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绘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起源于西方的水彩艺术历经传播,不断与各地的独有文化相互补足,共同成长。而作为外来画种的一支,水彩因其特性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天然的相似性,在笔墨情愫与人文关怀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逐渐形成了有别于西方传统水彩的中国水彩艺术。然而,水彩画要成为符合东方创作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继续在中国本土生生不息的繁衍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通过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探索与研究,分析水彩从其中汲取营养和启示的可能性,充分发挥中西文明之所长,在交汇融合中为水彩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滕龙  刘虎 《美与时代》2014,(2):123-123
材料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材料语言和水彩的本体语言在水彩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在当代艺术和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水彩艺术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材料学家合成水彩材料的方法已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水彩颜料,随着艺术家们对多功能材料和技法的渴望,丙烯颜料应运而生。他们汲取传统水彩材料之长,补其短,丙烯颜料被大量地运用到水彩艺术创作之中,并与多种综合媒介相结合,这不仅拓宽了水彩画创作的思路,而且能运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绘画创作,促进丙烯颜料创作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在具备本门类艺术共性的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语言个性特征。水彩语言属于一种视觉艺术符号。水彩语言通过创造有韵味的画面形式,通过观念、理想、情感、思想的介入,使得画面拥有了更多的韵味和寄托。通过分析水彩的艺术语言特征,对当代水彩画艺术语言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进一步理解水彩语言的多元化表现。  相似文献   

4.
水彩艺术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存在争论,对于当代的水彩风景艺术家来说,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民族艺术精神的回归进行研究。水彩画艺术本身来源于西方,传入我国后逐渐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中国水彩风景艺术融入了东方文化特色,这使得中国水彩风景艺术具有了自身的特色,也更加能够体现民族文化。对于我国的水彩风景艺术来说,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当前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不断增强,黑龙江水彩画已成为中国水彩画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来,黑龙江水彩艺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经过几代黑龙江水彩画家的努力,黑龙江水彩画已经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并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模。黑龙江水彩画立足于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表现风格、绘画技法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和地域性的代表。黑龙江水彩在保持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强调了水彩画的绘画性和表现性,具有极强的笔墨韵味。黑龙江水彩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国文艺理论中去学习和理解我国本民族内在的本质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将中西方水彩画的思想理念和绘画技法相结合,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极大的包容性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绘画方式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水彩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6.
丝网版画是版画中的一种,将当代意象水彩语言应用到丝网版画中,能够提高丝网版画的表现力,这种创造性的结合能够推进美术艺术的发展。首先分析了丝网版画创作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前景,然后阐述了当代意象水彩语言在丝网版画中的应用要点。旨在抛砖引玉,为丝网版画的复兴和中国水彩元素的宣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自水彩画传入中国以来,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交流与融合,但就中国水彩风景画创作而言,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容易忽视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另一种情况是,过分强调水彩画的"西方性"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与绘画的修养与熏陶。这是两个极端,即"固守传统"与"全盘西化"。然而,作为中国的水彩画创作者,必须认识到这种在深层次上的"中西结合"的必然,才能在水彩画这一领域获得更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的水墨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种艺术形式主要是将水和墨结合起来进行艺术创作,而在我国这种艺术创作中带有很强烈的民族特色。现在随着我国水彩人物画的不断发展,绘画的内涵以及画风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并且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新时代我国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水彩人物画的画家,并且水彩人物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介绍我国水彩人物画的文化背景,接着介绍我国水彩人物画的艺术表现,最后介绍我国水彩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及其创新。希望通过对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水彩人物画发展的介绍和不同时期我国水彩人物画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找到我国水彩人物画表现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等造型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及造型语言,尤其是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是强调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传统中国画和书法是书画同源,因而中国画强调"写",以书法的"写"来强调中国画的用笔。在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中国绘画的线条运用规律,也就是中国特有的线描艺术。因此,线描成为中国长期以来绘画的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技法,这一传统的技法语言既是以书法用笔的勾勒方法,勾描出来的墨线即是中国绘画的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法。  相似文献   

10.
