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绪论 中国画追求的是传统哲学的深远意境.在艺术表现上以审美经验中的"得意忘象"为依据.这种写意精神几乎是贯穿整个国画中的.国画中对于光的表现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虽然西方画对光的提法较多以至于人们联想到光对画面的作用时第一反应便是以西方绘画为代表的一光影塑造形体"但事实上中国画中光的作用远不只于此.写意精神不重形似但也非完全不要形似.中国的写意绘画.虽然很富有抽象因素,但还没有走向完全的抽象.因此中国的写意画既不是单纯模仿物象的"具象"也不是完全舍去物象的"抽象一当客观物象中的光与"不似之似"的绘画理念相结合时,在艺术表现上才出现了一种独特的、东方审美情怀的有气韵的光.这在古代作品和一些画论中可以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绘画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活动,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财富。由于文化背景、技术知识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中西方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各自的艺术领域也都各具特色。文章在剖析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与意蕴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学作品,来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核心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凸显二者的共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绘画种类,例如西方有油画、水彩,中国有国画等,绘画有多种表现方式和手法,每一种绘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四川藏族题材中国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和其他画种形成强烈的对比。文章通过分析几位画家的绘画方式和表现手法,以地域性为切入点,深度地剖析四川藏族题材中国画表现形式的地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4.
作为知名的备受争议的书画家,李老十一直都以其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特点与荒诞、大胆的绘画题材为艺术界所瞩目,他所创作的"残荷"系列与"鬼打架"系列都成为了他极具个人魅力的象征性符号,而他深负戏剧性的艺术生涯也为他的绘画之路埋下了悲剧性的伏笔。他的悲观厌世、他的不入俗流、他的避世逃脱、他的英年早逝都令人感到唏嘘不已。毫无疑问,李老十的绘画极富艺术表现力与创作张力,在结合传统笔墨的基础之上,融合了个人对待绘画的独特理解和内心中深沉激昂的情感,在画面中呈现了一种具有西方艺术流派"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构成元素,这样一种风格的形成,对于我们研究李老十绘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有很大的指导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后工业时代绘画在西方艺术历史中转变与发展最为明显,这个时期所有的艺术家的创作都处在排斥学院派传统的对事物描摹的创作手法,而是转向描摹客观现实世界并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呈现出一种新的精神形态。这种全新的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形式,在色彩构成上不断挖掘,希望找到可以充分传递更具主观情感及思想的要素,这种探索的精神充分体现在艺术家们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及个人绘画技巧与风格上。1867年10月3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并在西方绘画历史中有着很高地位的皮埃尔·博纳尔是法国著名的纳比派画家。处在那个时期的博纳尔在画面上运用梦幻的色彩,在西方美术史上独树一帜,被称为"色彩魔术师"。  相似文献   

