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像学是现代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十分重要的学科,图像学方法是艺术史和艺术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一般用于对具象或者写实类型的图像、画面与符号进行深入解析,而杨大禹《石门鱼》作品正是具有具象画面元素的丝网版画作品。图像学研究方法还注重图像与时代精神的关联。通过图像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对杨大禹所创作的《石门鱼》丝网版画作品进行研究,运用图像学的知识和理论方法对画面寓意进行分析与总结,去深入了解《石门鱼》作品背后所映射的历史文化,同时对作品画面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解析,进而揭示画面隐含的深层次意义。  相似文献   

2.
图像学不仅适用于研究西方绘画,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绘画的研究。在此,从图像学角度出发,结合潘诺夫斯基的研究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分析三个阶段分析绘画作品李嵩的《货郎图》,大致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解释绘画作品的自然表现;第二,解释该绘画作品的传统意义;第三,解释绘画作品的深刻内涵。《货郎图》这幅现实主义绘画是一种以神写形的典型传达,作者用熟练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生活画面,给人们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是一件优秀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图像学主要用于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画面中图像的意义、绘画作品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等。唐朝韩滉《五牛图》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备受世人关注。运用图像学的方法,从《五牛图》的画面中探寻韩滉的创作心境,分析韩滉《五牛图》反映的时代风貌、人文风俗及审美意境等,理解画面中更深层次的内容,体会作品中传达的时代思想。  相似文献   

4.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是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理论。他首次将图像学方法的阐释与例证结合在一起,从而标志着现代图像学方法的正式形成,具有广泛的方法论意义。借鉴运用图像学视角去研究当下的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当代画家孙建平"文心傲骨"系列油画,塑造了大量的文人"图像",隐藏在图像背后的图像学意义以及人文主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5.
谈及雅克·路易·达维特,人们往往想到如《荷加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等表达其革命理想的知名作品。但在这之前,达维特创作的《乞讨的贝里塞赫》也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与寓意的作品。从图像学相关理论出发,运用图像学知识分析、阐释达维特作品《乞讨的贝里塞赫》,通过分析、解释作品的内涵及象征意义,以期为绘画作品的研究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
图像学使视觉艺术进入了更加丰富而又具有科学、哲学精神的艺术领域。在图像学理论传入中国之后,西方对潘诺夫斯基和图像学的研究也随之被引入。很多学者都在努力做着将图像学在中国美术研究中的本土化探索,努力构建自己的图像学理论。以美术作品《血衣》为例,初步探索图像学在分析中国现代写实绘画作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图像学是一门辅助艺术史的科学,旨在形象主题的分类、描写和解释。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层次阐释作品,不仅适用于西方绘画研究,也适用于中国绘画作品。文章从图像学角度来分析仇英的绘画作品,了解明代社会生活面貌,剖析画作中某种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历史与思想的深层意蕴。对其作品的内在含义做深入分析,关注其在绘画方面的创新,并且结合同时代主流文人对他的评价,揭示其图像背后蕴含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列宾的《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进行图像学分析,可以深入解读作品背后的内涵并了解当时俄国的时代背景以及列宾的艺术追求。图像学使图像和观念有机地结合,给我们欣赏学习巡回画派的绘画作品带来了新的视角,不再是狭隘的读图,而是将图像学的方法纵向延伸到其他领域,以此带动全面的思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也提升了艺术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9.
以米莱斯的作品《奥菲利亚》为切入点,从作品中的象征涵义,即运用象征学的知识对其绘画作品中的植物等其他元素进行解读;并对自己第一幅绘画创作的内涵意义进行解读,进一步研究分析绘画创作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来解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幅作品,主要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与意义及其与其他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艺术史的独特视角来看,其研究的范式为艺术作品的重新阐释与解读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思考,而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作品就具有着鲜明的历史风格。相较于其他艺术家,马蒂斯的绘画擅于打破传统,绘画风格在艺术史的发展中具有深远影响意义。而马蒂斯的作品《红色的和谐》更是能够成为其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基于对其所表达的内涵以及象征意义的探讨,并结合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而以图像学的研究方式来阐释作品内部所隐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艺术研究方法的三种角度来探讨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绘画,从综述艺术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况着手,然后探析图像学、田野调查方法和符号学的研究与运用,接着以近代画家张大千的绘画为例,分别从图像学下的女性形象分析、田野调查法走进敦煌寻大千足迹、运用社会学与社会接轨三方面探讨张大千的绘画作品以及艺术研究方法在艺术界的研究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图像学一词由图像志发展而来,它用来研究绘画的主题、意义及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图像学最早是由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学者马莱提出,但最有影响力的却是由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它不仅适用于研究西方绘画,而且对于中国绘画也同样适用。从图像学角度出发,以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来分析周昉《挥扇仕女图》中所蕴藏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4.
《酸寒尉像》是晚清上海画派代表人物任伯年为吴昌硕写的肖像作品,这幅著名的绘画作品不仅在绘画技法上取得成就,更具有丰富的图像内涵。文章试根据图像学的原理分析任伯年的《酸寒尉像》,解读画者任伯年与被画者吴昌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一方面,应采用沃尔夫林五对概念对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与伦勃朗的《夜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这两种风格各自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结合14至17世纪的欧洲社会时代背景,探究绘画艺术从文艺复兴至巴洛克风格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杨贵妃上马图》是元代画家钱选笔下一幅极具历史故事性的人物画,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外出郊游时的情景。画家通过神情刻画、构图设色、线条运用等方面的处理,诠释着盛唐的人文风貌。文章将通过西方图像学方法分析这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透过这一简单场景再现特定时期内的文化景象。元代画家钱选的这幅唐朝人物画,与当时宣扬的古意论相呼应,具体如何呼应,唯有跟随钱选的笔墨一探图像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对绘画表达方式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对艺术本体的研究,绘画的本体就是绘画的图像表达方式的研究。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研究,来达到深入了解艺术的目的,理解构成元素与画面构成方式,让艺术得以自由发展。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说:"最重要的是形式,而形式一经产生便不会消失,能以独立的生命存活下去"。绘画史归根结底是一部图像形式的发展史,绘画艺术是通过图画来传达情感的,研究图画的表达方式对研究绘画艺术具有本质的意义。关于表达方式的建立,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艺术史有其独特的传统,各个时期的艺术精神贯穿于作品中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通过王正华对《听琴图》解析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是有很大启示的。当然,图像学以及情境分析等西方艺术史方法论有时候并不适用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这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找到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珂 《美与时代》2023,(8):39-41
很长时间以来,静物都是绘画创作的经典题材,不仅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篇幅,且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依据及历史线索。运用图像学理论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为静物画的理论发展提供更多的分析角度,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现今的静物画创作实践有着促进意义。以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水果篮》与蔡克振《琴韵》为例,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三层次理论着手,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对静物画的表现形式及文化背景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旨在为静物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及探索其在当代语境下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对波普艺术的理解,要从杜尚谈起.当杜尚的《泉》出现后,西方艺术的边界便被无限地扩展了.杜尚对《蒙娜丽莎》的改写,使一切艺术史上伟大的绘画作品,都开始具有了图像的意义,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反思的对象.杜尚的艺术观念对于波普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1956年,杜尚的学生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究竟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中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图像的拼贴,网球运动员手握印有"POP"字母的棒棒糖,由此开启了波普艺术.他的拼贴作品用图像消解了绘画,同时也消解了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