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墨轻色"的观点一直左右着中国画画家的审美取向。"墨"长期以来在中国画表现上占据主导地位,"色"只能退居二线。然而,一幅作品的成败得失,"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中国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其赋色观念及其情感特征较传统中国画有较大转变。传统中国人物画色彩理论的新特色、新面貌,探索新时期中国人物画色彩的当代情感传达。  相似文献   

2.
唐卡是中国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员。唐卡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征,与汉族传统绘画相比,它表现得更加鲜明。唐卡绘画过程中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意义和运用方式,它的一些独特的技法、特征都能够应用到其他的艺术,尤其是中国画中,中国画的表现与唐卡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因此,可以从唐卡绘画中寻找一些中国画元素,让二者相互融合,创新中国画。文章主要对唐卡绘画的特点、技法及内容色彩做简单介绍,对唐卡绘画中的中国画表现新元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美术色彩构成教学活动,是当前中职美术教学中最基础的课程,而情感色彩教学属于色彩构成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情感色彩教学,对增强学生色彩表现力和设计应用能力有极大帮助,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为中职美术专业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情感色彩内涵进行探究,并针对中职美术色彩构成中情感色彩教学的改革进行思考,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应对策略,从而提升中职情感色彩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中职美术生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花山岩壁画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作为壮族文化中的重要遗产之一,是壮族人民审美意识的典型表现。而在当代高校中国画的教学中,不但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更需要引入学生所熟悉的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利用岩壁画的色彩进行中国画创作,不但使学生通过探索当地民族历史文化而引发其对绘画艺术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依据身边的艺术对国画创作进行创新。文章着重研究花山岩壁画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色彩特征、中国画教学与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结合及花山岩壁画色彩在中国画教学中的运用三个方面,分析花山岩壁画色彩对于当代中国画教学中的运用,特别是对高校中国画教学带来的启示,希望能够为民族区域高校中国画教学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创作原则是艺术家对古人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亦是艺术家本身精神文化的体现。由古至今,中国画艺术创作受到过多种流派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其不仅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且在艺术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画艺术创作中儒家思想的精神意义探析通过中国画艺术创作中儒家思想的"游乐于艺"的体验、"中和"的艺术之美及"绘事而后素"的转化三个方面,探究其对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影响,并从美学角度来探讨其深层次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富有传统意义的色彩国家,从中国画诞生以来就一直秉承着传统中国的审美原则,并根据这样的审美原则产生了自己特有的色彩观和施色的方法。由于受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在漫长的时间内中国画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理念不同,他们对于绘画艺术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中国画色彩偏向于内在的意向性,而西方的色彩则偏向于用绘画外在的东西表达作者的思想,将中西方的绘画色彩理念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绘画色彩审美观相较于西方具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特征。根据我国中国画的色彩探究以及现代审美对于传统中国画的意义进行思考,集中对传统中国画色彩以及当今时代审美下的中国画色彩发展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够对中国画色彩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画家张尔闻对贺兰山水情有独钟,其山水画在情感表达、地域表现、绘画语言方面独具特点。张先生创作注重写生的作用,其笔墨运用、情感表达重视发扬写意精神。从传统与现代、意趣、表现视角等方面对张尔闻的山水画风格进行探析,对其形成独特的贺兰山山水表现风格作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色彩作为美术的一个重要元素,色彩运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情感。本文主要从凤翔泥塑设色特点展开,深入地阐述了民间美术色彩的选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民间美术的色彩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及歌颂理想、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的传统历来重视人文精神,画家的精神追求,往往表现为情感在艺术上的寄托。而在现今社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形势下,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可以把人带入情感与精神的家园,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中国画不能适应这飞速更新的新时代,甚至认为国画不能适应现代都市发展需要,终将被取代。在前一部分具体分析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以及中国画的情感因素,试着说明中国画在现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甚至在全球发展大背景下,中国画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经典,还将会继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后的部分将会探讨中国画在创作中涉及到的情感以及艺术性等问题并提出一些正面观点,与大家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承载体,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细细品味。在当前高校中,开展中国画教学,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这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优良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运用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之外,同时也受到各个朝代文人画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西方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西方绘画的色彩观也在逐渐影响渗透着传统中国画色彩的表现,中国画的色彩开始趋于个性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色彩是油画的组成部分,更是油画创作表达情感的必要渠道和途径。色彩是同语言一样重要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在不同的油画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色彩呈现是具象的,所表述和传达的情感是抽象的,可以丰富人们的思维情感,很有研究价值和意义。文章针对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进行深入探析,以此引导油画创作和油画作品欣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族文化,在中国画中,笔墨心象的表现和审美将中国画的成因、图示价值、语言特征形象地展现出来,对中国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国画中笔墨心象的表现及审美进行全面探析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面貌,向西方学习。色彩并非是中国画的短处,只是与西洋画对比显得更为含蓄更为婉转,因为墨色本身就是中国画色彩中的一种颜色。在六法中有随类赋彩之说,随着物象种类的不同而赋予不同的色彩,便是中国画用色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需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不重视中国画课程教学,使得学生普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对中国画创作技法的认识也不够充分,使得他们的设计基础较为薄弱,所设计出的艺术作品缺乏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审美意韵。解决这一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是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中国画课程,通过中国画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从而使得他们所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更加具有民族性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工笔重彩画以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随着文人写意画的兴起,消极地影响着重彩画的发展进程。宋代以来,“水墨渲淡”成为画坛主流,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削弱了色彩在画面中的重要位置,色彩逐步走向退缩。21世纪是一个艺术多元化的世纪,传统的水墨画已难以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拓宽中国画色彩的表现空间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7.
李老十(1957-1996年)作为"新文人画"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在中国画创作上具有突出的成就。纵观李老十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注重笔墨表现,根植传统而富有新意,同时可以看出他对多种绘画形式的取法与借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通过李老十绘画的形式语言特色,从传统笔墨的取法、民间美术的借鉴以及西方绘画的吸收等三方面入手,力求从画面语言构成上对李老十中国画作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南北城市的传统民居色彩面貌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完整的色彩语言。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的符号和象征,体现出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环境,是人与自然融合、人与社会和谐的典范,是极富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色彩和形式,将传统民居色彩运用于今天的住宅色彩设计中能展现建筑的丰富形态,提升建筑色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吴柯 《美与时代》2003,(10):37-38
色彩的运用在中国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中国画的用色,应先弄清楚墨与色的关系。墨与色应互相衬托,尽可能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中国画一般情况下注重固有色,以影响最大的一色为主,形成调子,否则会影响主题的表达;中国画色彩运用的主要技法有调和法,对比法、重叠法、渐变法、蘸色法、边缘法等。作画者要经常到生活中去体验,并善于调动自己的情感和运用多种表现手段,赋予中国画高于生活的色彩美。  相似文献   

20.
线条和色彩是绘画造型的主要手段 :线是中国画造型的主要手段,色彩是西画造型的主要手段;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强调理性观念的表达,西画是从自然实体出发,对自然进行模仿、写实;中国画重感情,西画重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