6.
诗意是中国特有的美学概念,它起源于文学领域,后来逐渐应用于艺术的各个领域,是艺术审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油画都以自然风景作为描绘对象,由于我国画家对自然的独特体会,形成了与西方绘画截然不同的两种审美观念,油画自传入中国后,画家就自然的在作品中追寻中国绘画的精神,营造中国式的审美趣味。论文想通过对绘画中"诗意"的探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语言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挖掘"诗意"一词对于绘画艺术的深切影响与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研究木心的绘画,离不开对中西文化不同语境的探讨,文化土壤的更换是木心绘画作品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文化里成长萌芽后,又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徜徉过的木心,其绘画既保有传统山水画所追求的精神指向,又创新性地采用了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木心摒弃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化经营,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最终殊途同归,到达了山水画"以形媚道"所追逐的精神上自由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8.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西方绘画长期的发展,致使在绘画造型语言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性。"镜像"可以说是西方绘画造型语言的一大特点,目的是为了达到对视觉效果的追求。而"物感"则是东方绘画造型的一例典型,是为了实现感官体验的把握。两者虽然都是将客观事物作为生成艺术"感应"和"提炼"的形象素材,事实上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要更好地了解中西绘画的形象造型,需准确掌握两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绘画作品来说,光的作用就愈加明显。特别是在西方传统绘画中,对光的表达和使用更为普遍。一件绘画作品的画面内容,如构图、色彩、线条等营构要素固然很重要,但画面的光线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给观众带来某种心理感应,可以将诸因素统一起来而形成画面和谐的整体,营造出画面一种特有的气氛并由此传达出一种情绪。光线是画面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凡是稍有从事过美术相关行业的人,都不会对印象派感到陌生。西方艺术19世纪最后30年,印象派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当今在中国的学院教育里对于印象派绘画的分析,关注的大多是技法、题材和历史背景等,这些无疑是欣赏和评价印象派绘画的重要方面。但除此之外,从印象派绘画观念发展的过程来看,最为吊诡的一点是它从追求极端的真实起步,最终走到了真实的虚妄。本文通过对西方艺术经历印象派绘画的前后过程进行分析解读,指出人的视觉思维观念是如何从西方传统绘画中以"借物说事"为原则转向表现事物的客观面貌——"追真"为原则再发展到了以表现艺术家自身的主体原则的变化过程,这种转变源于印象派艺术家自觉的艺术实践精神。印象派的存在对于人类对于客观真实的认识来讲,正所谓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两方绘画主要体现光与色,因此光影与色彩的运用在西方绘画中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鉴赏和评析两方绘画时,光影与色彩也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结合西方绘画的历史来阐述光影与色彩在西方绘画史上的发展和演变,并就此浅析光影与色彩在两方绘画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艺术理论中"气韵"与"意境"有独特的表现与含义,其适用于西方现代绘画能对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产生的影响及意义。根据艺术理论家的研究进一步理解"气韵"与"意境"的深刻内涵,深入阐释西方绘画的情感表达方式。西方艺术同样追求"气韵"与"意境",并且中西艺术在观念上的交融与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艺术创作打开新局面,使中西方艺术创作在保留各自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发生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林风眠与潘天寿二人是我国重要的艺术教育家,林风眠走向了"中西融合"之路,潘天寿则选择用传统创新来宏扬民族文化与精神,两者都具有典型的学术精神与使命感,回应着时代的命题。与林风眠融合中西艺术以产生一种新的艺术相反,潘天寿则极力强调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林风眠是将中西绘画放在一个对等的位置来谈融合;而潘天寿则坚持走民族绘画之路,在以本民族绘画为主体的情况下谈从西方绘画中获得滋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诞生于阿拉伯本土的伊斯兰苏非,原本不仅指思想,也指涉了行为实践层面。在传入西方现代世界以后,却出现了忽视实践而注重思想的趋势。"ism"是苏非传入西方后被西方人加上的后缀,它被赋予典型的西方内涵,变成了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与现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中苏非与正统伊斯兰教相融合的趋势相反,西方"语境化"的苏非主义则凸显了伊斯兰苏非思想中"非伊斯兰"的特质,以适应西方现代文化的需求。它代表了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对一种"可能的世界"的回归,这个世界区别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和理性,代表了前现代、非科学和非理性。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土壤,其艺术代表着一种美学典范与古典原则,作为希腊神话中的维纳斯形象,是西方众多绘画名家所描绘的对象,不同流派的绘画大师以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形态、不同的角度来阐释着维纳斯的女性美。采用艺术史图式分析的方法,以西方艺术中维纳斯形象的"对镜"为着眼点,把韦切利奥·提香(Tiziano Vecellio,1490—1576)的《镜前的维纳斯》(Venus with a Mirror,1555)作为个案,对比分析与之有渊源关系的维纳斯"对镜"题材,从绘画的内容、构图、表现手法等入手,探究西方艺术中维纳斯形象"对镜"图式的渊源,深层剖析其相互间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梳理西方绘画的表现,来分析西方传统绘画的空间表现方式。从西方传统绘画图式发展的形式,可以很明显看到西方传统绘画是在描摹客观的自然之物的认知下不断地发展起来的。由于对自然空间的感受和对绘画空间的表现都是在一种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尊重自己眼睛所观察到的,所以西方传统绘画就一直在模仿说的理论下不断地发展着。西方的哲学理念是以数的绝对性及实证思想作为认识事物的原则,并且以此形成了西方绘画的方法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传统绘画的必然特征就是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宋代的绘画与西方古典主义绘画都代表了当时东西方写实的最高峰,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物,这两种写实有许多异同之处。宋代绘画的写实是从理学思想及其绘画对前人继承性的方面来分析,古典主义绘画的写实则是从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及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思想来分析。文章试图从二者的社会背景、官方体制、感性与理性思维方式及空间意识的表现形式方面来比较宋代绘画与西方古典主义的写实精神。  相似文献   

19.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后来的许多画家流派均受到了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在立体主义绘画中,毕加索勇于打破西方古典绘画法则的束缚,以不同寻常的视点和表现形式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林风眠是"中西融合"的代名词,他终生致力于将中西绘画传统进行吸收、融合与再创造,同时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绘画艺术的风格。他的人物画作品在我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充分融入了西方立体主义的构成方式,可谓融汇中西,贯通古今。  相似文献   

20.
中西绘画语言的差异主要源于轴心时期哲学与文化的不同.在西方哲学与文化中,光是一种塑造世界的力量与本体性存在,这种观念通过摹仿理论对欧洲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绘画对于光色的重视体现为画面要明晰地再现事物,创造一种逼真的幻像.在中国哲学与文化中,气是一种本原性的存在,气的理论对于绘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取象这种方式.混沌之气,在中国画中体现为一种生气氤氲的天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