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许多艺术家认为,绘画已经没有了发展的可能,所谓绘画创作只不过是重复以前绘画大师的图样而已。本文通过对西方绘画艺术还原性的探究,提出一些绘画创作的新思路,并通过对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史的研究及自身的一些绘画实践,从而得出绘画艺术是无限发展的结论。我们需要作的其实是在那把尺子上找到某个刻度。  相似文献   

2.
姜庆莹 《美与时代》2016,(10):114-115
民俗艺术是我国民间存在的具有地方风土人情的一种美术形式,看似大俗的民间艺术,被艺术家加工后变成一种大雅的艺术形式。民俗美术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传承起着促进作用,并且对中国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线的形态是无处不在的,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表现和思想情感表达,掌握线条的美感特征,探究在绘画作品中线条的丰富表现。线条作为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以其丰富的线条形态语言诠释着不同的艺术美感和视觉效果表达,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5.
魏晋南北朝以来,时局动乱,战争不断,政权分裂,因此引起了社会思潮的变化。玄学的日趋成熟以及佛教的流传都体现了重神轻形的思想。这样的社会背景,使得神形之说渗透于人物品评当中。通过东晋著名的画家、绘画理论家顾恺之的论述,将传神论的层次提升到了美学的高度,不断地充实着艺术理论。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的美学观点,即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自由开放、华丽壮美的时代特征,使得唐代文化异常灿烂夺目,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领域成果辉煌,促使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盛,造就吴道子、阎立本、王维、钱国养、殷季友、张萱、周昉、杨宁等杰出画家。另外,社会风气开放,民间生活多姿多彩,都使得唐朝呈现出高度的文明气象。唐代绘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巅峰,画坛活跃,名家辈出,风格纷呈。这一时期,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佛教绘画世俗化,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分科独立,绘画史论随之丰富,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绘画史来看,五代宋初山水画家李成的作用最为巨大。他发展了唐代以来的画风,影响了宋代以后流派的演变。李成的作品历代都被认为是"神品",北宋时就被认为"前无古人",后世更被认为"千古一人""古今第一"。当时由于对他的特殊崇仰,几乎不提他的名字而称"李营丘",是人以画重。李成确立了他的画派,受到后学的景仰。李成的绘画影响了整个两宋时期的山水画风格,达到"一统"和"独尊"的程度。元朝绘画的半壁江山依然笼罩在李成风格之下,从中可以看出李成影响的巨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前后,西方出现了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抽象派便是其中之一,它否定描绘具象物象,主张抽象表现,强调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它是绘画史上的进步,但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9.
清朝的画家石溪"为因泉石在膏肓",他的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他对自然山川的热爱是分不开的。石溪与青溪,时称"二溪",石溪与石涛,时称"二石",文章通过对"二溪""二石"的绘画艺术比较,阐述石溪的绘画艺术风格与成因。  相似文献   

10.
"大巧若拙"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推崇枯槁之美、艺之老境,在平淡自然、简单真切之中,强调回复生命本然,对艺术家在绘画中的形式语言和思想境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绘画极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观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1.
李世南从中国传统精神与西方表现主义中汲取养分,致力于实现大写意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他敢于突破陈规旧俗,立足于时代,不断发掘笔墨的表现性和可能性。其绘画艺术体现了写意人物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进程中,中国画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追求的有力结合。通过梳理分析李世南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其艺术发展规律,以期探究李世南的笔墨表现形式及艺术观对人物画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艺术所能引起的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思考往往是成就那个时代的思想核心,而平面性的艺术表达语言在现代艺术作品的表现中则更加隐晦,于艺术家抑或观赏者而言其凝练概括的特点都给予了现代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循迹现代艺术作品中平面性的表现,透过视觉形象试析平面性在现代艺术作品中怎样默契联系艺术家与观者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土壤,其艺术代表着一种美学典范与古典原则,作为希腊神话中的维纳斯形象,是西方众多绘画名家所描绘的对象,不同流派的绘画大师以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形态、不同的角度来阐释着维纳斯的女性美。采用艺术史图式分析的方法,以西方艺术中维纳斯形象的"对镜"为着眼点,把韦切利奥·提香(Tiziano Vecellio,1490—1576)的《镜前的维纳斯》(Venus with a Mirror,1555)作为个案,对比分析与之有渊源关系的维纳斯"对镜"题材,从绘画的内容、构图、表现手法等入手,探究西方艺术中维纳斯形象"对镜"图式的渊源,深层剖析其相互间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中,男性一直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很多艺术作品中,不管是画家本人,还是作品中的人物,亦或是作品背后的主导力量通常都是偏男性化的。但事实上,在西方传统绘画历史发展中,也有明显具有女性化特征的艺术风格——洛可可绘画艺术,它在男性主导的艺术史发展中闪烁着温柔而灿烂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佛教的传来对于中国绘画的思想内容和题材,都有很大的影响,丰富和加快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和演变.可以说到了唐代,这个外来的宗教艺术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风貌,彻底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艺术,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曹昱 《美与时代》2014,(12):82-82
我国的绘画艺术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的融合了其它的一些元素。自从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对我国的绘画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两千年以来,我国的绘画艺术佛教得到了相携的发展。现就佛教对我国的绘画艺术带来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的研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18.
柏拉图认为美的理念是最高境界的美,艺术模仿了理念的现实,艺术就成了"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艺术本就源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将艺术作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既是对艺术的探索,也是哲学的延伸。文章通过分析和阐释柏拉图美的理念、"艺术即模仿"的哲学观点,论述超写实绘画和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徐渭在艺术创作中从本色论出发提出不求形似求生韵舍形悦影的观点。这两个观点一方面超越了对象的外在物理形态,而达到对其内部独特性的精准把握,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创作主体特定的情感旨趣和艺术理解。徐渭以绘画作品为载体,抒发其理想与现实撞击下的灵魂呼号,并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画派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张婧 《美与时代》2020,(11):19-20
现代绘画艺术崛起于20世纪初,在脱离了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与空间概念束缚之后,力求画面的平面化、单纯化表达,有着自身独属的审美风格,而这些又有赖于绘画语言的载体功能,其本身作为一个庞大的构成系统,包括线条、造型、色彩以及材料等,共同描绘着艺术形象,反映了创作者的状态、认知、思想及情感等主观意向,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对现代绘画艺术语言风格的解析,是促进艺术更好发展的必要一环。文章基于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概述,对其语言风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