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木质古建筑日益减少,传统古建筑彩画技艺逐渐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创新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仗彩画,宣传推广地仗彩画传统工艺,并使其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仗彩画这项技艺尤为重要,创新研究这门艺术,使其跟得上时代的进步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如今河北古建彩画在传统工艺与科技结合的工艺理念、审美取向等方面的影响已逐步显现,进而影响河北古建彩画的研究发展。"从回归本体到工艺与科技结合的跨界重生"给古建彩画带来了新的理念。从彩画本体来看,河北古建彩画中明清古建彩画是中国建筑史上繁荣一时的装饰形式,并在中国建筑装饰和文物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彩画匠人通过勤劳创造,将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审美物化于彩画之中,形成河北古建彩画的形式之美。因此,通过回归河北传统文化本体,寻找优秀传统彩画装饰纹样,进而确定建筑彩画的装饰题材内容,对古建彩画意象美学做进一步研究。应将传统彩画中重要的元素加以提炼,取其"形"延其"神",把传统艺术及能工巧匠的精神元素融入到河北古建彩画的保护之中,将燕赵文化精神的精髓融入到传统工艺与科技结合的彩画保护与修复的再造之中,对于河北古建彩画的传承发展必将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建筑装饰艺术已经拥有了上千年历史,其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不言而喻。当然,古建筑装饰艺术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其在中国经济的稳步推进中,对城市文化魅力提升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文章以大唐不夜城为例着重探讨古建筑装饰艺术的概念化设计,分析其对城市文化魅力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绘是中华文明在传承中积淀的精华,是历史和记忆的实证,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艺术珍宝,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建筑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文章首先简要论述了我国古建筑油漆彩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其次又分析了受封建等级影响的古建筑油漆彩绘以及古建筑油漆彩绘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最后又探讨了古建筑油漆彩绘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和创新,希望人们对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绘能有更多更好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5.
建筑彩绘的实际作用是保护我国传统建筑的木质结构,在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建筑装饰艺术和手工技艺。临夏地方建筑彩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独具特色。首先对临夏建筑彩绘的历史渊源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临夏建筑彩画的艺术元素进行分析。同时,笔者对于建筑彩画及彩画技艺的发展问题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6.
传统建筑是研究民族文化艺术的珍贵标本,彩画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性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载体。文章对甘南地区的传统寺院建筑彩画从建筑构件和图案特征两方面进行了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古建彩画作为一种独有的装饰艺术形式,其中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大类,通过对三者的比较得出:其一,古建彩画的式样完全是中国古代建筑制度的完美体现;其二,我们应该对于古建彩画保持最起码的了解、尊重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正明清时期的清真寺建筑彩绘将伊斯兰装饰艺术元素与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融会在一起,形成一种中国化的装饰艺术,成为中国传统清真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雕梁画栋"这句通常用来形容古建筑华丽装饰的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彩绘的发达。中国古建筑的彩绘以防腐、防晒、防潮的油彩  相似文献   

9.
乔家大院又名中堂,是清末经典建筑,是承载晋商文化之地。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但难以展现独特文化与地区习俗。因此,建筑行业应结合传统古建筑文化与韵味,优化其行业发展。基于此,文章以乔家大院为参考,分析晋中大院建筑形制,希望促进建筑行业古今结合,建设出蕴含风俗文化、更为精巧的民宅建筑,从而优化建筑区域空间,提升建筑实用性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探索当代中国墨彩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的同时,要重新认识中国墨彩画在历史中的地位和现实中的意义。并进一步优化、充实墨彩画内在的审美形式,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虚拟现实,是在20世纪末出现的综合信息技术。近年来,它已逐渐应用于建筑领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古建筑数字档案和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在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特点的基础上,以福州古建筑为例,深入研究了古建筑的结果要素,描述了建模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文章探讨的建模方法和优化技术对其他大型场景的复杂建筑建模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近几年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各个地区的建筑出现趋同式发展、建筑文化内涵缺失严重的情况。如何使中国的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补充,相互联系,使蕴含民族的设计走向世界,以世界的发展带动民族的自身特色是值得思考的。文章将以上海金茂大厦独特的中国古建筑文化风格为视角,分析金茂大厦中有关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联系,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探讨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府城石阡万寿宫,明称水府阁,属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是一组明朝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和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万寿宫古建筑,其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堪称一绝。  相似文献   

14.
吊脚楼是我国富有特色的民居,木质材料结构体系的合理性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良好结合构成了吊脚楼的主要特色。整体分布观之抑或单独欣赏,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异曲同工。吊脚楼建筑艺术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归根结底是文化问题。要保护和传承吊脚楼建筑艺术,需要继续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理论,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阆中古城屹立千年,历经了数个朝代的锤炼,其建筑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研究阆中古城,解读古建筑的艺术风貌,透析古城镇的文化背景。通过探知古城数千年积淀下来的艺术底蕴,挖掘古城建筑的潜在价值,将古代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合理融合,最大力度保留古建筑物的原有模样。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我国古城镇面貌实现更有力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隍庙是我国古建筑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城隍庙的主体构造、装饰等方面都体现出自身独特的建筑艺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由城隍庙引发的城隍文化也逐渐演变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本文以郑州城隍庙为例,对城隍庙的建筑艺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因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审美趋向以及使用阶层的不同,各地的彩画装饰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色和审美特征.其中又以北京官式建筑彩画与徽州地区的民居装饰彩画的对比最为显著,因而通过对两地的建筑彩画进行比较,进而揭示其在题材、风格,以及文化内涵与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羌族古碉建筑是中国少数民族古建筑的"活化石"。古碉建筑凭借高超的砌石技艺和奇特的建筑外观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羌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独特而神秘的建筑艺术。文章对羌族村寨中古碉建筑的文化特性和景观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古建筑是人类遗产的重要体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特定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同时还是城市意象的主体标志性符号。作为文化遗产,古建筑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还能够从艺术、科技、建筑、美学等方面突出重要的价值。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古建筑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引起了社会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建筑艺术在古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独特的、有着强烈个性的木结构建筑体系。故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特征切入,揭示了木构建筑变化的基本单元、别具一格的悬挑结构、巧妙的节点做法、标准又灵活的模数制、多样化的屋顶形式、优美的屋顶曲线、生动的屋顶瓦饰,以及丰富的建筑群组、对比强烈的宫殿建筑色彩、建筑艺术处理和建筑结构的统一等方面的特色,阐明了建筑艺术在古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