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画艺术家的生活境遇往往可以联系到其作品图式的多元形式和个性,画家自身具有的作品风格和表现方式反映了艺术家不同的油画意识形态。?在艺术以及绘画美学的演变历程以及发展脉络的时间与空间的二维演变过程中,不同的绘画格调,由不同侧重的构图、色调、造型以及风格等影响因素与处理手法来组成了画面最终的呈现格调。在油画创作的众多图式语言当中,简约的、不复杂的或者说单纯的、纯粹的美学绘画格调成为美学图式的一个重要而独具风格的形式与法则。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绘画中,人体艺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18世纪以来,西方绘画开始具有前卫特征及与传统的绘画艺术分道扬镳的近代派思潮。西方近代绘画中人体艺术的表现是当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一种真实式写照,西方国家经过近代工业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艺术家们的心态也变得错综复杂,他们想通过绘画来表现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景象。西方近代绘画通过对人体艺术的表现,来对其本身进行探索,进而创造了抽象的艺术作品,西方近代绘画中的人体艺术作品不再追求视觉真实效果,更注重的是心灵的真实反映,通过抽象的艺术表现反映出当时西方社会的景象。文章首先对西方近代绘画以及人体艺术分别进行简述,然后通过文艺复兴至18世纪西方人体绘画艺术的考察,进而梳理出具有宗教价值的审美观发展历程,最后表达其中的人文趣味。  相似文献   

3.
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白俄罗斯艺术家夏加尔的绘画艺术中表现出的自由、稚趣、另类,以及他在绘画中所表现他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的精神让我们赞叹,他的画面内容及表现方式令人着迷。而且他后期形成了代表性的表现手法——以色彩贯穿形体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人们常说,东方艺术是意象的,西方艺术是具象的;中国画是写意的,西方画是写实的;东方艺术是精神的,而西方艺术是物质的。确实,在西方油画中,色彩的魅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一直是油画表现中最重要的特征,在这一点上,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差异巨大。绘画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离不开对形象的塑造,艺术家通过造型,为观者提供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或是具象的、抽象的,或是表现的。  相似文献   

5.
张悦 《美与时代》2023,(6):21-23
在绘画艺术中,理念和表现方法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作者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突出绘画意境的核心内容。从整体上看,中西方绘画艺术由于文化发展和环境的差异,在理念和表现方面的对比较为突出。为了促进绘画艺术行业的稳定进步,要认真地剖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在理念和表现方法方面的异同点,把握核心精髓,发扬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色,提高艺术行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卫·霍克尼,英国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在艺术创新方面进行了无止尽的探索与尝试。在早年,对大卫·霍克尼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是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而在他晚期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围绕绘画的主题表现、观看、形式、空间等问题进行探索与创新。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绘画空间和主题在大卫·霍克尼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凡是稍有从事过美术相关行业的人,都不会对印象派感到陌生。西方艺术19世纪最后30年,印象派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当今在中国的学院教育里对于印象派绘画的分析,关注的大多是技法、题材和历史背景等,这些无疑是欣赏和评价印象派绘画的重要方面。但除此之外,从印象派绘画观念发展的过程来看,最为吊诡的一点是它从追求极端的真实起步,最终走到了真实的虚妄。本文通过对西方艺术经历印象派绘画的前后过程进行分析解读,指出人的视觉思维观念是如何从西方传统绘画中以"借物说事"为原则转向表现事物的客观面貌——"追真"为原则再发展到了以表现艺术家自身的主体原则的变化过程,这种转变源于印象派艺术家自觉的艺术实践精神。印象派的存在对于人类对于客观真实的认识来讲,正所谓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宗教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与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适应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西方绘画艺术必然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传说成为西方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题材。在基督教文明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绘画艺术中,绘画使用的材料以及运用的技法都属于绘画艺术独特语言。围绕西方绘画材料技法的历史演进过程展开讨论,结合不同时期西方绘画材料技法运用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以何种形式在实际美术教学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光和色的表现是自印象主义绘画以来重要的图式语言。新印象主义阶段,以修拉为代表的艺术家运用点彩技法将光与色的视觉张力推向了新高度。在西方美术发展进程中,光与色的表现一直以来是绘画艺术家们探索诠释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内容极大地影响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对光与色的图式表现研究如果用点彩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光与色的本质,点彩技法与光色交织产生的艺术表现力对当代艺术的图式创新有着极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文章通过实践从理性表达、个性化图式、风景创作三个方面对点彩技法的图式运用作出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观念的影响,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文章从哲学观与绘画空间表现特点将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力图发现中西方艺术创造的规律,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西绘画美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艺术理论体系,也可以说体现着两种不同的艺术境界.从总体上看,中西传统绘画都是和谐的艺术,即古典主义的艺术,两者都强调再现和表现的结合.然而,由于中西文化传统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绘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即:中国绘画侧重于表现和抒情,以写意见长,而西方绘画则侧重于再现和摹仿,以写实取胜.造成这种美学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经济、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各自背景下不同的文化模式,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造就着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心理。中西方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心理差异是中西方艺术活动乃至呈现的艺术作品风格各异的原因之一,中西方绘画形态就居于中西审美心理的差异性,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中国绘画形态表现为"心物交融"与"模仿自然"的美学原则;中国以"气韵生动"为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西方则是追求"生动完美";中国更在绘画形态中着力体现含蓄的美感,西方则是力求突显奔放的张力。  相似文献   

