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意花鸟画是我国绘画体系的重要部分,早在明清时期花鸟画就发展到了鼎盛,从明代的"青藤白阳"到清代的八大山人、恽寿平、扬州画派等,都表现了写意花鸟画旺盛的生命力。华喦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对后世的"海派"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华喦的生平介绍,分析华喦的写意画风格,进一步探讨画中所隐含的隐逸精神,展现精神对艺术的作用,透视出华喦对后世花鸟画艺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淳是明代画家,尤以小写意花鸟画闻名于世。陈淳的小写意花鸟画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文章重点研究陈淳花鸟画的师承关系,主要论述了四个部分:第一,陈淳之蒙养;第二,陈淳与文徵明之间的师承关系;第三,陈淳与沈周之间的师承关系;第四,陈淳与吴门画派。  相似文献   

3.
提及中国花鸟画,不能不谈及徐熙画派.徐熙画派在中国花鸟画史上的地位之重要和影响之巨大都是空前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个世纪的花鸟画创作及花乌画的传承和演变.徐熙画派是指从徐熙野逸的艺术特点出发,汇就了横向时代影响和纵向历史继承两个方面的绘画流派,但是这种风格特点归根溯源还是由徐熙创立的,徐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画派的特点,也浓缩了这个画派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艺术层面,中国所占的地位可以与西方国家所占的地位相媲美。比如说,中国画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它不仅迎合了人们的审美理念,也在画中传达了想要传达的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然而写意花鸟画又是中国画当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元素,写意花鸟画以自身特有的形式传达着中国画的魅力。从而在各高校的美术教育当中,写意花鸟画的课程必将成为美术教育课堂中的重点内容,掌握好写意花鸟画的课程精髓,将很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画的艺术体系。想要研究各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写意花鸟画的临摹,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画以及写意花鸟画的相关概念,其次探究教学中写意花鸟画的临摹,最后对写意花鸟画的临摹进行分析。依据以上几点内容来探究教学中的写意花鸟画。  相似文献   

5.
大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其虽以线条为基础,但却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的是一种艺术境界。大写意花鸟画其所画之圆却不能圆,所画之方却也不能方,即讲求某种立意。要圆中见方,方中见圆才可。大写意花鸟画强调借助笔墨立意,超越客观的再现,强调"以小见大",注重抒发创作家自身的思想情怀和情感世界。在高校大写意花鸟画临摹教学中,如果想要让学生们在临摹学习时更好地掌握大写意花鸟画的笔法,掌握构图的要点,以及体会原创画家们绘画时的精神特征,就需要对大写意花鸟画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在完成思考之后对教学做出更为完善的改革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应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萧龙士作为现当代画坛的杰出画家之一,其画作可谓继古开今,上承"南吴北齐"等近当代大家(同时他也是"龙城画派"的重要人物),下启"江淮大写意"画派。萧龙士以其鲜明的绘画面貌、超然的情思、达观的性格和高尚的品质,丰富与拓展了20世纪的写意绘画领域。其作画讲求笔墨趣味,尤善写意花鸟,风格淡雅清新,古朴自然,兼具文士的雅致情怀与民间的质朴意趣。文章以萧龙士花鸟画中的"雅""俗"趣味为探索契机,通过对其不同时期作品的分析举例,力求探究其绘画中所传达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大写意花鸟画教学是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写意花鸟画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彰显着民族的艺术精神,同时也有着悠久历史,至今仍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美术领域熠熠生辉。高校在完善美术教育,健全美术课程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对大写意花鸟画教学的重视,并注重对传统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实践,实现传承基础之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朱耷对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绘画笔墨肆意、个性鲜明、狂放不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好地诠释了写意花鸟中主立意、突个性、重写意的艺术特点。就朱耷花鸟画中的"象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揭示其审美意趣和风格,以便对今后的花鸟画学习和创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写意花鸟画不但要表现花卉植物、翎毛草虫的自然生态之美,还要表达人的主观情感意志.把花鸟人格化,引发意趣.在写意花鸟画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作品意趣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安画派"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成名于一次全国习作展。伴随"长安画派"的繁荣,作为其作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花鸟画也崭露头角。"长安画派"唯一一位以花鸟画创作为主的画家——康师尧,其对花鸟画所作的研究,不仅为社会主义新时代花鸟画创新提供了全新思路,而且影响了20世纪整个西北花鸟画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傅昊 《美与时代》2007,(7):95-97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最显用笔的一科.重振写意花鸟画雄风的出路,必须重新回到"写"上,而重视"写"就必须重视用笔的传统、特质、规范和法度,以及深刻认识用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在中国各历史时期有着不一样的时代特征,而写意性是中国画最基本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象形式与方法,对中国画写意性的研究要从传承与创新、实践与理论方面入手。在当代,对于中国画写意理论的系统性构建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孙隆作为明代唯一拥有"御前画史"之称的杰出宫廷花鸟画家,其独特的没骨写意画法在明代熠熠生辉的众多优秀大家中别具一格,不同于传统的"没骨"形态而注入了"写意"的元素,融没骨与写意技法为一炉,重树了宫廷花鸟画的野逸新风,契合了诗情画意的审美追求,丰富了宫廷花鸟艺术的新境界,开明代没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于后世大写意花鸟画的勃兴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写意花鸟画课程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以平顶山学院为例,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通过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结合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特点,阐述了一条符合该校美术学专业学生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思路。通过这条写意花鸟画教学的思路,在提高学生理论基础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更加突显学生的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宋杨 《美与时代》2013,(9):75-75
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酷爱艺术,在位期间将画家的地位提高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他在宫廷成立了画院,花鸟画创作异常繁盛。南宋时,花鸟画创作沿袭徐黄二体的风格继续向前发展,黄筌画派花鸟画设色愈加精工艳丽,生动细腻,徐熙画派主要是以有文人意识的画家担当起主要角色,发展了“落墨为格”的风格。两宋工笔花鸟画历经三百多年的人文积淀与艺术的传承发展,把工笔花鸟画提升到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光辉灿烂之境。宋代的花鸟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现代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都深深受惠于两宋花鸟作品的滋养。  相似文献   

