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画的漫长发展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肌理技法的不断革新,工笔人物画在创作语言变得丰富的同时,也为观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肌理技法在工笔人物画创作领域中已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肌理技法,结合画家罗寒蕾的代表作品,分析肌理技法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与运用,并分析肌理技法给创作带来的启发与思考。期待探索工笔人物画技法表现的更多可能性,从而提高对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的掌握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肌理是一种重要的版画创作语言。它使作品本身具有内涵的多义性,为主体的人提供了丰富的开敞的审美环境,拓宽了版画家创作时的思路手法和表达方式,更好地表达情感,也增加欣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拓宽了创作者、欣赏者、作品之间的桥梁。版画中肌理的运用,强化了画面在视觉上的表现力,承载着精神,蕴涵着丰富的美。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美术风格及艺术形式。近些年工笔画有了新的发展,特殊肌理也逐渐被应用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当中。文章将从肌理技法的概述角度出发,对其定义以及类别加以介绍,探究特殊肌理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主要运用方式,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肌理在当代绘画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油画、水彩、中国画等在创作中都不同程度使用肌理的表现手法。肌理与构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构图的构思阶段是包含肌理制作的。结合花鸟画教学实践,通过对花鸟画创作中肌理构图问题的论述,得出肌理性构图在花鸟画创作中如何运用的结论,有利于提高花鸟画教学水平和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5.
数码技术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都与其时代对艺术的特定需求紧密联系.在多元发展的现当代,新技术、新材料、新的创作观念和创作语言的多样化取代了版画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电脑等数码媒介以其特有的精确性、简明性和高效率为古老的版画艺术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增加了版画的技术性含量,拓宽了当代版画艺术的审美视野.因此,"数码版画"艺术这一新的名词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肌理,这种作为最直观的附生于雕塑表面的艺术表现手段,存在于一切雕塑艺术活动中。雕塑肌理有着独特的自我身份密码。通过可识别密码可以透视出雕塑家对作品塑造手法与媒材选择的特殊性情感需求。雕塑肌理的正确运用对雕塑作品观念的传达、主题的突出、氛围的烘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肌理作为油画构建当中最为重要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是对艺术创作者独有的思想理念、情感意识进行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油画画面当中的肌理表现凸显艺术创作者对于油画创作独有的敏锐程度,以及对整个形式美所独有的掌握能力。现当代油画当中不同的肌理形态表现,是对油画的绘画材料所独有的性能以及油画创作的技法特点最为直观的表现,也是艺术创作者表现自身所想要表达的意象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在绘画表现当中,运用更为良好的肌理能够凸显艺术创作者的独有风格以及内在精神理念,促使整个作品更加具有审美含义。  相似文献   

8.
肌理在油画创作中具有较强的画面提质效果,也是油画作品向观众传递情感的重要语言,这就要求创作人员注重肌理的运用。当然,油画创作中的肌理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肌理知识和情感表现手段。通过介绍油画肌理的含义,分析影响油画画面肌理表现的因素,讨论肌理语言对油画创作情感表达的作用,最后研究油画创作中肌理的情感表现,以便推动我国油画艺术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油画创作中,画家们对于画面肌理的表现是非常重视的。肌理不仅仅是画家来表现画面效果的,更可以通过肌理来体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观者也可以透过肌理来了解画家们对油画的表现力和对形式美的把握程度。现如今,画面肌理的表现已经成为了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画家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画家们用来表达情感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对于油画来说,肌理的表现可以使得绘画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和观赏性。针对肌理在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曹洁 《美与时代》2014,(6):67-68
由于画材、艺术哲学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油画也许是最适合也最注重肌理效果的造型艺术门类.在油画创作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借助颜料堆积、晕染、裂痕以及各种特殊技法营造画面的肌理之美。在油画诸画面构成要素中.肌理效果具有特殊的视觉感受,其形成具有偶然性和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的文化潮流与西方的绘画表现形式逐渐和中国画相融,形成了许多全新的绘画表现手法。肌理的出现让大写意花鸟画有了更多的创作思路和灵感,大写意花鸟画中也逐渐出现了许多新颖的肌理绘画方式与技巧。从将多种肌理表现方法与大写意花鸟画恰当融合与应用的角度出发,总结相关心得。  相似文献   

