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笔画的发展在经历了宋朝的高峰期之后开始走向衰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才开始慢慢恢复。现在有不少画家致力于工笔画的创新。受到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新工笔"这一现象悄然出现。文章主要以雷苗和高茜这两位"新工笔"绘画的代表画家为例来着手分析谈论当代新工笔静物画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多元美术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工笔画从传统中传承下来并汲取了外来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技法和材料上不断推陈出新,画面题材也不再受到局限。当代的观念、思想内涵和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融入了工笔绘画的画面当中,使工笔画呈现多样化生长趋势。在画面架构有所突破的当代工笔画中,画家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值得人深究并探索其所想表达的个人绘画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临摹在高校工笔画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训练,是学生掌握工笔画技法的不二法门。学生只有经过对经典工笔作品的临摹,才能深入了解并掌握工笔的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通过临摹教学,学生以作品为媒介,在临摹的过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工笔画的基本技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从而为写生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代工笔人物画具有清晰的传承线索。从20世纪80年代接纳西方现代主义及日本画等新的材料、画法、构图乃至观念的影响,当代工笔人物画出现各种革新,其中学院派画家一直在尝试改变渲染的方法以及传统色彩关系;而以70后、80后为主的"新工笔"艺术家更多接受了微观革新中的观念和造型等形式处理技巧与传统工笔画的材质、画法进行融合。当代工笔人物画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优秀的工笔画时下呈现出一种内在的文人气质,这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的体现。但也存在一些创作困境。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经历了唐宋的辉煌之后便逐渐跌入低谷,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味沿袭传统而没有创新。很长一段时间,画家们处在了"从画到画"的状态,很难把握物象鲜活、生动的视觉感受,从而脱离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20世纪以后中国绘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画家们逐渐深入生活,书写生活。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也为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宽松、活跃的文化环境,也为工笔花鸟画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花鸟画坛出现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景象。对苏百钧先生工笔花鸟画的题材、构图、色彩运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的艺术风格及美学思想,以此达到促进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案例分析西方古典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对当代新工笔画构图产生的影响,研究当代工笔画家,特别是以江浙为中心的新生代工笔画家在传承传统中国绘画构图法则的同时,将传统和现代的图形符号以构成性的法则处理画面情节,使画面当中各种古典元素和现代元素很好地融合到一个画面里,不断地借鉴了西方的超现实主义的构图形式来完善画面,表现出现代人对古典主义唯美的心境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兴衰中,历经了出现、发展、高潮、低谷与复兴,尽管时代一直在发展变化,工笔人物画却从未断绝。从两千多年的中国绘画历史来看,工笔画是先于水墨画出现的,历代工笔人物画家在继承先人传统的同时融入了符合时代的艺术语言,进一步形成新的审美意识,使工笔人物画不断涌现出新的思潮,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时代在进步,工笔人物画这一画种也在成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家赋予了工笔人物画新的色彩审美意识。文章通过分析、对比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色彩的运用,体现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学习、借鉴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工笔人物画中发展出新的色彩语言,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受众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画技法类别之一的工笔画注重对中国特色的融入,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工笔画发展至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工笔画家,作品的画风也更加凸显出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对这些优秀作品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中国当代工笔画融入了很多现代设计的元素。现代设计元素与工笔画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工笔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旸 《美与时代》2023,(4):54-56
新工笔花鸟画是一种新的绘画现象,最先活跃于南京。新工笔花鸟画以传统工笔花鸟画为基础,又融入当代思维,并且在跟随时代的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新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领域的热度居高不下,不但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技法,也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绘画理念“笔墨当随时代”。其有别于传统工笔画的点就在于画面中独特的空间构成与色彩,不再以常规空间中的物体出现,而是以传统表现手法为基础,在空间构成上不断进行突破,如多元空间、虚拟空间以及空间的解构重组,隐晦地表达出画家思想。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打破了现实世界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传统工笔画到现代工笔画的过渡,是通过一些画家不断创作,对工笔画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来实现的。从古代到精湛的传统刷再到达现代画作品,绘画艺术一直基于传统的工笔画,而对从西方所学到的一些方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艺术的进步,引领现代工笔画的发展与创新,是新一代艺术家需要做的事情。让创作走向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阶段,各方面相互融合。现代工笔花鸟的特点都是在著名的画家的作品中一点一点地发现,是画家在创作中不断地改进出来,同时在作品中自我感悟。将二者结合起来一起研究现代工笔花鸟所具备的现代性的所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工笔花鸟画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极为璀璨的明珠。“新”工笔花鸟画画家在保留传统花鸟画特色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极大地增强了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力。阐述“新”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概况,分析“新”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理念,探讨“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特点,并结合部分当代“新”工笔花鸟画画家的作品,深入研究“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技法,及其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希望能够促进当代“新”工笔花鸟画的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12.
