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从2001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9卷,自2007年以来先后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刊自2015年起改为半年刊,主要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论文、评论和学术信息。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2.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从2001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7期,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次人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刊自2015年起改版,每年出版两期,主要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论文、评论和学术信息。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从2001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9卷,自2007年以来先后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刊自2015年起改为半年刊,主要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论文、评论和学术信息。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1.本刊欢迎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领域中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具有独立学术见解的稿件。本刊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从2001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6期,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刊自2015年起改版,每年出版两期,主要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论文、评论和学术信息。  相似文献   

5.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学术讨论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不断用人类文明的新经验、新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鉴于这种客观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吉林省委党校于1986年8月17日至24日在长春市联合召开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苏联东欧当代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82位代表。这三个研究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共同交流、探讨和评述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在国内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创新与哲学研究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创新"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学术要求,"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研究产生了强烈推动,在广度和深度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6月 9日《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在济南联合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讨论会 ,3 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有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如何实现它的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讨论。1 从现实问题出发去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叶汝贤先生是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本文就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唯物史观的发展趋势和创新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思想作挂一漏万的心路展示,以凸现叶汝贤先生几十年来在精心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所张扬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神和"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学术风范.  相似文献   

9.
一1978年以来,我国的人学研究取得了不可否认、不可低估的巨大成就。在学术上,它不仅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和亮点,成为人们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不可  相似文献   

10.
华侨大学是1960年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国家创办的一所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获得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建校以来,华侨大学遵循“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秉承“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于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学科和福建省重点学科。华侨大学从2003年起每年投资100万元重点建设该学科。该学科现有在职教授11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58%,学科成员平均年龄为43岁。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现以杨楹教授、张禹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该学科现已形成下述四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学术方向,并相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和经济发展研究所作为机构支撑。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该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杨楹教授,主要学术骨干有蔡灿津教授、马拥军博士、彭立群博士等6人。其学术特点是:从生活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话,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反思与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精神、原则与方法,从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近年来,该方向承担了以国家课题“生活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角”、国务院侨办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版本学研究”等为代表的课题13项;出版了《生活哲学:探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脉络——思维方式的历史研究》、《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合著)、《走近马克思》(合著)等学术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立场》、《生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组4篇)、《生活哲学的对象与方法》、《哲学: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等论文86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或转摘,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霍英东科研奖1项。  相似文献   

11.
2010年8月10-14日,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和哲学社会学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与会者达百余名。分析哲学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居于英美哲学的主导地位。会议特邀芬兰学者  相似文献   

12.
不断追求和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是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最为鲜明的理论风格和最为突出的理论特色。高清海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站在实现了"认识论反省"的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度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教科书体系",孙正聿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是从"学说""学术"和"学养"的统一来探索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孙利天先生的《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是在"中西马"哲学的比较和会通中分析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落到实处",而贺来先生的《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哲学变革》则是立足于现代哲学的视野来挖掘和揭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意蕴"。这四本书共同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觉从"教科书体系"向"学术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从学术规范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研究历程的清理与反思。这一工作的主旨在于,秉承哲学批判精神,自觉地引入学术批评的维度,对我们一直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有观念进行梳理和澄清:一方面对以往的哲学观念和基于此种哲学观基础上的研究成果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对教科书体系及其遗留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0月31日,适逢陶德麟先生80华诞,武汉大学特隆重举办了陶德麟先生80华诞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及其他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武汉大学主要校领导和师生代表等5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庆贺陶先生80华诞,并就陶先生的人格风范、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和学术贡献以及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0年来的学术成就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哲学研究》近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中国的自由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哲学研究》 1 999年第 1 1期 )与《也谈中国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 (《哲学研究》 2 0 0 0年第 6期 ) ,反映了持续 1 0年之久的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论战在逐渐向深处发展。 2 0世纪初 ,这场论战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而在我国展开 ,由于它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 ,每当社会处于动荡和转折关头 ,这场论战就趋于白热化。这两篇文章追述和分析了这段历史与现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体制的差异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与自…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度CSSCI来源集刊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晓军 《学海》2007,(2):201-203
2005年度CSSCI来源集刊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具有较长的出版历史,出版相对稳定;依托学术研究机构或出版机构进行建设;专业性强,学术影响力大,美誉度高。它的发布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学术集刊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创办集刊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这些机构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创新性成果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它还为集刊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经验:依托稳定、可靠的学术机构进行建设;把学术创新作为自己的办刊宗旨;加强编辑出版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7.
沈志远是中国早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他编撰出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辞典,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创办了多份马克思主义期刊,较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作了研究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著书立说,对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在深入研究沈志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贡献时,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积极发掘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贡献,努力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入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召开第八次(1987)夏季学术讨论会,题为“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1919—1949)”。这样的会议自1949年以来在大陆还属首次。会议讨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特点、形态和发展线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历史地位,西方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的演变,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的方法,以及批判继  相似文献   

19.
征订启事     
《哲学动态》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的哲学专业刊物。它提供国内外哲学界信息;反映哲学各学科的新动向、新问题、新成果;刊登哲学论文和研究资料;开展对哲学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讨论;促进哲学研究、教学和宣传工作。本刊自创办以来,以其较高的学术品位和前  相似文献   

20.
冯平 《哲学动态》2001,(5):8-11
自 1 978年思想解放运动以来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在中国哲学的变革中一直扮演着主角。在“九五”期间 ,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新的研究信念基本建立、新的研究范式基本形成。这些研究成果和 2 0世纪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的反思 ,以及对 2 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的”发展前景的思考 ,都反映出经历了 2 0多年思想解放和与国际哲学界的对话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格式塔转换已经开始。一、“九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研究特点“九五”期间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在《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