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实验旨在探索儿童对抽象图画情绪寓意敏感性的发展规律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被试年龄跨度从 5岁至高中学生。根据被试利用形态、主题、情绪等图片特性作为识辨依据的特点来发现规律。儿童对抽象图画寓意敏感性的发展与表征水平相关。年幼儿童只能利用颜色或图形等单一信息维量进行判断 ,年长儿童及中学生可以综合利用形态、主题、情绪等多个维量判断。在寓意明确的图片识辨中 ,儿童对积极寓意的识辨成绩较优。在双关寓意的图片识辨中 ,儿童组倾向于选择具有积极寓意的线索 ,而中学生组会受到识辨经验的影响。文化与教育方式影响儿童对抽象图画情绪寓意的理解。中国幼教方式有助于儿童对图画认知与情绪成分的识辨。  相似文献   

2.
儿童对图画兴趣和表征发展差异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是一项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旨在探索儿童对图画兴趣的动态变化及表征的发展。被试年龄跨度为 4岁至成人 ,均未受过美术训练。通过他们各自根据线条画中所含的颜色或主题或情绪的特性匹配的特点 ,来发现内在的规律。实验发现年幼儿童以颜色为匹配标准 ,年长儿童和成人则以主题或情绪为主。中国儿童比英国儿童对图画中的语义联系 (表达的情绪 )更敏感。在主题 /情绪匹配中 ,中国 1 0岁儿童和成人都侧重情绪特征 ,而英国儿童随年龄发展由主题特性转向情绪特性这一兴趣的发展趋势并不明显。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应用当代有关图画表征发展的理论对实验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在中英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儿童兴趣变化及表征能力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郭力平  许冰灵 《心理科学》2007,30(6):1332-1336
采用将作者情绪状态与图画作品相匹配的方法,分别以线条、颜色和内容为线索,考察了3.5~5.5岁儿童对图画作者情绪状态与其作品间关系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3.5岁儿童尚不能将作者情绪状态与图画特点联系起来,4.5岁儿童开始能够将作者情绪状态与图画特点联系起来,5.5岁儿童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又有明显的发展。儿童对作者情绪状态与图画间关系的把握显示出一定的性别差异,但对图画传递的情绪信息的认知在各要素形式(颜色、线条、内容)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郭力平  徐启丽  林琳 《心理科学》2005,28(5):1055-1059
借助2岁儿童图画作品,考察25至75岁儿童对于图画作者能力特点的认知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5岁到55岁的儿童,在本实验情境的图画判断过程中尚不能考虑小年龄图画作者的能力特点,65岁以后儿童的这种能力得到了,发展。研究对儿童理解图画作者能力的心智基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选用两组不同风格的图画作品,考察了在提供图画范例和提供图画作者特质故事的条件下,5、6岁儿童对图画作品风格及图画作者特质与作品关系的认知。结果表明:5岁儿童已经能够感知图画的某些风格,但对感知线索的选择能力还有待发展,6岁儿童对图画风格识别的准确程度显著高于5岁儿童;儿童对画家特质及其与作品问联系的理解在5-6岁间经历了从随机匹配到效价匹配再到特质匹配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情绪理解测验和儿童依恋行为卡片中文版,探讨幼儿在不同情绪理解层次上的发展特点,并考察其与依恋的关系。114名3~6岁儿童完成了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层次的情绪理解随儿童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外因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早,而混合情绪理解和道德情绪理解相对较晚;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在不同情绪理解层次上存在差异:安全型依恋儿童在情绪理解总分以及情绪外因、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基于记忆的情绪理解任务的成绩均显著高于非安全型依恋儿童。  相似文献   

7.
