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版画在中国版画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北大荒版画创作活动是一开始黑龙江版画的起源,随后便扩展到了林业、工业、农业地区和创业的版画创作活动中。虽然黑龙江版画只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史,但是参与的人数十分多,创作出了成千上万的黑龙江版画作品,黑龙江版画艺术特征已经超越了该地区的空间局限,这种艺术影响延伸到了世界各个地方。有人将北大荒版画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初期黑龙江版画是在30年代中国新兴版画传统上的延伸,在内容上多以荒地发展建设为主,向人们传达出一种乐观豪迈的情感,第二阶段黑龙江版画并没有与第一阶段的黑龙江版画有所区分,虽然第二阶段的黑龙江版画有其时代的风格,但是其主体并未更改,而第三个阶段黑龙江版画的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品的类型更加丰富,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因此,下面将对黑龙江版画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并探究黑龙江版画的三种图式。  相似文献   

2.
经过伊犁版画家的不断努力,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伊犁版画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繁荣时期,并成为新疆版画的重要创作基地,对新疆版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犁版画发展陷入低谷。在21世纪,伊犁版画要走出发展困境,开拓创新是其必由之路。要重视艺术交流学习,加强版画创作队伍建设。同时要做好版画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广泛的版画群众基础。只有不断打破发展的"瓶颈",伊犁版画发展才会有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自现代版画兴起以来,我国版画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少数民族主题版画创作作为版画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甚至一度成为全国版画创作的主旋律。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奇异多彩的人文生态环境,这给贵州少数民族主题版画创作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泉,文化生态与边地风情成为"多彩贵州"艺术闪亮的名片。从题材的传承、版种技法的增容、版画语言方式的嬗变、跨界合作、新生力量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新时期处于新"艺术场"的贵州版画的现代转型,对推动贵州版画艺术发展,建构具有民族精神、时代气息、地域气派的贵州版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油印套色木刻为主的北大荒版画,作为中国三大有代表特色的版画形态之一,已发展了近六十余年。在这六十余年里,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创作,从油印到水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版种到综合版画,不断发展,不断探索,才迎来今天北大荒版画的新时代。因此,我们研究其媒介材料、风格样式的新变化,对于未来北大荒版画发展得更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大荒版画的发展与我国当代社会的时代背景、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及艺术价值观都息息相关。文章主要从扩大媒体宣传、增设培训机构、培养创作群体、拓展延伸产业链这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简要论述了新时期北大荒版画在社会版画培训传播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后期,徽州版画之所以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号称中国版画之最,是因为有众多著名画家参与版画和墨谱图谱的绘画创作,与木刻艺人协力配合,融绘画与雕刻于一体,使徽州版画的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丁云鹏是众多画家中的杰出代表,为徽派版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从事绘画创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墨谱版画的设计创作,为版画和绘制了大量的图稿,经过刻工精工细雕影印成书,这种图文并茂的图书,就是徽州版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在徽州版画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徽派版画这一流派,徽派版画是中国版画其他流派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和推进了中国版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岭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岭南地区中国画风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苏仁山作为清代晚期岭南地区的杰出画家,被誉为"中国的梵高"。文章以苏仁山人物画为例,对20世纪岭南地区中国画风格进行了探究,通过苏仁山人物画的艺术技巧、代表作品、艺术思想等分析其对于当代人物画有着怎样的影响,从而促进岭南地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宜春版画兴起于民间群体,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享誉海外。然而,近年来宜春版画艺术创作低迷,边缘化趋势明显。作为培养版画人才摇篮的地方性高校,如何应对市场变化,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是人们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品市场也逐渐兴盛,黑龙江麦秸艺术这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以其环保性、手工艺性、永久保存性和自然朴素的艺术表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黑龙江麦秸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枝独秀,是黑龙江独具特色地方艺术中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继续发展与传承下去,理清黑龙江麦秸艺术目前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于探析黑龙江麦秸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传承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高中绘画模块教学中,选择版画作为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行动研究实验,主张师生互动,强调学生自主的情感体验,并把"互动"与"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互动体验式"高中版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探究版画艺术,达到有效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木版水印"是我国印刷术的一种,它从雕版印刷技术发展下衍生出来,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有的传统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技艺性、实用性强的木版水印进化成当今极具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的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在这个不断转换和替变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将木板水印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持续延伸?而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我们又应该如何思考着水印版画的当代性语言的拓展?文章以水印版画为基点,从"异托邦·中国传统版画展"出发,一是简略谈及木版水印的发展历史,着重以时间为线索分析木版水印所具备的实用性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二是从异托邦传统版画展的三大板块(文献脉络梳理、年画传承人、当代水印木刻)出发去观看木版水印的当代艺术语言的延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不断地变革,人们艺术观念发生急速的转变,无论是我们历史上的画家,还是现代的艺术家,都会受到不同时代大环境下所产生的新的绘画方式的影响。如今带着不同的时代因素和不同环境下的个人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画的技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性研究。"空白"利用它独特的表现方式,使得我们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得以完美体现,这是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无法代替的,它在我们民族传统绘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现今,研究中国画的特点与特色,发现中国画与其他画种的不同,在大家追求创新的同时,笔者觉得这一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只有积极的将中国画的特色明确化,才能更好地继续传承下去,才能创造更多的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13.
版画是一种间接性绘画,版与画是相互依存的两个部分,不像油画和国画,可以拿笔直接在画布和纸上直接进行创作;而版画则分成了两部分,通过对版的制作,然后印出画来。版画的创作就好像是一个电影的完成一样,对版的制作就好像是电影的前期拍摄部分,会出现种种困难和意外,而印画的过程和印出来的画就像是电影的播出总会给观众不一样的惊喜和结果。但无论是版还是画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创作者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佛教版画包括佛经版画和独幅雕版佛画。佛经版画主要指用于佛教经书中的插图版画作品,包括扉画、经中插图画和拖尾画。当前我国保存下来的佛教版画主要是佛经版画;而独幅雕版佛画指的是佛教中用于流通宣传、供奉敬拜或装饰用单独刻印、使用的版画作品。中国佛教版画艺术源远流长,至今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而兴起,并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诸多属于版画领域首创的制版和印制方法,如填色法、夹缬法、漏版等技法,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  相似文献   

