中流露出的爱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一切我们不再新鲜,我们的眼光变得日益挑剔。我们睁大眼睛去看他们的短处,而他们为我们表现出的服饰、性情和心…  相似文献   

17.
补网     
沈光玮 《天风》1995,(10):2-5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  相似文献   

18.
雷玉梅 《美与时代》2013,(12):120-120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中,墓葬文化在古人的世界里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我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延续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它在中国古人的社会活动和与艺术创造中保持了一个核心位置,并且源源不断地吸引后人去关注和解读。  相似文献   

19.
《千与千寻》是一部非常受青少年喜爱的由宫崎峻导演的电影。因此,我在刚刚过去的寒假中,把《千与千寻》等几部电影作为寒假作业,让他们回家认真观看,并给每部电影都提出了两个问题供他们在看电影前思考。其中《千与千寻》这部电影我提出的两个问题是:1.为什么在影片开始部分,千寻的父母会变成猪,而在结尾部分,千寻却在她曾经多次去探望过她仍是猪形的父母居住的猪圈里找不到他们。  相似文献   

20.
张先生和张太太都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他们俩月收入保持在6000-8000元。虽然目前居住的房子是小了一点,但是两室一厅的房子对三口之家来说已经足够了。以前夫妻俩从未感觉到有什么压力存在,周末把孩子送到外婆家,他们俩还经常邀上一帮朋友泡吧或者是唱歌,电影院出了新片后,他们俩总爱去看,才不管票价有多贵呢!用他们自已的话说,工作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生活。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一对,如果不是那天张先生带着张太太到自已的同事家里做客,他们永远都不会想到给自已添加压力。那天,张太太看到别人家里150平方米的复式楼。精致的装修和考究的家具,非常羡慕。她一想到丈夫的同事和丈夫收入相当,而他的妻子还没有自己收入高,他们尚且能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而自己一家三口住的却是80年代建的老房子,房型不好,光线也不好。这一夜张太太失眠了。第二天她就要张先生去打听他同事家买房花了多少钱,装修是怎么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