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迪士尼推出的"公主系列"为受众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公主形象,她们身上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反映了当时的女性形象以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新版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等待解救的不是公主,而是王子。王子因为自私和冷酷无情而受到仙女的惩罚,被施咒变成一只野兽。正是因为贝尔的出现,才教育了王子,让王子完成了由"兽"到"人"的回归。这种超层次的对男性的拯救更加彰显女性主义。在影片中女性不再消极等待,爱情不再是人生唯一目的,她们有了梦想,有了追求,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耽美"的本义原为唯美浪漫之意,后被日本漫画界用于指代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即BL,Boys'love),最终演化为BL的代名词。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年轻女性,她们不喜欢逛街打扮,很少与外人接触,却在网络上表现活跃,喜欢在家玩游戏、看动漫,尤其沉迷BL小说和漫画。她们推崇男男恋,关注同性恋群体,性态度较为开放,比一般人群更爱幻想。她们称自己为"同人女"、"腐女"或"耽美狼"。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些概念尚不熟悉。但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耽美这一文化现象正以不可预知的速度渗透进年轻一代的生活,涉及所有文化领域,包括漫画、小说、动画、广播剧、游戏等多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7,(9)
<正>第六节戒体功能一、防非止恶戒体的根本功能是防非止恶,即防范、对治烦恼恶业。《羯磨疏》云:"防非者,以除过去、未来非,现在无非可防也。"此处的"过去非"亦可称作"已起非",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恶业;忏除往业,令其不再相续,便是"防过去非"[408]。"未来非"亦可称作"未起非",是指可能产生而尚未产生的烦恼恶业;当面对各种外境之时,依戒体的作用,令自身安住正念,起心对治烦恼而不为惑业所转,  相似文献   

4.
从言情小说的读写转向耽美小说的读写,实际反映了"同人女"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不认同,以及她们面对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不一致时的焦虑。为了从原有的性别认同中突围,她们选择在耽美文本中用"受"这一男性形象取代原有的女性形象,并将女性从文本内容中心驱逐出去,以回避这一社会符号。并转而对"受"这一形象新鲜的性别气质、社会身份和社会情境内涵产生了认同,文本本身的媒介特性也在这一认同突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是身体之踪迹,身体是"文"的作者,身体在创作过程中表现自己。表演是艺术化的身体活动,是以身体为核心的艺术门类。近年大陆上映的"小妞电影"里,女演员发挥自己的身体特性,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身体美学视阈看"小妞电影",不但能看到女性身体作为"物"之内涵,更能看到现代社会女性解放的趋势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早、中、晚期作品中女性形象突出的特点是从"扁平形象"发展为"圆形形象".其代表作<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三位女主人公露西,爱碧与玛丽共同构成奥尼尔笔下普通女性悲剧命运的整体画面,她们形象的转变反映了奥尼尔女性主义意识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稍有提高,但大多数女性的生存仍然依附于父母或者丈夫。不过,16世纪的女艺术家,却用自画像的形式塑造了全新的"女艺术家"形象。自画像中的女艺术家突破了传统"柔弱、多变"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是专业、自信的职业艺术家,也是身着华丽服饰,多才多艺的宫廷贵妇,而这一点正与卡斯蒂廖内《廷臣论》里对宫廷贵妇的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帽子不再仅限于遮阳御寒或是彰显身份的标志,而是成为彰显自己个性的搭配方式。从人体审美的角度出发,分析消费者的体型特征和审美需求,运用美学原理,设计出与人体特征相适应、突出和增添人体美的帽饰。以奥黛丽·赫本这一经典女性形象为例,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女性经典、时尚、优雅的一面为目的,研究其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并将理论结合市场,运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9.
如今,"女汉子"这一女性称呼成为一种流行语汇,受到广大女性群体的热烈追捧和认同。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女性特质,"女汉子"并非丧失了传统的女性气质,也不是女性魅力的消失。这一女性新形象符号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一方面表现出女性的独立和自强,女性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开始寻求自我身份建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女汉子"仍是在男权话语系统中的一种称呼符号,在"女汉子"身上,传统的性别话语隐匿其中,女汉子话语不是颠覆了两性差异而是强化了原有的性别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0.
唐代墓室壁画形象地记录了当时贵族的社会生活。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唐墓中"女着男装"图像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唐代不同社会性别对"女着男装"风尚所持的不同思想观念。文章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发展的原因。女性除了爱美之心外,更多的是对社会属性下男性身份的向往。唐代女性的衣着装饰、社会权利均为男性赋予,事实上男性仍然掌握最高权力。唐代墓室壁画中一定规模的"女着男装"现象,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1.
<正>女性形象是社会文明图像中无法割裂的客观存在,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和表现客体。处于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人都有自己对于女性形象特有的审美标准。作为人类审视对象的一半形象,女性形象以其纯粹而又复杂的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之中,光从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而论,女性形象在其中就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西油画的发展中,女性形象始终贯穿其中,女性以其柔美的形象、曼妙的姿态吸引着众多画家进行描绘。女性形象是  相似文献   