14.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与清初八大山人在时间上相差了一个世纪之久,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运用不同的绘画媒介,在各自画坛大独具影响,然而他们却用着同样晦涩难懂的绘画语言、以极其隐喻的绘画形象来表现主观情绪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本文通过梳理两位艺术家绘画风格和绘画意向的异同来探究俩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西方美术史中早已存在素描和色彩之争,主要发生于16世纪的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在绘画理念方面不同的争论,对后来西方的艺术发展和理论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西方美术史上关于素描与色彩的争论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本文主要研究19世纪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与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艺术家所进行的素描与色彩之争,探讨他们不同的艺术观念,分析其争论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方后印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写意画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化种类下的产物,但是它们都作为一种艺术表现,两者之间有些共通点,比如都突破了形似的束缚,绘画语言都趋于自觉、受到艺术家情感的驾驭,都是个体人生价值的寄托和弱化了作品的社会功能,等等。然而作为两种不同的绘画类型,它们的材料侧重不同,绘画的语言组织方式不同,作者的终极追求也不同,其根本原因是文化差异造就了两个不同的绘画种类。  相似文献   

18.
以色彩表现空间是西方艺术的一个传统,从提香到马蒂斯一直在探索色彩表现空间的不同形式,特别是马蒂斯,用纯粹色彩表现空间。而中国传统绘画中早期也有此类表现,南齐谢赫的"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也可作此种解释。新文人画家北鱼的画作就有此种色彩表现空间的传统性和与马蒂斯一致的现代性。色彩在马蒂斯和北鱼身上都具有了艺术本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线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艺术处理中表达感受最直截了当的语言。尤其在中国绘画的发展中,线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画家凭着对线的高度热情对于线技术的谙熟运用是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线作为中国绘画中最基本、简练、概括的造型语言,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所在。历代中国绘画中就是用独特的中国语言参透出"道"。原始绘画中的岩壁绘画,就确定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基本特征,线自然成为中国绘画主要的造型手段。线是艺术家对物体的高度概括和认识,艺术家线的语言也体现着艺术家的个人特质,在艺术家抑扬顿挫的线条中表现画面的质感和空间感。中国画讲究笔墨,笔墨既成为中国画的核心,所谓"笔"就是指绘画作品中的线。  相似文献   

20.
浴女题材是西方绘画常用的题材,西方理论认为"裸体成为艺术便是最圣洁的"。对于浴女这个题材,从文艺复兴到现实主义有一个从宗教题材向生活题材的转变。丁托列托的浴女绘画主要取材于《圣经外典》的宗教故事。在现实主义题材中,伦勃朗,安格尔,库尔贝,德加,雷诺阿等艺术家则表现了现实生活中女性人体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