16.
丁芳 《美与时代》2023,(3):54-56
写意就是写“我”之意,是画家借助绘画创作来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工笔花鸟画是传统中国画中历史最为久远的绘画形式之一,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广受人们的认可。工笔花鸟画中承载了丰富的写意性特点,画家们也正是通过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写意性来表现自然,从而更好地抒发内心的所思所感。介绍工笔花鸟画写意性的基本概念,研究写意性在工笔花鸟画中的具体展现,探索工笔花鸟画写意之新变,旨在推动当代工笔花鸟画在理论层面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四君子"笔墨作为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的代表,讲求的是有笔有墨、笔墨交融的写意精神,从"四君子"的笔墨语言入手剖析写意花鸟画的笔墨语言是最有效的途径。"四君子"以独特的笔墨特质,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即"物我相通""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的花鸟画写意形态多元化,作为其中异军突起的"扬州八怪"成为这个时代的点睛之笔。从梳理"扬州八怪"及其花鸟画作画的形态方式入手,分别从花鸟画的两种形态即大写意和小写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细从题材、笔墨和布局三个方面,将"扬州八怪"的代表性画家及作品大写意和小写意形态进行解析,着意于绘画作品艺术本体语言分析,旨在透视出这个艺术群体绘画形态多样化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写意花鸟画发展到今天,虽然面貌更逞多样,出现了一批极富创意的作品,但就整体而言,其程式规范与笔墨观念的一成不变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严重阻碍了写意花乌画的发展。而摆脱这些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东西,无疑需要当代写意花鸟画家的努力,而要想强调表现手法和方式的独特与新颖,就要对既定常规进行大胆否定和革新,把那些已经不适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花鸟画作为一个艺术概念,它的表现对象包括了自然界中除人以外的一切动植物。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决定了花鸟画艺术内涵的两大特色:一是赋予自然生物的人格化象征寓意,二是充分表现自然生物的生命活力。两者的融会统一形成了中国花鸟画特有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类似题材大相异趣。现代中国花鸟画是在传承并变革了古代传统花鸟画的不断演变中生发而形成的。从传承的一面看,它不仅仅是对传统技法、样式的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