12.
当代艺术家刘飞笔下的光头女性形象表现了画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对女性解放事业的关怀;通过对头发含义的颠覆,以超前的方式,引领女性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塑造,体现了包括女性中性化、性别模糊化、改变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追求.这些光头女性形象,不仅是对传统女性美的思考和超越,也是对后工业时代性别多元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论荀子的德性教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从人性趋恶角度构建了自己的德性教化理论.恶在礼仪法度的制约下不仅可以改变,而且必须改变,经过教化"涂之人可以为禹".德性教化实乃"化性起伪",而伪是针对情的,只有对情进行矫正,才能对人性教化,情为教化之基;礼为教化之则,道德教化是个人遵守礼仪规范及人自身德性的自我迁化的过程,以心对礼以治情,从而以人的智识促进德性的提升;养为教化之方,以礼乐养情,陶冶、涵养人之德性,促进人的道德自觉.荀子的德性教化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那些温婉可人的花妖狐魅形象,有意无意中冷落了另一类女性,即悍妇妒女,她们一反封建社会要求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冲破“夫为妻纲”的教条,大声向社会反抗,但是,她们在蒲松龄的笔下成为“丑”和“恶”的化身,成为众人厌恶的对象,从蒲松龄对悍妇的变形夸张描写中,从他对这些悍妇妒女的态度中,从他为这些悍妇、妒女设定的结局中可以看出其思想上的男权主义观念,体现出他对夫权制度的崇尚与维护。  相似文献   

15.
明朝中期后,阳明和李贽学说的兴盛掀起了有关"人性"的解放运动,在明代男性视角观看下,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对其本身形象的关注点发生了转变。部分以明代女性形象为对象的明代绘画,在唐宋基础上出现新的女性装作羸弱以及娇媚的形象特征。可以从明代心学的有关论点着手,以男女性不同时代立场作为研究背景,探究明代绘画中女性的形象特征及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奥古斯丁复形说是从救赎的角度来看上帝的形象。本文考察了奥古斯丁复形说的东传史,发现其中存在两个派别:一个是主流,坚持传统的奥古斯丁"记忆-理解-爱"形象观;一个是支流,倾向托马斯·阿奎那"心灵-理解-爱"形象观。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语境中,它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提出了如何恢复上帝形象的规训。  相似文献   

17.
李政 《道德与文明》2019,(3):138-146
康德揭示了一种人类特有的超感触本性主导、统摄感触本性的心灵秩序或曰道德秩序。"根本恶"作为深植于人类心灵中的一种向恶的趋向或者说一种"恶的作意",令我们在通过抉意制定活动格准时将感触性动原凌驾于道德法则,由此导致对道德秩序的逆反与颠覆。对治"根本恶"的根本方式是重新恢复道德秩序,即通过心灵的"革命"令道德法则重新主导实践活动。要充分杜绝"根本恶"效用的发生,人类应当脱离一种"伦理的自然状态"而进入"伦理共同体",以期过上真正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8.
空脸     
正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中有一个动漫人物,全身黑色,头戴一个白色面具,被称为"无脸男"。此经典形象由此成为一种象征,不特指某一人,也无好坏之分,泛指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总是空虚寂寞,阴郁地行走于人间。在中国,同样是漫画画人,从丰子恺开始,画一个空脸。20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西方绘画作品出发,以"苏珊娜与长老"的题材为例,探讨男女画家在创作苏珊娜形象时的差异性,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男女画家的苏珊娜形象。男性画家选取了丁托列托、鲁本斯、伦勃朗,女性作家选取了阿特米西亚以及纽约女画家凯特琳·吉列,通过比较的形式,直观展现男女视角的不同,从画面的构图、场景、人物动作表情方面分析其人物形象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罗祥相 《现代哲学》2016,(1):112-116
庄学史上的注家试图用各种方法,避免诠解出庄子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有许人"为恶"之思想。然他们的这一做法,并不得当。应老实承认,"为恶无近刑"之本义就是:人若"不得己"为恶时,应以"无近刑"作为自己的行事底线原则。庄子这一思想,虽放低了对人们的道德底线要求,但它是一有特殊情境针对性的思想原则。故它并非在主张两间之苟且做法,以为全生避患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