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彩画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深受我国传统水墨文化的熏陶,融合了西方绘画理念和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彩画模式。画家笔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将画家的个人情感表达出来,更能体现画家的心路历程。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充分借鉴水墨画笔法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创新,彰显水彩画的视觉美感和情感表达,更多地展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基础造型是重要的绘画基本功,是保证绘画作品画面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控制好基础造型,才能切实提升绘画水平,尤其是在具象水彩画创作中更应该用好造型基础,这是对绘画创作的坚守,也是对画家自身的艺术感觉的认同和肯定。中国水彩画应该在融入中国元素的同时处理好基础造型,才能走出瓶颈,使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水彩画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北水彩画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作品的形式均有极大的发展。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域文化使得东北水彩画的绘画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近些年一大批东北水彩画家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东北地域文化的代表作品,在国内外暂露头角。通过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气候特点分析总结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的绘画语言,研究东北地区水彩画语言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李念 《美与时代》2023,(7):45-47
艺术是情感的载体,也是情感的表达媒介。水彩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家们借以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水彩画中,色彩的表现力极强,其可以营造视觉上的观感,是画家内心感受和思想的直接表现。画家自身的色彩感知、情绪表达以及艺术涵养等,都决定了其水彩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风格。对水彩画特性进行分析,说明水彩画中的情感因素,探究情感因素在水彩画中的作用及表现,进而更好地解读水彩画情感,促进水彩画发展。  相似文献   

5.
北方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是祖国的生态屏障,是内蒙古文化的摇篮,是人类智慧的土壤。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蒙古游牧民族形成了自己的人文观念和审美风尚。内蒙古地区水彩画的发展同样也接受了北方游牧文化的洗礼,游牧文化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依赖,造就并影响了内蒙古水彩画创作的客观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美学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自然景观和草原生活元素为主题的客观性审美创作为内蒙古早期水彩画奠定了丰实的基础;现时期,以大量体现草原游牧生活方式与人文特色为载体的水彩画创作,突出了这一时期实践性与客观性美学特质相结合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发展、生态变迁与环境的变化,对新时期内蒙古水彩画的创作意识和审美样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水彩画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艺术文化活动,能够展现艺术的特殊魅力,对艺术文化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的水彩画发展过程中,黑龙江水彩画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了浓厚的当地文化,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黑龙江位于我国领土的最北部,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以及地域文化。这种文化不断影响着当地的艺术工作者,为水彩画艺术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黑龙江水彩画艺术开始为更多人所知,演变为了中国水彩画的重要分支。文章深入分析了黑龙江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形势以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现当代具象绘画的功能表述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与真实,而更强调画家对现实图景的真实感受和个人风格的语言表达。现当代具象绘画回归具象视觉,注重艺术表现的手段,并根据具象绘画自身的特点从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画面结构三个方向来研究分析,揭示现当代具象绘画表现性的规律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俄罗斯水彩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极为成熟,主要表现在水彩画教育不断完善、频繁的大型水彩画展览与交流活动、各种风格流派的呈现和逐渐成熟等方面。文章列举了五位活跃于21世纪初俄罗斯画坛风格各异的水彩画家,并对其水彩作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学院传承、地域文化带来的不同题材选择、创造或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制造独特的艺术形象、对水彩本体材料的研究和运用四个角度分析了五位画家各自风格形成及受到业界认可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水彩艺术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存在争论,对于当代的水彩风景艺术家来说,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民族艺术精神的回归进行研究。水彩画艺术本身来源于西方,传入我国后逐渐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中国水彩风景艺术融入了东方文化特色,这使得中国水彩风景艺术具有了自身的特色,也更加能够体现民族文化。对于我国的水彩风景艺术来说,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当前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水彩画作为一门外来的艺术,在百余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画种,而黄铁山是水彩画家队伍的领袖者,为水彩画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作品大都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表现各地的自然风光,用自己所特有的形式美感传达出对大自然的依念之情。同时,他的作品具有清新自然、明丽润泽的特点。看黄铁山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够感受到其浪漫抒情的水彩画艺术特色,而且能真切地感受到其作品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文字介绍了黄铁山的成长经历和艺术历程,并对黄铁山的水彩风景画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对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水彩画创作中,对画面表现形式和构成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具象写实、具象表现、抽象写意四种.