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在台湾地区的传播和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整体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引起学界的重视。从传播和研究进程来看,《共产党宣言》在台湾地区经历了日据时期的"解放学说"、戒严时期的"妖魔理论"和解严之后的"一种理论学说"形象的改变。思想是时代的精神镜像,台湾地区对《共产党宣言》认知形象的改变背后实际上折射的是时代变迁。对《共产党宣言》在台湾地区的传播和研究史进行系统化地梳理,既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史的认识,也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还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相似文献   

2.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论述构成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统一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特征。《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70周年,它所展现的勇于革新、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在当今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回应时代课题,以丰厚的哲学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及重要特征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党的十九大精神堪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自"五四"期间伊始,毛泽东就开始在各类读物上接触到《共产党宣言》的"碎片",直至1920年在北京首次阅读了全译版,之后阅读了上百次。纵观毛泽东的《共产党宣言》阅读史能够发现,从对这一经典著作不同版本的精心阅读历程中,毛泽东解读和吸纳的思想理论主要包括五个维度: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分析方法,独立、个性与自由的思想,改造世界的思想以及理论体系建构的历史性。毛泽东阅读《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及对其中思想理论的科学解读与积极吸收,给予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践行者的重大启迪是:研读经典文献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路径,结合现实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的必经通道,而超越具体论断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与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即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创立。”——恩格斯(1874年)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哲学共产主义,或者说原来的马克思主义(我这样称呼它),和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以及其它晚期著作中所详细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之间,有一条明显的鸿沟。看来,我们好象碰到了两种显然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题“自我异化的人”,在后来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1848年2月底,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伦敦首次出版。《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宣言》系统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由来、现代性特质、阶级对立及其斗争结局;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趋势;深刻阐明了共产党的宗旨、先进性及其自身发展逻辑;高度概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性、革命性与科学性;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文化观念的存在论基础与价值论立场。《宣言》是现代世界的醒世恒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变,《宣言》的真理性光芒就不会磨灭。  相似文献   

6.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陈先达:《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屹立在人类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公开问世的标志,又是无产阶级向世界公开宣布自己的目的和意愿,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标志。《宣言》的中心思想是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古典著作,与世界各国一样,也一直给日本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对二战前日本《共产党宣言》的各种日译进行分类,整理出三条主流:初期社会主义者的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翻译以及国家机构的翻译,并做以概论。尤其对第一条主流——堺利彦(枯川)和幸德傅次郎(秋水)执笔的相关翻译与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相互结合情况做以详细论述,力图判明日本马克思主义普及史上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8.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吴秉元(铁道部党校100088)该会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研究会和《高校理论战线》编辑部联合发起,到会的专家学者40余人。会议围绕《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伟大历史作用和...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与邓小平理论研讨会综述潘伯祥、戴久乐(中共武汉市委党校430000)日前,中国恩格斯研究会和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联合邀请全国学术理论界百余位专家学者聚会武汉,纪念《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50周年,同时召开邓小平理论研讨会。现...  相似文献   

10.
安维复先生的《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一文(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以下简称“安文”)所阐述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是记在马克思名下的,但读后颇觉此丈所论离真实的马克思相距甚远。现质疑如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观点,以及在《资本论》中经过精深的科学论证得出的“剥夺者就要被剥夺”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奋斗一生的理论指南。这个理…  相似文献   

1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真理之冠上的明珠,也是共产党的"初心"。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不忘初心,反思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厘清21世纪社会主义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以增强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困难的信心和定力。社会主义国家要团结起来,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全世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其他的文献,《共产党宣言》是一种独特的"宣言体"文本形式,并且以一个宏大的视野论述了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共产主义的未来。在这个宏大视野及其对不同对象的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运用了诸多具体而不同的方法论资源,才使《共产党宣言》发挥了独特的理论配置功能,比如通过拓扑学方法而呈现的新政治拓扑学空间,通过内在论而描述的资产者和无产者生成、通过唯物辩证法而指明的文本或概念与现实的关系,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理解《共产党宣言》提供了不同的进路。  相似文献   

13.
“民主社会主义”是1951年社会党国际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时宣布的、用以标明其思想体系的名称,它是从“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但是,社会党国际却一再声称自己是在1864年创建、1951年重建的,马克思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是它的“前身组织”。这样,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为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制订《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时,并没有提出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而是用当时参差不齐水平的工人运动所能接受的形式,表达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述要(阮青·1·8)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研讨会(金田·1·13)邓小平的实践思维初探(王思隽·1·22)《共产党宣言》与邓小平理论研讨会综述(潘伯祥戴久乐·2·2)重新解读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15.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6年5月16日~1996年6月10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邢贲思∥人民日报,1996.6.6论《共产党宣言》中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李靖宇、姜辉∥辽宁师...  相似文献   

16.
(1985年3月26日至同年4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科学张 永惠程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 报1985年第1期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历史考察 王怀超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2期从“类本质”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崔绪 志徐惠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 第2期《神圣家族》和马克思的哲学史观徐瑞康 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共产党宣言》—闪耀着辩证法光辉的历 史文献伶德富社会科学〔甘肃〕19 85年第1期 《资本论》序言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含义探 讨杨伯安四川师院学报1985年第4 期 《资本论》中的…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共产主义发展史上,《哥达纲领批判》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之后最重要的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预言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形成、本质和两个发展阶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辩证法来说,《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最重要的著作。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社会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共产主义形成时期就已经指出,从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和解  相似文献   

18.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4年10月11日至同年11月10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第一个纲要/张兴杰//甘肃社会科学(兰州).1994,5.39~43反映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工人阶级人权观念及其在当前的...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撰写的党纲,对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理论作了初步的阐述与规定。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为前提,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宗旨,以建立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使命,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情怀的一种政党类型。就基本特点而言,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强调人民立场,注重构建党与民众之间的生死伦理关系;强调对民众真实利益、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明确认知与有效代表;强调以对规律把握的自觉性、理论引导的自觉性、组织建设的自觉性与实践行为的自觉性来超越民众的自发性;强调政党精英、一般党员、普通民众在觉悟和素质等方面的层级差别,在党内秉持一种梯度治党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引言最近,在我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及历史、社会学家当中,罗斯托(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主席,原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所写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被当作“攻破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著作”而受到赞扬。目前(包括我国的)资产阶级各种理论的特点是深刻的危机。最清楚地说明这一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