12.
优秀优化作品的创作,是充满着个性符号魅力的。不仅仅要结合传统油画的优点,还要准确地融入时代的特点,最终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艺术风味。优秀的画家,在油画作品中展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画面,还有自身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所以在创作油画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艺术风格,结合自身对艺术的理解,通过油画的肌理在画面上描绘出独具特色的个性语言。从油画家的角度出发,从油画创作的精神层面、创作所需要注意的技法这两个角度来分析油画的创作,从而研究油画中个性语言的魅力是如何逐渐形成并成熟的。  相似文献   

13.
具象表现主义以具象主体为绘画范畴,具象为载体,充分利用夸张和变形的方式和创作者的价值取向来传达事物,表达内心情感。文章主要分析了具象表现主义油画语言技法在创作中的运用,希望可以给予相关人士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木刻版画作为版画种类的一种,其历史悠久,拥有多变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语言表达。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影像技术、新媒体的出现,艺术的语言表达形式已不再是静止的了。现如今,影视动画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但加入木刻版画的语言却成为冷门的表达方式。木刻版画的语言形式简单而又复杂,既可以在影视中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效果,亦可以给人恰到好处的氛围,因此为了吸睛和宣传需求,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影视导演在电影的片头加入了木刻版画的语言来呈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美术教育内容不断丰富的大背景下,版画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版画艺术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版画艺术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同时,美术教育中的版画教学也是版画艺术传承发展的一种途径。因此,如何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创新对版画艺术的教学是高职美术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简单介绍了版画艺术和高职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版画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传播的媒介也不断发展,新媒介的发展趋势日新月异,同时也体现出了较大的兼容性。从版画的发展历史来讲,从最初雕版印刷中的佛经、民间画作、插图到之后的石印版画,都具有一定传播性,只是传播方式不同。在当代,媒介也经历了较大变革,新媒介逐渐被使用,并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为版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版画创作带来了相应难度。  相似文献   

17.
黑白作为纯粹的色彩,不妖娆,不做作,版画中的黑白语言让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梦,这梦境般的世界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真实再现。在版画家的创作作品中,用简单的黑白两色组织画面,不同的黑白对比就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每一位版画家都在黑白之间表达着自己的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18.
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源流,其发展至今展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审美和创造精神。黑白语言作为木刻版画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本体美、形式美、对比美是分析黑白语言意义最重要的三个方面。黑白分明的艺术效果正是版画学习者所追求和不懈探寻的目标。而贯穿始终的是人文情感的关怀,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叠进表达。  相似文献   

19.
版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是通过人的观看而得以实现自身艺术价值的。人类的视觉形成过程以及观看的产生方式,可以通过自然科学的进步而被人们所了解,而观看版画这种平面视觉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诸多心理观念及其背后的意义却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述。文章从视觉形成过程入手,讨论了视觉的成因,及其视觉作用于版画的观看后所形成的人与被观看物的关联性以及相互产生的影响。同时以凸版印刷版画中材料语言的成因及其呈现方式为切入点,对凸版印刷中版画肌理如何形成,以及如何作用于人类视觉的过程从制版、印刷、承印物等多方面做出了相对具体的分析。在人与被观看物以及版画呈现过程中人与印版的关系讨论中,文章浅显地探讨了版画的印版作为摹本与版画创作者之间的互动与关联。  相似文献   

20.
苏州博物馆是美籍华人设计大师贝聿铭留给自己家乡的传世之作,其设计回归自然,回归本土。设计师从“人性”出发,通过对新型材料的运用、色彩的铺置、光线的操纵、水文的引入、植被的分布、文化的融入等方面对苏州博物馆的馆内布置、庭院布局、馆外设计以及与周边环境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详细的疏解。使得苏州博物馆从整体到局部,从人文到环境,从中式美学到西方科学无一例外地都完美地诠释了在现代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给人们带来了古典式与现代式完美结合的视觉审美效果,使两者相得益彰,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界的美学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