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马画在技法上长期以工笔写实为主,并形成了"白描法""重彩法""丝毛法"等;而写意技法尽管可上溯至岩画时期,但直至清末任颐、倪田才真正开始探索,后经徐悲鸿完善得以确立。宫春虎的《春虎谈马》依托多年的画马创作经验,对写实写意两种技法进行了细腻分析和图例示范,并结合技法运用赏析了历代经典鞍马画,以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述了如何画马和针对性回答了创作中的共性问题。整体来看,该套丛书不仅详尽呈现了写实与写意两种画马技法,揭示了两者与马画豪放、婉约审美风格的内在关联,而且展现了画家依托画马对生命真实的去蔽、对生存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丁芳 《美与时代》2023,(3):54-56
写意就是写“我”之意,是画家借助绘画创作来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工笔花鸟画是传统中国画中历史最为久远的绘画形式之一,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广受人们的认可。工笔花鸟画中承载了丰富的写意性特点,画家们也正是通过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写意性来表现自然,从而更好地抒发内心的所思所感。介绍工笔花鸟画写意性的基本概念,研究写意性在工笔花鸟画中的具体展现,探索工笔花鸟画写意之新变,旨在推动当代工笔花鸟画在理论层面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工笔画易学,写意画难教。写意画教学的难点在于写意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写意意识,除了写意理论的讲解外还必须针对个人性情及物象寓意进行意象结合的理念传授。多年来在中国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工笔画易学,写意画难教。具体地说就是工笔画的绘画理念和技法比较明晰易懂,而写意画则让人觉得深奥莫测,  相似文献   

4.
宋代院体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极富争议性的焦点,在创作意识和技巧上对后来的花鸟画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着眼于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写实性",从取材方式、空间表达、图式语汇、题跋拓印四个方面与当代工笔花鸟画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提出宋代院体画的"写实性"在工笔画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当代工笔花鸟画写实精神的缺失,力求宋代院体画的写实元素对当代工笔画绘画语言发展的启示和重构。  相似文献   

5.
王晓军 《美与时代》2013,(9):114-114
中国山水画在创作形式上分为工笔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工笔山水画性格色彩突出,棱角分明,给人毅然肃穆之感写意山水重在形态描绘,突出了书法的自我表现效果,是一种闲适散逸的绘画风格。文章从泼墨技法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了这一特殊技巧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装饰性语言是工笔人物画家常用的表现手段,这种绘画语言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而不是凭空捏造的.在构图上的“满而大”以及“空而不空”等手法,在造型上的“写意性”与“似与不似之间”等手段,在色彩上的“夸张”与“空灵”等技巧,这些都是装饰性语言的典范.工笔人物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始终贯穿装饰性语言的运用和主观创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创造美感,从而形成既具备传统程式化观念又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创作理念,并大胆吸取外来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创作出时代感强且具有民族性的优秀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表现”作为一种艺术方法,与中国画的核心思维——“意象”相对应。无论是水墨写意,还是工笔重彩,中国画的造型观念和方法都存在着“表现性”的特点。对于中国画创作来说,创作过程就是一种“表现”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中国画在千年发展历程中的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流派、人物、理论和作品,但总的来说中国画分为写实写物和写意写心两个重要方向,从历史看中国画早期是以写实写物为主,在隋、唐和北宋早期最为兴盛,从北宋后期经南宋末,中国画开始出现以写实写物为主转向写意写心为主的萌芽现象,至元代中国画已基本以写意写心为主,明、清至现代中国画也都是以写意写心为主基调,所以现在中国画也被称为写意画。因此研究中国画艺术从写实写物转向写意写心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理清中国画发展的大方向脉络,丰富和补充中国画艺术从写实写物转向写意写心具体原因的理论内涵,从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提供进一步的多角度的理论支持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写意山水画是通过简练灵动的笔墨来描绘大自然。相对于工笔山水画而言,写意山水画可以说是一种具象的心画,它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色彩,更能展现客观景物的神情韵致。写意山水画是画家对客观景物在自己心里印象的呈现,不仅具有写实性,也具有对写实的超越和升华,还具有抽象性。本文就写意山水画的抽象性进行一下思考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别。从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现状看,工笔画正在逐渐远离"写意"精神。结合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分析传统写意精神的要义,从工笔画的用线、赋色及创作三个方面来探索工笔画的写意表达载体。在谨守民族个性精粹的前提下,注重融合西方绘画的新形式,这是新工笔画笔写当代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一、工笔人物画的精髓——传神写意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粹概全,似乎是在不经意中抓住和表现事物的特征,不做作而有天趣,超越表面的模拟,达到"传神写意"的境界.我国古代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具有这个特色.  相似文献   

12.
夏静 《美与时代》2023,(5):67-69
基于传统美学中的隐秀来实践写意油画创作的诗性表达,呈现江南地域写生的时空写意与形态写实、精微之笔触与广大之气势相辅相成的隐秀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的表现风格尽管各不相同,其本质上都不离写意性。写意画之风自北宋而下,到今天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其中之珠玑糟粕,其间之波澜壮阔,抑或有关好恶贬崇自是不必多言的。经元、明之推波助澜,至清代中后期,写意画已日益呈现"金石"气象。写意画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曾被赋予新的历史含义,其表现方式也被浸染着或浓或淡的地域性与时代性以及个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14.
当代蒙古族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成就有着自身与时代的历史原因。对于青年蒙古族画家来说,面对当前蒙古族题材写意画的现状,要在继承传统的技法之外加以创新。针对内蒙古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式、艺术特点、发展现状与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与实践,从而对蒙古族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技法加以创新,并为发展新的表现技法提出了一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历史辉煌悠久的写意画小品,是中国写意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指导学生解析、赏识历代大师们的"笔墨"与"程式"的同时,探究当今名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何赋予时代新义,对提高写意画小品教学和创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彩铅素描是一种有颜色铅笔绘画上的光影素描,是基于普通单颜色的写实素描基础之上的一种绘画。从它的呈现效果上看,它与国画中工笔人物造型很相似,体现在线条结构穿插上的准与狠、虚与实;它与古典写实油画技法运用上的相似程度要比工笔人物的更为接近,古典油画直接画法可以大大地缩短一幅作品的制作时间,时间短、效果明显,用笔用色比较自由,强调画家对色彩的认识,在作画时既要解决色彩问题,又要同时注意素描问题,这与彩铅素描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绘画体系之中,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最先成熟的古典形式。工笔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虽是不同的表现自然山水的方式,但是二者在写意性上具有相通性。工笔青绿山水从意境、线条、赋色等方面都显现出其独特的写意性。  相似文献   

18.
"没骨"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技法之一。它是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为我国写意人物画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国没骨画历史悠久。没骨画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形式语言特征。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语境下,没骨人物画所包含的民族气质和中国笔墨画蕴含的艺术特征,对发展中国写意人物画有重大的启示意义。而对于自身创作发展而言,分析没骨人物画的形式语言特征也有利于形成自身的形式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9.
郑乃珖作为20世纪中期重要的花鸟画家,以借古开今、以西润中的理念指导艺术创作,尤其在色彩表现上展现出鲜明的个性与创新性。他主张"随心赋彩"、诗意表达,在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达上融合了西洋绘画的设色方法、媒材与写实画法,用色大胆、对比鲜明,使得其工笔花鸟画色彩明亮、清新妍丽,色墨相映成趣,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雕塑最大的特点在于"得意忘形(象)"的意向性表达,或者说我们与西方传统雕塑最大的区别可以用前者为写意而后者为写实来概括。中国传统雕塑这种意象性表达的背后实则是深刻的东方审美思想与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