在绘画创作中,艺术语言是绘画创作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绘画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创作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绘画以线条、造型、构图、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构成绘画形象;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等等。作为绘画的学习者和艺术家来说,对绘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自五四运动时期,西方的水彩画艺术传入中国,经历近200年的发展,中国水彩风景画艺术已经逐渐成熟。中国艺术家将西方的水彩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写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风景画意象性表现。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当代水彩风景画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当代水彩风景画的意象性表现,并对未来中国水彩风景画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赵强 《美与时代》2008,(1):77-78
在中国山水画中,线条艺术一直是山水画家们不倦的追求.好的线条往往一笔之下能画出姿致万千.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论就提出"骨法用笔",确立了线条在中国画中的基本语言要素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艺术基础课程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了艺术基础课程的一些知识之后,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艺术课程的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水彩技法是艺术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色彩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强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对水彩技法在艺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研究,从而了解水彩技法的一些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水彩画是一种可以表达艺术语言的绘画形式,是创作者表达情绪和感受的载体,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写实水彩已成为当代水彩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文章对当代水彩画写实语言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汪玉琢 《美与时代》2023,(1):111-113
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实用且具深厚文化意蕴的艺术种类之一。中国书法展现了古人重视线条韵律感的审美取向,其中渗透着儒、释、道三家的哲学观念,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表现。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载体,在书法艺术本体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在重视汉字的同时,往往难以避免对构成其独特性的线条进行解析。汉字内在的结构和外显的线条直接关乎书法作品最终审美张力的呈现,故而以汉字的起源与线条的简约性为切入点,分析汉字与线条在书法中相互依存、互为表征的事实,以期通过这一视角的分析与解释再次对汉字和线条进行理论观照,对书法美学特征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水彩画又叫水彩,是西方三大画种之一,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至今的二百多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一批优秀的水彩画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成功地将源自西方的水彩和产于东方的水墨结合在一起,一种具有中国古典美又不失时尚元素的中国式水彩画就应运而生并繁荣发展。对水粉画的绘画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对水彩有一个全面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静物题材是绘画中重要的绘画题材,水彩静物更是水彩中被经常创作的题材。湖北美术学院的刘寿祥老师在水彩静物画创作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道路。水彩静物"鲜果"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他在水彩静物画中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使作品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重要代表。文章着重从绘画技巧、用笔、水分控制、色彩和文化背景方面分析刘寿祥老师水彩静物作品的绘画语言,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8.
水彩画由西方传入我国以来,已经走过了三百年的历史,在这三百年间水彩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过程。虽然水彩画在我国经历多年发展,但因为掌握难度较高,水彩画和其他姊妹画种相比发展要缓慢一些。而对于技术语言的探索和研究也一度成为水彩画创作的研究重点,因此水彩艺术与当下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精神问题的关系的研究相对薄弱,导致了水彩画的当代性不足,艺术需要反映时代,当代性的提升成为水彩画创作的又一课题。而观念艺术的介入使得水彩画当代性有所提升,其中青年水彩画家成为践行"观念先行"创作方式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水彩静物画是水彩画分支,追求水色交融,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宁静又活泼,把水彩静物画的韵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我国的水彩画家在选用艺术表现手法时也各不相同,但是不论如何一直都包含着中国传统意象,显现出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这是中国水彩静物画的独特魅力,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民族化色彩,将我国的美术艺术和艺术成就展现无遗。文章着重就我国水彩静物画的意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线条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一种语言形式,其功能体现也是内外兼有。中国画中的"线"大都是对物体进行客观分析后加以主观处理,最后提炼概括而成,因此这样带有主观情感的线条也就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两种功能在变化发展中逐渐平衡统一。随着线的表现力的丰富,人类审美需求的上升,中国画的线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宋代人物画为例,对宋代人物画中"线"的艺术表现进行分析解读,论述"线"在中国画中的艺术功能,以及宋时期人物画所体现出的节奏美和意趣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