3~5岁儿童理解和使用空间表征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96名3~5儿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儿童空间表征实验任务,在语言表征、模型表征和图画表征三种空间表征形式上,考察了儿童理解和使用空间表征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总体上,3~5岁儿童理解空间表征的发展水平均显著高于使用空间表征的发展水平。(2)3~5岁儿童理解和使用空间表征的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年龄效应。(3)从不同的空间表证形式来看,3岁儿童理解语言表征的能力与理解模型表征的能力之间差异显著,4岁儿童使用语言表征的能力与使用模型表征的能力之间的差异、使用语言表征的能力与使用图画表征的能力之间的差异、以及使用模型表征的能力与使用图画表征的能力之间的差异都显著,其余形式的空间表征理解之间的差异或空间表征使用之间的差异在各年龄段中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41名3~5岁儿童情绪理解的测查及问卷调查,考察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元情绪理念的关系。结果表明:(1)女孩的情绪识别显著优于男孩;(2)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年长儿童显著优于年幼儿童;(3)母亲情绪不干涉的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识别具有促进作用,而情绪紊乱的理念则对儿童情绪识别有阻碍作用;(4)与日常经验不同,父亲情绪紊乱的元情绪理念可能反而对儿童情绪识别、情景情绪理解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北京地区3—5岁学龄前儿童对中外通俗故事情节的自我认知能力及对他人认知能力的发展比较。每个年龄组儿童为44人,男女各半,共计132人。实验材料为两套图画故事集,其中一套名为《白雪公主》(外国故事),另一套为《孙悟空》(中国故事)。实验是通过看图讲故事提问方式以探讨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对故事情节的自我认知及他人认知的能力。结果表明:3—5岁儿童对白雪公主故事情节及孙悟空故事情节的理解,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4岁与5岁儿童已能很好地理解这两个通俗故事的情节及正确回答有关问题。但3岁儿童存在一定困难,对自我认知水平及对他人认知水平都较低;在各个不同年龄组中,对他人认知及自我认知的问题回答的成绩,两者没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他人认知及自我认知是处于同步发展的水平;男女性别的结果比较只在3岁儿童中存在一定差异,4岁及5岁儿童中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刘国雄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09,41(10):939-946
对情绪的心理层面的理解是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中出现得相对较迟的能力, 他们如何通过愿望和信念等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人们的情绪做出判断?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采用不同策略推测情绪的能力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本研究结合主人公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的状态, 通过利用图片故事个别测查的方法探查了90名3~5岁学前儿童在“内容错误信念”任务中对他人情绪的推测。结果显示, 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幼儿的高兴情绪理解受其对情境是否满足愿望的认知的影响, 呈现出显著的“积极情绪偏差效应”; 学前儿童对情绪的认知表现出从不能采用信念—愿望策略到错误地采用信念—愿望策略、到正确采用信念—愿望策略的发展模式, 且其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落后于其错误信念理解的“滞后效应”。结果还显示幼儿的惊奇情绪判断不仅由信念成分决定, 也受愿望理解的影响。这些结果突显出心理状态在儿童情绪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揭示出学前儿童相对完整的朴素情绪理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纳西族和汉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佳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5,28(5):1131-1134
选取3~5岁的纳西族儿童107人,3~5岁的汉族儿童90人,使用情绪理解任务系统地考察了他们情绪理解的发展,同时还测量了两个民族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和语言能力。结果表明,两个民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具有相似的发展规律,但完成各任务的成绩有显著差异,提示了两个民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不同步性。研究还发现,心理理论社会知觉成分与认知成分随年龄的增长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并且都与语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音乐情绪感知是指听众对音乐表达情绪的认知和理解。本研究选取3岁、4岁、5岁和大学生四个年龄阶段的中国被试,探讨了他们分别在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条件下,对愤怒、悲伤、抒情和高兴四类情绪的感知能力及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儿童音乐情绪感知能力随年龄的上升而提高,其中,4岁是儿童获得基本感知能力的重要时期,5岁时已达到成人水平;(2)儿童对高兴情绪的感知能力优于其他情绪类型;(3)儿童对中国音乐情绪和西方音乐情绪的感知能力并无显著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马伟娜  姚雨佳  曹亮 《心理科学》2011,34(6):1397-1402
采用情绪理解测验和同伴提名法,探讨7-11岁儿童情绪理解层次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情绪理解随年龄增长而发展,情绪理解层次发展早晚存在差异,混合情绪和道德情绪理解发展最晚。被拒绝和被忽视儿童的情绪理解测验总分显著低于受欢迎、一般型和矛盾型儿童,矛盾型儿童的总分显著低于受欢迎儿童,他们的情绪调节、混合情绪及道德情绪理解得分也各有差异,表明同伴接纳是学龄儿童情绪理解层次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旨在采用生态效度更高的情绪情景事件以及内隐和外显两种测量方式考察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选取自闭症和智商匹配的正常儿童各21名,以序列图片的方式呈现从动画片中截取的不同效价的情景事件,外显任务要求被试直接判断事件主角的情绪、内隐任务要求被试判断事件的一致性。结果发现:1.在外显任务中,自闭症儿童对正性和负性情绪的判断正确率均显著不如正常儿童,尤其是在负性情绪上存在明显的理解缺陷;2.在内隐任务中,正常儿童的正性负性情绪、自闭症儿童的正性情绪都表现出更弱的相对于中性情绪的理解效应;自闭症儿童的负性情绪理解则在两种任务中都接近于无。这些结果意味着自闭症儿童在外显和内隐任务中都存在负性情绪理解缺陷。  相似文献   

15.
