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鹤楼公园现悬挂匾额共有六十余块,其书法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且含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书法上,这些匾额字体丰富多姿,章法简洁协调,意境朴厚深邃。文化上,不论是题名型匾额,还是描述型匾额,内容多取自古人诗句、历史典故或是纪念相关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
<正>匾联一般指匾额楹联。清真寺匾联是我国穆斯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伊斯兰文化与之有机融合创造出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智慧结晶。伊斯兰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教义教规、礼仪、习俗、服饰、建筑、书法等方面逐渐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呈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代书法文化建设上,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寇学臣教授,以30年之功,致力学校书法教育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化书法教育普及,从而践行着一个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文化担当与社会责任。深察书法的教化功用和书法对受教者文化心态与审美心理的形成,受恩师欧阳中石先生的影响,寇学臣特别重视“书教育人”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视书法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引导。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承继载体,影响着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书法家时常会受到自身心理状态和意象思维的影响,进而左右着其将所想转化为实际形态的具体操作方式。因此,为创作出满意的作品,书法家在创作中应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结合书法创作要表现的内容,合理选取意象思维。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具魅力的东方传统文化艺术,与建筑形态虽然看似是两种不相关的艺术形式,但书法与建筑形态却有着诸多的同构联系。文章试图从书法"用笔之理""结体书势""章法之变"三个方向探析书法艺术与建筑形态之间存在的通感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通感内容,将书法艺术中的精粹运用到现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上,从而颠覆传统的建筑形态规则,给予现代建筑设计崭新的思考及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当前高等院校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中,书法教育作为内容之一,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丰富大学生们人文训练的内容,对培养其人文素质和身心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在他们的思想品德、审美观念、智力等精神领域发挥着积极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来对中国书法与阿拉伯书法进行源流及发展、与宗教文化关系、审美及表现形式上进行对比探究。阿拉伯文书法同中国书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在世界书法领域上都是最为重视书法艺术的两大文化。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也由于地区、宗教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产生了小的差异。因此,通过比较这两种书法文化的异同,在认识阿拉伯书法中体现了两种社会核心价值的差异,也体现了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海彤 《美与时代》2023,(5):130-132
中国书法是一门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文化魅力的传统艺术,是一门与中国人身心修为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学问。中国书法散发着无尽魅力,“书法热”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时代风气,书法爱好者们积极投身于国内大小展览。在当代艺术的探索中,书法正经历着缺席国内外艺术类双年展、面对社会生活及文化艺术语境时逐渐失语的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共同探讨与反思,发掘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在当代转化的可能,不再受困于原有的边界,寻找创新发展的契机,在当代艺术文化中重申书法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大千书法艺术风格就是他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张大千书法信息化传承路径就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技术与书法专业技术相结合来研究张大千书法特质并将其信息化处理,数字化拟合开发张大千书法字库、书法作品库,通过多媒体视频、网络、微信等信息科技路径,填补当前电子设备无张大千书法字体的空白,在互联网信息领域传播张大千的书法文化,让张大千书法在网络环境中为人类文化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使张大千书法艺术更好地得以传承发展,树立文化自信,走文化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0.
自殷商起,书法承载着中国三千七百年的文明并不遗余力地记录和呈现着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作为国粹的书法,也出现了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的多种复杂冲突。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广泛普及,书法愈来愈趋于边缘化,书法教育的实施为了避让应试教育的"高速列车"而慢下了脚步。书法文化的传承以教育作为重要途径,但由于对书法教育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由此书法教育相对其他教育显得薄弱许多。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书法教育的质量亟需提高。而书法启蒙教育在书法教育中则极为关键。以"永字八法"教学为例,在书法教学中通过讲演结合实践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再结合实践成果最终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正阿拉伯文书法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文书法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进入中华大地,融入中国社会。之后,阿拉伯文书法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融会发展,经过长期的演化,逐渐形成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习近平主席对2018年在成都举办的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表示热烈祝贺。他说:  相似文献   

12.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女性创造并使用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古老文化遗产。女书书法在造型上大体分为三类,即原生态女书书法、融合了传统书法血脉的女书书法、倾向于设计艺术的女书书法。三种不同视觉形态的女书书法,展示出不同的审美取向,绽放出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13.
汉字在演变、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书法的美学的探讨,并逐步发展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如今,书法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世界文化宝库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书法所体现的独特美学进行阐述,以期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的独特之美,促进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绚烂多彩的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而在其众多留名史册的书法大家中,有一个群体尤为引人关注且被人称道,它就是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书法家。这一群体其数量之多、延续之久,参与书法活动程度之深、影响之大,实为世界文明史所罕见。探讨中国帝王与书法的关系,对于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和某些特点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瑰宝传承数千年,对于书法的审美,无论是"无声之音"还是"无形之相",都集中映射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结构、意趣、意境。但是,现当代对于书法的态度以及审美上却呈现出诸多问题,在如今文化建设大环境下,书法艺术亟需传承与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书法审美的现状,找出来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针对人们对于书法审美意趣匮乏的现状,着眼于书法审美的根源实质以及审美的意识和境界,指出书法审美的核心即依托传统的书论建设独特的审美阐释体系,以及一系列构建审美意识的方法途径,为共同弘扬书法美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赣州通天岩摩崖书法因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以及特殊的地域环境、时代背景表现出内涵丰富、变化多样的书法风格。但是近些年学者多从地理、文化、历史等角度对通天岩摩崖石刻进行研究,而从美术特别是书法的角度的研究较少。从赣州通天岩宋代书法形成的背景、书法特点及价值方面简析其书法艺术特点与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书法是中国艺术中的天骄,也是世界上罕有其匹的奇特文化现象之一,是中国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承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而且还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国家和民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典型的积淀了内容的艺术形式。书法具有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化功能,这与素质教育内容都是相辅相成的。仅仅从书法作为国学文化的根本这一点来说,实施书法教育便是进行素质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关于书法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并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学校书法教育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来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秦方方 《美与时代》2006,(10):69-71
平面设计对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之借鉴,顺应了各艺术门类之相互融合、交汇的现代趋势。传统书法在字体、笔墨、章法构成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创作经验和原则堪称平面设计可资利用的丰富资源,对传统书法的借鉴将为平面设计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带来更多姿多彩的风格面貌。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中,因受大的文化语境之影响,以陈独秀、鲁迅、于右任、沈尹默、毛泽东、朱光潜与宗白华等为代表的文化名人,存在着一种非常明显的矛盾文化思维。透过这些矛盾文化思维,可以看出20世纪中国书法与政治、实用、审美以及现代学术方法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赵安宁 《美与时代》2023,(6):114-116
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的道家哲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正式成型。在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道家思想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它对中国文化与艺术方面的影响,也是哲学在艺术与美学领域扩展的体现。从历代书家对道家思想的体现入手,分析道家思想的核心要素对书家发展和书法演进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就现当代的书法学习和实践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