15.
版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是通过人的观看而得以实现自身艺术价值的。人类的视觉形成过程以及观看的产生方式,可以通过自然科学的进步而被人们所了解,而观看版画这种平面视觉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诸多心理观念及其背后的意义却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述。文章从视觉形成过程入手,讨论了视觉的成因,及其视觉作用于版画的观看后所形成的人与被观看物的关联性以及相互产生的影响。同时以凸版印刷版画中材料语言的成因及其呈现方式为切入点,对凸版印刷中版画肌理如何形成,以及如何作用于人类视觉的过程从制版、印刷、承印物等多方面做出了相对具体的分析。在人与被观看物以及版画呈现过程中人与印版的关系讨论中,文章浅显地探讨了版画的印版作为"摹本"与版画创作者之间的互动与关联。  相似文献   

16.
从凹版画的起源开始研究,而铜版画属于凹版画。在铜版画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铜版画创作中出现了"学院派",为了展现"技法"的铜版画创作。这种讨巧的铜版画创作使得当代铜版画失去了原有的"版味儿",中国铜版画的发展以及造成中国当代铜版画失去铜版画的艺术性存在哪些局限因素,通过对美柔汀铜版画艺术家绘画风格的分析和比较,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从而达到艺术共鸣。  相似文献   

17.
陈实 《美与时代》2014,(3):108-108
陶瓷粉彩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形式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陶瓷粉彩艺术并没有将创新元素进行很好地融合,使得这一意识形式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本文结合陶瓷粉彩传承发展中创新元素的融入这一课题展开相应的研究过程,希望对陶瓷粉彩艺术的创新性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铜版画是版画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版画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采用的材料为金属,因此其被称为铜版画。相对其它版画艺术而言,该版画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操作性、艺术性,为人们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文章主要论述了铜版画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并重点对其改革与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便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版画艺术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是印刷艺术的一种衍生。版画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活跃在艺术的舞台上,但是版画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受到了各类艺术或多或少的冲击,导致了版画艺术在大面积推广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通过对当代版画研究发现,版画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民间艺术、西方文化以及现代艺术融合,使得版画艺术的发展不再单调。文章主要分析了版画艺术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希望不断寻找当代版画艺术发展的新思路,为版画艺术的发展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20.
孙昱 《美与时代》2014,(11):89-89
综合版画是近年来版画发展历史上继“三版”版画以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的版画类型。随着综合版画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也日益体现出来。通过着重探讨综合版画的当代价值,来分析研究时代走向,希望能够促进综合版画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其巨大的价值与作用,促进我国版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