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与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来自两所幼儿园的133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分化与联系。结果发现,6岁左右是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情绪理解发展的关键期;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获得情绪解码能力;儿童的二级未知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之间,儿童的情绪解码与二级情绪理解之间,在发展上存在1~2年的差距;二级推理能力是儿童进行二级心理状态认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旨在采用生态效度更高的情绪情景事件以及内隐和外显两种测量方式考察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选取自闭症和智商匹配的正常儿童各21名,以序列图片的方式呈现从动画片中截取的不同效价的情景事件,外显任务要求被试直接判断事件主角的情绪、内隐任务要求被试判断事件的一致性。结果发现:1.在外显任务中,自闭症儿童对正性和负性情绪的判断正确率均显著不如正常儿童,尤其是在负性情绪上存在明显的理解缺陷;2.在内隐任务中,正常儿童的正性负性情绪、自闭症儿童的正性情绪都表现出更弱的相对于中性情绪的理解效应;自闭症儿童的负性情绪理解则在两种任务中都接近于无。这些结果意味着自闭症儿童在外显和内隐任务中都存在负性情绪理解缺陷。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两项实验分别对96名4~7岁儿童和144名4~9岁儿童进行研究,考察了4~9岁儿童关于图画作者年龄特征的认知发展特点。结果表明:6岁前儿童不能恰当地推测图画作者的年龄特征,5岁到8岁间儿童在判断长于自己的作者的图画过程中表现出了"完好"倾向。研究认为早期儿童在图画判断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到去自我中心的过程。研究为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情绪外部表现、情绪原因理解、冲突情绪理解及情绪调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3~6岁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好于语调表情识别能力;3~4岁儿童已能对情绪进行归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具有逻辑性;5~6岁儿童有一定的冲突情绪理解能力;回避性策略使用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19.
张晓贤  桑标  洪芳 《应用心理学》2010,16(4):349-355
社会性害怕和内疚都属于个体体验到的消极情绪,但这两种消极情绪对个体而言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本研究采用临床访谈的方法,以9岁和11岁儿童为被试,探讨他们对内疚与社会性害怕这两种情绪的理解能力,结果发现,(1)随年龄的增长,9-11岁儿童对内疚情绪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但儿童到了11岁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内疚的第二、第三层次。(2)相对于模糊故事,在内疚故事中,儿童表现出更高的对内疚三个层次的理解。(3)两个年龄组的儿童都能很好地理解社会性害怕情绪。因而本研究认为,儿童对社会性害怕情绪的理解明显好于对内疚情绪的理解,且儿童对内疚的理解可能建立在对社会性害怕理解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通过自编的外部情绪理解问卷,考察了听障儿童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提示物理解等外部情绪理解三个成分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听力障碍儿童在外部情绪整体理解、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提示物理解四方面的得分都显著低于普通儿童;(2)不同年级听力障碍儿童的外部情绪理解、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提示物理解四方面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听力障碍儿童外部情绪理解差异不显著;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3)父母听力状况不同的听障儿童,其外部情绪理解水平差异显著。DD儿童的外部情绪整体理解、表情识别和情绪情景识别得分显著高于DH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