在水彩画的画面构成中,应当遵守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和均衡、节奏与韵律的形式法则,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光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在绘画中巧妙运用光线可以赋予绘画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光对主体的突出、光对物象的改变以及光对气氛的营造,可在中西名画的赏析中感受光带来的艺术魅力。中国早期水彩画并不十分注重光线的表现,现如今画家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水彩画中光线所呈现出来的通透灵动的艺术效果,在其他的画种中是难以体现的,因此,光线成为水彩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当前,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画面的不同需求,画家主要是通过技法与色彩来表现不同的光线,使水彩画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水彩画中光线与色彩是构成一幅好画的重要元素,通过对光线与色彩的表现,产生水彩画独特的趣味与意境,表现画面的气氛,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文章主要探讨水彩画创作中常用的光线技法与色彩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不断增强,黑龙江水彩画已成为中国水彩画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来,黑龙江水彩艺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经过几代黑龙江水彩画家的努力,黑龙江水彩画已经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并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模。黑龙江水彩画立足于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表现风格、绘画技法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和地域性的代表。黑龙江水彩在保持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强调了水彩画的绘画性和表现性,具有极强的笔墨韵味。黑龙江水彩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国文艺理论中去学习和理解我国本民族内在的本质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将中西方水彩画的思想理念和绘画技法相结合,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极大的包容性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绘画方式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水彩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14.
广西奇妙瑰丽的风景与多民族铸就的灿烂文化为广西水彩画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内容,亚热带蓬勃的生命环境激发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热情,同时也激起了画家们艺术创造的热情。水在广西风景中是主要的构成元素,水作为媒材在水彩画中尤富意味,其艺术效果令画家着迷,令观者神往。从艺术形式的视角,可以探讨文化、媒材与艺术表现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彩画创作紧跟改革开放步伐,有了重大突破,水彩画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水彩画创作,使水彩画创作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以水彩画多元化的形式语言为切入点,分析当代水彩画多元化的表现技法,探讨当代水彩画多元化的具体表现,以期促进我国水彩画创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融合,水彩画在今天的中国以蓬勃旺盛之势发展壮大。高水平、高质量的水彩画艺术家日益增长。回顾水彩画的诞生,研究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水彩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但两者却也有着相似之处,比如水媒介。对于水性的把握与掌控是两者需要熟悉的技能之一。虽然一个尚写实,一个尚意境,但在用墨技法上,水墨画的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对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水彩画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如何借鉴与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用水技法以及这种新的绘画语言对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洪亮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广东中青年画家,其水彩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在水彩人物画领域,突破性地用民族题材表现了许多具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精神的大尺幅水彩人物画作品,为弥补当今中国水彩人物画极度空缺的状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文章试从张洪亮的水彩画代表作品和艺术追求方面进行分析,考察和研究他水彩艺术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希望对广大的水彩爱好者学习水彩艺术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彩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朝着具有明显的中国民族风格的水彩艺术方向发展.很多画家特别重视对水彩画艺术风格的研究,在不同地区,由于地理、气候条件,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意识的不同,反映在艺术风格的形成上也有很大差异,形成了水彩画艺术的地域性特征.这对于我们整个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水彩艺术地域性特征研究的重要意义 水彩艺术自1905年李叔同画在明信片上的一幅风景开始传人我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与中国画的重彩、半工写和水墨画颇为相似,两者都是强调用水来寻求通透清澈,用渲染法来寻求酣畅淋漓,很快受到国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正>自水彩画传入中国以来,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交流与融合,但就中国水彩风景画创作而言,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容易忽视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另一种情况是,过分强调水彩画的"西方性"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与绘画的修养与熏陶。这是两个极端,即"固守传统"与"全盘西化"。然而,作为中国的水彩画创作者,必须认识到这种在深层次上的"中西结合"的必然,才能在水彩画这一领域获得更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绘成的图画,也指绘画艺术。中国的水彩画属于舶来品,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多元文化背景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民族文化交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繁荣局面。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当代中国水彩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讲究水分与色彩的视觉美,注重笔力和写意效果,继承了国画的创作经验,追求画面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