构图是画面中的骨骼和结构,唐代张彦远更是认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工笔画的发展从古至今都离不来对构图形式的思考和探索,其构图的章法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形式美规律。当代工笔画家们对构图正在进行着新的探索,努力寻找当下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文章通过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特征,试图找寻与内容相契合,有个人风格的个性化构图。  相似文献   

13.
工笔重彩是我国绘画领域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绘画形式,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就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工笔重彩人物创作课程不仅向学生们传授绘画方面的知识,通过色彩的应用获得良好的艺术美感,而且借助课堂向学生们展示我国传统工笔绘画,学生从中领略到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术文化的魅力。近些年来,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地领悟传统文化以及对自身有更好的规划,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了思政元素,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发展。文章从工笔重彩人物创作课程出发,探究其中的思政因素,发现了在课堂中增加思政因素存在的不足,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读研期间,自己在工笔画的基本功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创作中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路。研究生学习生涯结束后,回到单位工作,对自己的花鸟画创作方向迷茫了一阵子。例如,在创作上曾经往"新工笔"方向转型,也尝试画瓷砖、大理石砖,或者把青绿山水和工笔花鸟结合起来予以表现。然而,画面效果并不是很好,有拼凑画  相似文献   

15.
<正>陈林(原名陈琳),安徽合肥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教育部高校美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省工笔画艺委会副主任,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当代"新工笔"代表画家。2000-2001年、2005年分别为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美术系访问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笔创作与研究,作品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其中《红豆角·红蜻蜓》获2002年"纪念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16.
工笔画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思考、探索工笔人物画在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如何发展对艺术工作者弘扬民族精神、表现民族文化的魅力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给我们每个爱好绘画的中国学子指明方向,使其去创作呈现时代特征、展现自我且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探析朱训德的工笔绘画语言,是为当代与传统工笔画的创新提供一个可遵循的道路。文章通过对湖湘工笔画现状分析,梳理了能够体现朱训德工笔绘画语言的三个方面,即朱训德工笔画中的形神与笔墨、品格与意境、创新与理念。朱训德从传统工笔画转变到现代工笔画,探索出新的工笔绘画语言、符合当代工笔画的审美观念,为当代工笔画发展贡献出独特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借鉴并继承前人的优点是值得的,但如果还是按照传统形式语言进行创作,那就会少了艺术能反映生活的价值、自我理想和思想的肯定、鲜明的时代特征。受西方多元文明的冲击,一些传统工笔画形式语言已不再符合当下的审美要求,新时代中国的工笔画亟待发扬创新精神和独一无二的风格表现,新工笔就是人们在发扬传统绘画过程中的一次尝试,"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是中国工笔画寻求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气韵生动"和"应物象形"传统绘画理论更深层次的进化。文章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并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新工笔画家的作品,分别从构图、题材、造型、色彩四大方面来简单分析探讨传统工笔画形式语言向新工笔转变、进阶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艺术的发展会受到哲学、经济、文人思想的影响。分析"崔吴变法"的历史成因,人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传统的工笔花鸟画艺术,不仅受到了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文人在物质追求满足后转向野情野趣的精神需求。面对当今工笔花鸟画的异化现状,艺术家需要借鉴传统工笔画的文化内涵,色彩技法,形式组合以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追求,建立属于自身的民族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花鸟画古朴典雅,意境清幽深远。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顶峰时期,遗存的宋画经过历史的沉淀,出现了斑驳模糊之感。当代众多画家为了表现宋代画韵,积极探索新的绘画技法。传统的工笔画中讲究“三矾九染”,现代工笔则以水彩画中不断“冲洗”的洗染法来表现当代新工笔的审美趣味。洗染法对画面的色彩、肌理、意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工笔花鸟画家运用此技法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和思想情感。洗染法为画面创造出了一种清新淡雅、梦幻朦胧之感,深化了新工笔花鸟画中画家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